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被美国工会怒呛


1
台积电被美国政府逼去美国设厂以后。
去年底跟今年年初开始,在台湾桃园机场好几次被媒体跟民众直击,大批台积电员工直飞美国亚历桑纳州凤凰城。
郭台铭为选举造势的演讲场上也被问到,对台积电被迫到美国设厂有什么看法?
郭台铭当场除了支支吾吾,也没有办法有什么看法。
毕竟富士康面对苹果要求产能“去风险化"的要求,只能毫不犹豫的把产能逐步转移到印度跟东南亚。
2
台积电前阵子发布消息说,要把亚利桑那州晶圆厂Fab21的量产时间从2024延后到2025。
原因是“欠缺足够的技术工人”。
但是亚利桑那州当地工会——亚利桑那州建筑贸易协会(ABCTC)怒批台积电,说这是“台积电想要引进廉价外国劳工的借口”。
3
台积电立刻在8月1日发声明回应,说台积电只是暂时从台湾调派专业人员支持晶圆厂的特定工程,不会影响当地1万2000名现场员工的原先设定,也不会影响台积电在美国的招聘工作。
还赶快声明他们没有用外籍工作人员取代当地工人的计划。
声明里,尽显台积电的卑微与无奈。
4
ABCTC会长巴特勒说,过去40年以来亚利桑那州工人一直在为芯片巨擘英特尔建厂,这表示他们有足够的技术与经验,因应台积电的任务需求。
5
这个工会代理的是当地1.5万名建筑工人。
人家没有在跟你客气的。
在美国地盘也用不着跟台积电这个外人客气。
6
但是台积电之所以被美国政府逼到美国设厂,正是因为台积电在良率跟先进制程早已远远超越英特尔。
就算当地工人真的可以帮英特尔盖厂,也不表示专业能力够得上台积电的要求。
但是,台积电却只能夹在美国政府跟美国工会之间,在市场竞争跟美国霸权之间,想方设法存活。
7
台积电的声明,不是不委屈的。
它说“由于我们正在最艰段且精巧的制造设施中,处理最先进和精密设备的关键阶段……”。
话说得委婉极了,没说出口的,是痛苦。
盖一座晶圆厂,其技术与专业要求,可不是盖一个普通厂房的钢筋水泥这种活。
美国技术工跟台湾技术工比,人数既少、专业与熟练度不佳、工作态度差。
台积电是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8
对台积电来说,来美国盖厂已经不是心甘情愿了。
盖厂涉及专业、团队合作、效率跟业务机密,绞尽脑汁也不知道美国工人能干啥。
所以重要关键当然必须以台湾自己的员工为主。
又不得不用当地工人,当地现在可以用的,就是电力、板金跟焊接工。
但即使是这三种,美国工人的专业度,都很堪虞。
9
其实连这种工人,台积电都恨不得能用台湾的工人。
只是没有办法。
台积电当然不敢得罪当地工会。
也得罪不起。
现在台积电是一个头两个大,愁死了。
10
美国当地的员工好不好用,其实是一言难尽。
当初为了因应到美国设厂,在美国招募来员工到台湾受训。
他们对台积电的一切,不适应也不想适应,抱怨诸多。
这我完全可以理解。
台积电的公司文化跟美国的工作文化,本来就差异很大。
晶圆厂的特殊产业与专业要求,又加强了这种差异。
11
台积电在美国的厂房,也可以看到美国跟台湾来的员工的抱怨。
比如美国本地员工,不愿意在下午5点以后跟周末工作。
但是晶圆厂本来就得24小时不能停。
所以台湾员工被迫要顶美国员工的班。
美国员工对厂内的各种规范,都不太甩。
最后就常常是一厂两制。
12
要知道在美国科技业,本来就有一条清晰的鄙视链。
美国科技业知识劳工最想去的,是亚马逊、脸书这种网络大擘。
美国“去制造业化”已经太久了,制造业并不是科技劳工喜欢的去处。
13
苹果制造产品,但没有自己的工厂,委外生产的工厂都在东亚为主。
苹果产品的跃进与优异,许多都是来自委外公产的创意、技术跟工厂能力。
这些美国本地根本没有。
14
美国缺乏制造业的“中间阶层"已经很久了。
有美国政府长期“制造业空洞化”的原因,也有美国文化自己的原因。
这是很难用美国政府的霸道跟蛮力强迫改变的。
15
中国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工厂员工,聪明、勤奋、弹性、纪律跟对工厂的配合与忠诚,在美国现在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
这是为什么特斯拉当初因为一直无法量产,直到在中国上海设厂,不但起死回生,而且成为全球首富。
16
台积电说,将来美国厂芯片的出厂价格,会跟台湾厂分别计价。
我只想到,这1万2000个工作机会本来是台湾的。
台积电本来是想在中国台湾跟大陆生产芯片的。
因为他认为对台积电最有利的生产基地,就在中国。
这一切,都在美国的霸权下被迫改变。
只要美国的强盗式霸权一天不停止,台积电的意气风发,就可能只是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