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莫斯科”号驱逐舰(1941年配置)

概述↓
类型:驱逐舰
权重:4.3
原产国:苏联
设计师:不详
首船下水时间:1933年11月17日(该舰下水于1934年10月30日)
所属系列:1型“列宁格勒”级
同系列产量:3艘(列宁格勒、哈尔科夫、莫斯科)
尺寸与重量↓
排水量:2693.0吨
全长:127.50米
总宽:11.70米
吃水:4.06米
船员总数:323人
最少操作人数:96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3台
引擎原产国:不详
引擎品牌:不详
引擎类型:齿轮式蒸汽轮机(由3台燃油锅炉提供蒸汽)
引擎型号:不详
主机功率:66000马力
通算功重比:24.51马力/吨
推进器数量:3具
推进器类型:螺旋桨
机动性↓
最大前进航速:43.2节
最大后退航速:17.3节
“1/3动力”前进航速:6.5节
“2/3动力”前进航速:14.6节
“巡航”前进航速:24.3节
“全速”前进航速:34.0节
10.8节加速时间:6.1秒
27.0节加速时间:16.1秒
极速加速时间:34.4秒
极速制动时间:39.8秒
全动力转向速度:30.2节
全动力转弯半径:235.94米
船舵数量:1具
续航能力↓
续航距离:2100海里(20节)
生存力↓
隔仓段数:7
船体外板厚度:16毫米(钢板)
上层建筑外板厚度:5毫米(钢板)
一级火炮装甲:前部13~15毫米,两侧13毫米,顶部13毫米
二级火炮装甲:前部8~15毫米,两侧8毫米,顶部8毫米
武器配置↓
一级火炮:5组单装(5门)130毫米B-13 1936型舰炮,身管倍径L50.0,最大炮口动能12791.61千焦,弹药基数750发,单管射速8.7发/分钟(急促射10发/分钟),待发弹药架20发/门,发射间隔6.9秒(急促射6.0秒),适配弹种HE/SAPCBC/HE-VT,弹丸重量33.4/33.5/33.8千克,初速每秒870/870/870米,装药当量3580/2350/2060克TNT,引信临界厚度0.1/6/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N/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36/181/26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36/156/26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36/122/26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36/96/26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36/77/26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36/56/26毫米,水平转速5度/秒,垂直转速5度/秒,纵向射界45/-5度,接舷火力密度43.5~50发/分钟(1.200~1.380秒/发),接舷最大投射28.167千克/秒,空爆弹引信生效距离240米,空爆弹杀伤半径16米
二级火炮:2组单装(2门)76毫米34-K 1935型舰炮,身管倍径L55.0,最大炮口动能2481.24千焦,弹药基数600发,单管射速27发/分钟,发射间隔2.2秒,适配弹种HE/HE-TF/APHEBC,弹丸重量6.95/6.61/6.5千克,初速每秒845/810/816米,装药当量483/182/119克TNT,引信临界厚度0.1/0.1/10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0/150毫米,0.1千米最大穿深8/5/135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8/5/114毫米,2千米最大穿深8/5/98毫米,3千米最大穿深8/5/87毫米,4千米最大穿深8/5/78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8/5/72毫米,水平转速12度/秒,垂直转速8度/秒,纵向射界85/-5度,接舷火力密度27发/分钟(2.2秒/发),接舷最大投射3.159千克/秒
三级火炮:2组单装(2门)45毫米21-K型舰炮,身管倍径L46.0,最大炮口动能410.10千焦,弹药基数1000发,单管射速30发/分钟,发射间隔2.0秒,适配弹种HE/HE/APHE/HE,弹丸重量1.41/2.14/1.42/1.41千克,初速每秒760/335/760/760米,装药当量56.98/181.72/27.72/113.96克TNT(37/118/18/74克A-IX-2炸药),引信临界厚度0.1/0.1/1.5/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0/1000/1500毫米,0.1千米最大穿深3/5/75/21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3/5/58/16毫米,2千米最大穿深3/5/48/13毫米,3千米最大穿深3/5/41/11毫米,4千米最大穿深3/5/36/10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3/5/32/9毫米,水平转速18度/秒,垂直转速20度/秒,纵向射界85/-5度,接舷火力密度30发/分钟(2.000秒/发),接舷最大投射1.070千克/秒
一级自动武器:8组单装(8挺)12.7毫米德什卡型机枪,弹药基数16000发,单管射速600发/分钟,50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4秒,10米最大穿深29毫米,100米最大穿深27毫米,500米最大穿深25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20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11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8毫米,水平转速55度/秒,垂直转速70度/秒,纵向射界70/-10度(前舰桥顶部2挺为70/-0度),接舷投射2400发/分钟
鱼雷配置:2组四联装(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8枚53-38型鱼雷,弹重1615千克,战斗部当量300千克TNT,远程模式10千米(30.2节),快速模式4千米(44.3节)
评价↓
该型舰艇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发的驱逐领舰,炮战火力较为强大,航速极高,且具有主流水平的雷击能力,但防空能力并不突出,生存能力一般,相对于吨位而言船员数量较多,可提供较强的减员抗性,但官兵生活空间也相对局促,再加上续航力和适航性的局限性,该舰并不适合在远洋进行长时间活动,相对较适合黄水与绿水海军的使用需求。在外观方面,该舰采用长艏楼船型,底部尖锐的飞剪艏,船头区域较为短小,舰体中部区域占比极大,前舰桥尺寸适中,在前舰桥后部安装有C主炮,两具烟囱以前大后小的构型进行配置,后烟囱周围带有上层建筑,使全舰共包含三段舰桥,在后烟囱的前部与后部各安装一组鱼雷发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