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军的实力被严重低估
在中文网络,“朝鲜海军实力太弱,韩国海军拥有绝对优势”,似乎成了一个常识。即便是在军事上看好朝鲜的,也认为朝鲜的优势主要在核武、导弹、陆军,默认一旦开战朝鲜海军远不是韩国海军的对手。但这实际上是个错觉,是把韩国的驱逐舰优势扩大到了整体海军实力,也是对朝鲜海军缺乏起码的了解。
长期以来,朝鲜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获得现代化技术和武器,再进行研究和实施逆向工程,同时继续改进现有技术。这种做法为朝鲜带来巨大的回报,使朝鲜能够通过国产而不是昂贵的进口购买获得大量现代化技术和武器。
朝鲜海军,也许是朝鲜军队中最被低估的军种。朝鲜海军能力公开信息的缺乏,导致外界普遍对其有只装备老旧过时舰艇,没有能力引进新技术,缺乏资金维持运作的印象。这种印象是不正确的。
与朝鲜军队的其他军种一样,朝鲜海军很早就开始装备本土设计的武器装备,而且其规模很大。20世纪50年代,朝鲜开始改进各种外国设计的军舰,60年代开始自主建造军舰,主要是鱼雷艇和小型潜艇,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设计、生产护卫舰,90年代和21世纪开始设计、生产先进的隐形舰艇、潜射弹道导弹和其他一系列现代化舰艇。朝鲜海军的很大一部分装备是朝鲜自产。
20世纪60年代,朝鲜海军进入导弹时代。
20世纪90年代,朝鲜得到了法国的“飞鱼”反舰导弹,可能是从利比亚转运。虽然收到的是空射改进型,朝鲜没有直接对其进行仿制,但朝鲜可以通过它获得相应技术,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反舰导弹项目中。
20世纪90年代,朝鲜获得了意大利的76毫米OTO舰炮,可能是通过伊朗,这是西方国家海军舰艇大量装备的主要舰炮。76毫米OTO舰炮是快速自动火炮,雷达制导,远距离射击精度高,有独特的螺旋弹鼓。朝鲜对此炮进行了仿制,逐渐装备其海军舰艇,代表了其舰炮系统的显著改进。
20世纪90年代,朝鲜设计了一种14.5毫米的旋转机枪系统,能很容易地安装在任何大小的军舰上,能在近距离提供重型火力支援,可以在近距离威胁敌人的飞机、直升机。
20世纪90年代,朝鲜开始研发新的舰载防空武器,生产出了6管30毫米旋转火炮系统。此系统能每分钟最多发射约5000发30毫米炮弹,采用雷达制导,有效射程达4公里,是朝鲜海军第一个有能力抗击巡航导弹的近防武器系统,同时重量较轻,能够在朝鲜海军的大多数舰艇上安装。
朝鲜海军的舰艇还普及了小型防空导弹系统,每个系统安装2-6枚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提升了主动防空能力。
20世纪90年代,朝鲜开始研发“金星-3”反舰导弹。尽管此反舰导弹与俄罗斯的Kh-35“天王星”反舰导弹相似,但外部差异表明其能力发生了变化。“金星-3”反舰导弹比Kh-35加长了很多,射程超过200公里(Kh-35的射程是130公里),增加了有效载荷,可以摧毁5000吨级的军舰。
“金星-3”反舰导弹为朝鲜海军舰艇提供了急需的现代化火力。朝鲜利用“金星-3”反舰导弹等技术并进行优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发了一种新的海岸防御系统,射程达到360公里。朝鲜在努力降低该系统对固定海防雷达的依赖,该系统每个发射装置都可以使用安装在车辆侧面箱子里的雷达自主搜索目标。该系统出口到了伊拉克、伊朗。随后朝鲜还研发了更先进的海岸防御系统,该系统的射程达到700公里,将整个朝鲜半岛,东海大部分地区,甚至日本部分地区置于射程之内。
朝鲜海军的罗津级护卫舰,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升级,装备了反舰导弹,增加了火控雷达引导的防空火炮,明显提升了防空能力。每艘装备两个反舰导弹发射架,携带8枚“金星-3”反舰导弹,两门100毫米火炮,两门57毫米火炮,6部双25毫米武器站,两部AK-230近防武器系统,一个便携式防空导弹站,6套烟雾/箔条发射装置,两部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
20世纪90年代,朝鲜开始生产SES系列快艇。这些高度专业化的船舶采用双体设计,只有一小部分船体淹入水中,使它们在水上可以用非常高的速度航行。朝鲜后来引入隐身概念加以改进,可以将SES系列快艇分为常规SES系列快艇和隐身SES系列快艇。朝鲜对SES系列快艇的研发,形成了丰硕的成果,非常适合高速近海作战,但也可以在公海和更强大的敌人对抗。朝鲜的SES系列快艇,大量装备“金星-3”反舰导弹和76毫米OTO舰炮,改进了配套雷达,具备较强的反舰能力。
20世纪90年代,朝鲜启动了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和采取其他隐身措施的SSES快艇概念。这推动了朝鲜第一艘“隐形SES”原型于20世纪90年代问世。SSES系列隐身快艇可能是朝鲜海军装备最精良的军舰,每艘隐身导弹艇携带的“金星-3”反舰导弹多的达16枚,不要说对韩军驱逐舰,就是对美军航母都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为了提升隐身导弹艇对目标的探测能力,朝鲜大量投资购买和研发适用于隐身导弹艇的雷达。
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将现代化的武器系统整合到小型舰艇上,目的是向海军提供新的40米到46米的导弹艇和炮艇。由于较小的舰艇通常缺乏远程雷达来充分发挥其反舰导弹的威力,装备适当的C4ISR系统则允许通过其他手段获得目标信息。朝鲜海军这类舰艇的大量装备,对舰艇吨位更大的韩国海军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朝鲜已经设计生产了几百艘高速鱼雷艇,现在已经开始设计各种完全源自本国技术的新型高速鱼雷艇。朝鲜在用新型鱼雷增强鱼雷艇的攻击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另一型军舰在朝鲜海军发挥更重要的高速攻击艇作用,由于圆滑和特殊形状的船体,这些船通常被称为穿浪艇,结合了隐身性、高机动性和重型武器。其独特的形状意味着这些船能够穿透海浪而不是漂泊在波浪上,因此可以达到比普通舰船高得多的速度。
将无人艇(USV)引入朝鲜海军,说明了朝鲜在现代通信和电子技术方面的投资取得了很大成果,与朝鲜海军在外界的通常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朝鲜的无人艇采用现代技术,包括多功能显示控制站、舷外摄像机、遥控武器站。朝鲜向国际市场出口无人艇获取外汇。
当然,较大的穿浪艇还是需要相当数量的船员操作。尽管如此,这些军舰采用的电子设备,相比朝鲜海军上一代军舰使用的,有了明显改进。2012年以来,在朝鲜两侧海岸发现越来越多的穿浪艇。
它们体积小,可以迅速进入海军的地下基地。朝鲜穿浪艇的生产速度较快,这样的舰队,可以对韩国海军进行有力骚扰,巡逻海上边界,协助运输船实施闪电式登陆,破坏韩国的海岸防御。
朝鲜海军拥有一支规模空前的气垫船舰队,气垫船的数量超过140艘,按照数量计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朝鲜海军的气垫船设计,用于在常规登陆艇无法到达的海岸线上输送部队登陆。气垫船速度很快,很可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登陆任务。进入21世纪后,朝鲜对气垫船技术的投资并没有停止。新的气垫船速度更快,火力更强。
由于美国海军的优势显而易见,所以潜艇部队一直是朝鲜海军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朝鲜海军的其他船只一样,朝鲜海军拥有大量潜艇,在数量上可以与世界大国海军媲美。朝鲜海军潜艇部队的威胁,是朝鲜在军事上最可怕的方面之一。
朝鲜东海岸的马养岛,是朝鲜最大的潜艇基地。
朝鲜海军的潜艇,有70多艘,数量上是世界第一,其中大型潜艇20多艘,小型潜艇50多艘。
朝鲜海军的小型潜艇,数量多,生产、操作、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与大型潜艇相比,容易维持更高程度的战备。这些小型潜艇,在沿海地区活动,有时依靠潜艇支援船来扩大航程,虽然机动性较弱,但其数量和隐蔽性意味着仍然会对冒险靠近其海岸线的敌方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构成严重威胁。朝鲜的鲑鱼级潜艇,装有能够吸收声波的特殊瓷砖,用来躲避韩国军舰的声纳探测。2010年3月,朝鲜海军的1艘鲑鱼级潜艇,用鱼雷击沉了韩国海军的天安号护卫舰。鲑鱼级潜艇还被伊朗大量仿制,成为该国潜艇部队的主力。
朝鲜海军的大型攻击潜艇,数量最多的是033型,有20多艘。大部分033型攻击潜艇是朝鲜自行组装,至少有一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后进行了重大升级,提升了导航、通信、声纳等。
朝鲜海军的弹道导弹潜艇,1艘新浦B级和1艘新浦C级(在建)。新浦B级是朝鲜建造的第一艘弹道导弹潜艇,在其指挥塔中容纳一个独立的弹道导弹发射管,水下排水量约2000吨。新浦B级显然只是一个原型,朝鲜在积极地进行修改,在认为液体燃料导弹无法满足要求后,将其原来的液体燃料导弹换成了固体燃料导弹。即使其能力限制在打击朝鲜半岛和东亚邻近地区,这也大大增强了朝鲜初步形成的战略核威慑。新浦B级的建造和操作经验立即被投入到更大的后续型号新浦C级的研发中。新浦C级弹道导弹潜艇,从外观上看是033型攻击潜艇的改进型,水下排水量超过3000吨。
朝鲜海军,逐步从一支庞大但技术有限的海军,转变为一支装备多样化舰艇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海军。
朝鲜海军分为东海舰队和西海舰队,东海舰队的规模大于西海舰队。朝鲜海军有罗津级护卫舰2艘,各1艘作为东海舰队和西海舰队的旗舰。
近年来,朝鲜海军一直在通过建造新的大型和中型军舰以及各种小型高速舰艇来提高其水面攻击能力。
朝鲜海军的各种老旧舰艇,大量装备金星-3反舰导弹和76毫米OTO舰炮,大大提高了这些老旧舰艇的战斗力。
军舰越大,越有可能吸引敌人火力,这就解释了朝鲜为什么重点建设小船,而不是将大船作为重点。
朝鲜海军的各种小型舰艇,通常不在较大的港口停泊,而是依靠较小的陆上设施储存,有的小型舰艇还有地下掩体。
2022年朝鲜海军,水面战斗舰艇430多艘,水面辅助舰艇60多艘,登陆舰艇250多艘,气垫船140多艘,潜艇70多艘。
朝鲜海军力量的约60%部署在平壤-元山线以南,拥有随时可以突袭的能力,以小型高速舰艇为主。
朝鲜海军的水上战斗力,由护卫舰、导弹艇、鱼雷艇、巡逻艇(炮艇、猎潜艇)和辅助舰艇等490多艘组成,大部分是小型高速舰艇,支援地面部队进攻,执行沿岸防御等任务。最近,正在建设和部署新型大中型舰艇,部分舰艇装备了金星-3反舰导弹,提高了远程攻击能力。
朝鲜海军的导弹艇,战时将以高速接近韩国海军舰艇,用导弹发动攻击,高速规避和撤退,对韩国海军的舰艇包括大中型军舰构成严重威胁。
朝鲜海军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炮艇、鱼雷艇,进行了各种升级,有的装备了反舰导弹。
朝鲜海军的水下战斗力,由033型大型攻击潜艇和小型攻击潜艇等70多艘组成,战时执行切断海上交通线,攻击水面舰艇,支援特种作战部队渗透等任务。朝鲜拥有1艘弹道导弹潜艇新浦B级,正在建造新型弹道导弹潜艇新浦C级,持续增强海基核力量。
朝鲜海军的登陆战斗力,由登陆舰艇250多艘,气垫船140多艘组成,战时将用小型舰艇将特种作战部队渗透到韩国后方地区,打击主要军事、战略设施,执行确保重要登陆海岸的任务。
朝鲜海军的海岸防御战斗力,在东、西海岸部署大量海岸炮和地对舰导弹,攻击从海上接近的舰艇,执行防御登陆等任务。朝鲜持续改进地对舰导弹的性能,延长射程等,提高了沿岸防御能力。
朝鲜海军在防御方面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大规模布设水雷,形成雷场。朝鲜海军的许多船只具备布雷能力,包括扫雷舰。利用洋流的掩护,雷区可以延伸到公海和敌方的沿海水域,潜艇也可以在关键海峡水道布雷。朝鲜海军布设的水雷,由于数量庞大,不管技术是否先进,都能对敌方船只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出现在沿海的两栖登陆舰。
朝鲜海军的岸防部队,在防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朝鲜海军岸防火炮的口径从100毫米到152毫米不等,特点是威力大和射程远,通常部署在从海岸边岩石挖出的坚固堡垒中。一些较小口径的火炮(火箭炮),如85毫米反坦克炮,107毫米火箭炮,还有反坦克导弹,也被用于加强海岸防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朝鲜海军还部署了各种类型的岸防导弹系统,其中许多是机动部署,事先难以将其瞄准摧毁。长期以来,岸防导弹系统一直是朝鲜海军建设的重点。
20世纪60年代,朝鲜开始在其海岸的山区开辟地下海军基地来保护舰艇。这些地下海军基地被岩石保护,大多数常规炸弹和炮弹无法穿透这些厚重的岩壁。朝鲜的地下海军基地建设了几十年,规模巨大,有的基地延伸至海岸以外数百米,甚至能存放033型潜艇。广泛使用的地下掩体在战时会延长朝鲜海军舰艇的平均寿命。
装备反舰导弹并能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批量生产的大量高速攻击艇,相当数量的小型潜艇和岸防导弹系统,一起确保朝鲜海军具备可靠的作战能力。对朝鲜来说,这是维持一支能够在朝鲜半岛周围构成威慑的海军最具成本效益的办法,能在这一地区实施不对称战争行动,就像过去几十年做的那样成功。
2022年朝鲜海军,6万人,水面战斗舰艇430多艘(护卫舰10多艘、导弹艇50多艘、鱼雷艇160多艘、巡逻艇(炮艇、猎潜艇)200多艘),水面辅助舰艇60多艘(其中扫雷舰30多艘),登陆舰艇250多艘,气垫船140多艘,潜艇70多艘。
2022年韩国海军,7万人(其中海军陆战队2.9万人),水面战斗舰艇90多艘(其中驱逐舰12艘(排水量1万吨以上的世宗大王级3艘),护卫舰18艘,导弹艇10多艘),水面辅助舰艇30多艘(其中扫雷舰10多艘),登陆舰艇20多艘,潜艇19艘。
相比朝鲜海军,韩国海军有绝对优势?
朝鲜海军的新浦级弹道导弹潜艇,能发射“北极星”系列潜射导弹对美国本土进行核打击。
朝鲜海军的攻击潜艇包括小型攻击潜艇,装备的KN-23导弹潜射版能携带核弹头,能对日本、韩国进行核打击。
朝鲜海军的各种水面舰艇和岸防部队,大量装备的金星-3反舰导弹能携带核弹头。朝鲜海军一发携带核弹头的反舰导弹打出去,韩国海军一支主力舰队就没了。
就这韩国海军还绝对优势?简直是搞笑。
那么,如果朝鲜海军不用核弹,有几艘大型驱逐舰的韩国海军是不是就有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呢?
很遗憾,还是没有。
技术进步火力快于防护,这极大降低了小船击沉大船的难度。
朝鲜海军船小但数量多,韩国海军船大但数量少。
朝韩海军在近海作战,韩国海军的船大适合远洋航行的优势根本就显示不出来。
朝鲜海军的舰艇虽然吨位小但火力强、速度快,有数量优势。韩国海军的舰艇虽然吨位大,但即便是1万吨以上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被击中一发金星-3反舰导弹也得沉没,如果一发不够,那就两发。
中文网络的精韩,以为韩国海军有几艘大型驱逐舰装点门面就能如何如何,实在是思维僵化、常识匮乏。
一旦开战,韩国海军三天就能消灭朝鲜海军?以朝鲜海军数量众多的舰艇和地下基地,强大的岸防体系,要三天消灭,别说韩国海军,就是美国海军都做不到。
即便朝鲜海军不使用核武器,韩国海军在整体实力上也没有优势。
所谓的韩国海军有绝对优势,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尤其是在韩国海军打进攻战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