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择校 | 京津冀经济学院校排名大解析

2023-02-16 10:50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24考研已经正式步入轨道,不少同学对院校无法抉择,今天给大家讲讲经济学考研的一大重点区域——京津冀。

择校的时候,要想清楚我们将来想在哪里工作。而影响我们选择就业地域的一些影响因素一般包含工作机会、家庭所在地、气候环境等方面。

工作机会毫无疑问是首先要考虑的,北京作为首都,座落于此的院校骨子透露着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霸气。

清华北大“号令天下”,“国字头”高校扎堆,学校内的院系也充满着诸如“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等“谁与争锋”的豪迈。在京津冀周边读研的话,毕业后大概率也是在北京工作,稍有常识的人就能想到从这些地方毕业的人就业前景会有何等的好。

北京是众多国企、大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的“指挥部”,毕业后你可以选择去国企或事业单位等体面的工作,工作稳定且未来福利待遇好,工作压力不算太大,很有幸福感。

你也可以选择去金融机构或其他行业的金融投资部门工作,发展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再说家庭因素,家在北方的同学如果你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只需要考虑京津冀地区就行了。


三段院校档位


我们按层次把位于京津冀的院校分为了三段档位。 第一档:北大、人大(802、834)、南开、央财(801、803)、外经贸(815、802)

第二档(传统):中科院、社科院、财科所、北理工、北邮电、北交大、中国农大

第二档(清新):中国政法、北京外国语、中央民大、中国传媒大学

第三档:天津财大、首经贸、北工商

这些学校的特点各有什么特点呢?


京津冀院校大解析


北大

首先看第一档,北大学术底子就不用说了,教育部任何年份的学科评估都给了北大第一名,且是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双料冠军。 再加上北大的牌子,北大即使是冷门学科,就业也不会太差,更何况是热门的经济学。


北大开设了经济学的学院包括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等。很多院系招的人比较少,但只要你能考进上述任何一个院系都能算是混进了“上流社会”的人了。但是从21年开始,国发院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了,也算一大遗憾。


人大

在京津翼,甚至整个北方,人文社科起家的人大在经济学方面是仅次于北大的存在。高鸿业老先生的教材就是由人大的专家牵头组织编写的。 人大既是我国引入西方经济学的开路先锋,又是作为我国经济学重镇一般的存在。


南开&央财&外经贸

接下来就是南开和央财了,南开作为老牌985经济学强校,理论经济学的学术实力较央财稍胜一筹,总体学术水平较央财不分伯仲。 有立志于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理论经济研究的同学可以瞄准南开。如果你不是抱着非985不读,或者出国读博的想法的话,我们更建议大家报考央财。

央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为祖国培养财税人才的“嫡系”经管院校。在学术方面,它的应用经济学与人大并列第二,学术底子毋庸置疑。

就业方面,央财地处北京,实习和就业得天独厚。即使是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非财经相关的学生也能充分享受财经资源,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就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央财既能给你提供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象牙塔,也能带你领略金融市场的精彩。

提到央财后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学校就是外经贸,由于两所学校无论从术业专攻、就业去向、考取难度等哪个维度来说都是大同小异。且同处北京,同为“两财一贸”的重要成员,外经贸和央财是一对相爱相杀的CP,互称对方为“隔壁”,微博和一些公众号经常给对方“找事”。

外贸起家的外经贸的性格像她的名字一样更加“外向”,适合想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同学。

不过由于近年来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以及外企的颓势,外企的牌子相对来说没以前那么好使了,外企的待遇对同学们也没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外经贸和央财的就业越来越趋近,多为国企和金融机构。

说完第一档我们来看第二档。我们把第二档分成了“传统”和“清新”两个派别。两个派别并无层次差别,界定标准是关注度,传统派别较清新派能收到更多的目光。


中科院&社科院&财科所

中科院、社科院、财科所是传统派的三个科研院所,我们最推荐其中的财科所。财科所背靠财政部,坐拥财政资源,且只招财政和会计学硕以及审计专硕,算是“又红又专”的硕士点,考研难度与央财差不多。 低调的财科所和中科院一样,由于不是高校,非财经圈的人很少关注,这也是我们把它们放到第二档的原因,但其就业绝对不逊色于同级别高校。如果你想考会计或财政学硕,且底子还不错,但觉得北大人大实在高不可攀,而中财学硕又只招推免,财科所是你的好选择。

在第二档里,社科院也是除了财科所后的一大好选择,社科院虽然财会方面不如财科所,但经济学专业齐全且质量有保障。

社科院的经济学一般为国家线,每年有大量报考北京名校的学生要么没过复试线要么复试被刷而被调剂到社科院,可谓是“经管名校考研落榜收容所”。如果想报考经济学学硕,又觉得冲击央财、外经贸以上的学校太难,可以考虑社科院。

中科院和社科院难度相同,名气相仿,但中科院由于理工出身,招生人数很少,如果你尤为擅长数理,不妨考虑中科院。


北理工&北邮电&北交大&中国农大

北理工、北邮电、北交大、中国农大是传统派的四所高校。北理工在北京的理工985领域里仅次于清华、北航和中科院,所以我们排在这四所大学的首位。

接着是非985但也在各自领域里小有名气的北邮电和北交大。农大在农业经济方向较为突出,且由于其国字头地位和985加持,难度在传统第二档里面最低,对于毕业后想进国企的同学也是个性价比很高的筹码,并不一定比社科院和北理工逊色。


中国政法&北外&中央民大

再看中国政法、北京外国语、中央民大这三所清新派第二档学校。前两所是“两外一法”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包含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产业经济、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硕。该校办学特点是法商结合,非常适合法学出身但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也适合虽然不是法学出身但对财经和法务都感兴趣的同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一些省份的高考投档线甚至和央财不相上下,北外也是一些诸如“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等榜单前十名的“常客”。

相比北外“皓月之辉”的外语专业,北外的经济学硕士点就只能算是“银烛星光”了。其实北外的学生即使是语言专业的也需要选修一门其他专业,毕竟外语只是基本工具,她们大多数选修了商科专业。

北外国际商学院是北外商科专业聚集地,该院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和本科在读大学生来说炙手可热,而开设的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硕却几近“无人问津”的状态,我们可以充分抓住这个被低估的机会。

中央民大是北京的985,与人大同为人文社科起家,经济学自然不俗,经济学招生专业也较多。对于想上北京985的同学,除了中国农大外,中央民大也是个不错的选项。

最后一所清新派是中国传媒大学,该校开设了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研究方向同为传媒方向。对新闻传播有兴趣或传媒出身的同学可以关注。四所清新档高校竞争都不激烈,可谓“大隐隐于市”的“武林高手”。


天津财大&首经贸&北工商

以天津财大、首经贸、北工商为代表的第三档院校显然是京津翼最好考的财经类学校,但它们的主管单位都是所在的市,而前面两档都是直属于国家部委,而且是“双非”院校。 这些学校区域特征明显,用人话说就是只能在当地“混”。比如天财,出了天津就不好使了。首经贸和北工商就更惨了,当地就是北京,如果留在当地,要跟大量北大人大央财贸大的抢饭碗,吃剩下的“残羹冷炙”。

有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未来有更大的希望,所以,除非你确定以后就在当地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更推荐你考虑前面两档大学。

以上就是京津冀地区院校大解析。


现在很多同学都在纠结择校的问题,其实,炳哥想告诉大家的是,现阶段可以先学起来,后期看自己的学习进度再进行更匹配的院校选择。 这两天炳哥问了一下24学习群里的同学,发现很多同学已经把高鸿业微观宏观的教材都学完一遍了,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


除了上述院校,炳哥还整理了60+所院校解读,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直接进群私聊枫哥领取哦,如果还有就业、择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枫哥哦。(群号在评论区)


经济学择校 | 京津冀经济学院校排名大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