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错在哪里?
这几天,“网红名师”张雪峰关于不要报考新闻学专业的言论,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一段网络视频显示,有考生家长向张雪峰咨询报考新闻学,张雪峰语出雷人:“如果我是家长的话,这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此番雷人言论自然遭到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的怒怼。
大学专业设置是一个系统性极强、十分严肃的事情,我国高校的大部分专业在世界主要国家都有开设。而张雪峰是商人,他是从短期就业角度提供功利性的报考建议。考生是否报考某个专业,本不该听信张雪峰这样的外行。但是很多人却觉得张雪峰说得有道理,因为大家觉得读大学首先应该考虑就业,而没有意识到张雪峰错在哪里。
张雪峰的错误在于:功利性的建议只应该面向个体,而不应该面向群体。如果张雪峰的功利性建议只提供给那位家长,那么合理合法无可厚非。但由于张的网红身份,这段视频传播了开来,就相当于向社会大众提供了这样的功利性建议。如果竞争者都采纳他的建议,群体功利性将导致最终大家都无利可图,他的功利性建议就成了事实上的悖论。张雪峰2016年走红以来,屡屡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攫取流量,既然是为了流量,他的建议就不会只面向个体。张雪峰自己陷入了这个悖论怪圈,显示了他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十分有限,那么他栽跟头是迟早的事情。
下面我再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短期的功利性选择常常事与愿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冷门和热门并非一成不变,行业兴衰不是我们凡夫俗子能简单说清楚的,我们要心存敬畏。
二、看似就业好的专业未必适合每个人,笔者在高校工作近二十年,看到不少所谓热门专业的学子学无所成,实在可惜。
三、影响就业的因素不仅有专业,更重要的是人的综合素质。稍有社会经验的人不难理解这一点。
四、上大学的目的除了就业,还有求知,求知应该以兴趣为导向,尽可能释放天性,体会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