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益广告设计中的超现实!

2020-05-09 08:10 作者:设计智造  | 我要投稿

文/陈丽佳 超现实主义是人类一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追求超越自然的、无意识、物理性的、精神的自由。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借助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公益广告主题以新奇的视觉效果呈现在受众面前,将现实与虚拟结合,以局部的现实来衬托整体超现实的画面。




①主体现实化处理。在表现画面的超现实时,广告中所要表达的主体一定是现实化的,但最终形成的画面已经是生活中见不到的。作为超现实广告的一种,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也主张打破常规,塑造新奇的视觉效果。



②反逻辑反理性特征。超现实主义的本质是无逻辑的,不受意识去创作,通过超时空场景的表现,呈现出离奇的怪诞感。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主要是传达公益主题,通过超时空的场景来呈现怪诞的画面,而为了保证广告最终的传达效果,其作品又不能脱离一般人能接受能力。




①幻诞生命的重现。在平面公益广告中,运用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将两种或者两种完全不相关联的事物,通过一定的构思巧妙地重组成一种全新的事物。这种重现是利用熟悉的形、景象创造出陌生的画面,营造出幻诞感,所产生的幻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却可以吸引受众产生联想,引发思考。



②情节错乱的荒诞。在平面公益广告中,运用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将双方对象身份互换,并通过平衡协调形成了一种荒诞。这种错乱超越了客观世界的认知,所形成的画面可以使我们产生新鲜感。在视觉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③时空扭曲的怪诞。在平面公益广告中,运用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将不可能同时存在或发生的事物、情境通过某种方式合理地呈现出来,扭曲所形成的怪诞已经是脱离现实,让人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受众对广告的注意力,有利于平面公益广告的宣传。



在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中,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构想,合理的安排画面,最终形成的画面所要表达的含义比较直观,受众也容易理解,因而更容易引公众的共鸣。




①关注人性。超现实主义对人性的关怀,体现在对人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的追求和营造。超现实主义设计中很多看似如梦境般不可理喻的画面,实际上处处都蕴含对人性的关心在超现实主义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爱好,结合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来挖掘人类的潜意识心理。



②数字技术运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受众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平面公益广告的画面也有了美感上的追求。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平面公益广告一种全新的创作形式,提升了平面公益广告的美感,也满足了受众的审美要求。



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世界是很难用物质来量化,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创作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提供了保证。一般比较传的平面公益广告还停留在二维的思维空间,数字技术手法的运用,将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从二维思维空间带领到三维思维空间,画面更加具体化、丰富化。



在平面公益广告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在视觉表现上起到了吸引的作用,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在画面上起到了吸引眼球,加深视觉记忆形象的作用,能够震撼人的心理,但平面公益广告所服务的对象是群众,由于现实生活中各种信息的干扰,群众接受平面广告的时间相对较短。



公益信息必须在几秒钟内传达准确深入地传递给观众,所以超现实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一定要从受众的潜在思维去提出诉求,应该在一般人可以接受,可以跟随的想象水平的范围内,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便能理解到广告的公益主题,给受众更多的参与感。


公益广告设计中的超现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