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62 |《品故乡之味》


品故乡之味
作者:宸硕同学 指导老師:永波老師
①清秋八月,我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望着天空的那轮皎月,无数的联想如萤火虫似的聚拢过来,故乡到底蕴含着什么呢?【开门见山,陷入思索,比喻句切入,言简意赅】
②品青山的生机勃勃。【第一品,山】虽已到秋天,但山上的树还是跟往常一样翠色欲流。远看,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渐渐蔓延到远方。【由远及近,空间顺序】走到山上,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细节描写】那一棵棵翠绿的树,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颗树上都有一个旧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树。
③品荷塘的碧波荡漾。【第二品,荷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叠词】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露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了淡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铺排罗列】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生动的细节】一阵风吹来,【化静为动】花儿就迎风舞蹈,【拟人】鱼儿轻轻地扇动着尾巴,在圆盘下欢快地嬉戏玩耍。【拟人】
④品田野果园的丰收一片。【第三品,果园】放眼望去,整片田野都是黄橙橙的。【ABB】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比喻】高粱早已笑弯了腰,【拟人】田野里还时不时有几个调皮的小孩在奔跑。果园里,苹果李子你挤我碰,【拟人,四字短语】争着让人们去采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也不少,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颜色铺排】菊花在风中频频点头。【拟人】
⑤一排排大雁追【动词追使用的很妙】上白云,撒下一阵温暖的叮咛,【拟人】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宽对】我再次体会到故乡的美。【篇末点题】
【总评】
①七年级阶段比较标准的三段式结构,文章脉络清晰,架构分明。
②语言优美,遣词造句及修辞手法运用较多,文笔流畅。
③个别细节描写比较突出。
④建议:本文的三品(青山、荷塘、果园)属并列关系,为了使文章更有层次感,不妨设计为递进式,如由风景递进人物,由人物递进到民风/风俗/文化等,可参看后附同主题例文。

【同主题例文参考】
春
①大致是仲春三月,寒冬还没有遁迹,不知是从哪个隐秘的山谷中,第一缕春风就来了,你看她,路过田野,田野就绿了,路过溪流,溪流就化了,路过森林,森林就醒了,路过远山,远山就青了。春日里的第一抹微风是春姑娘给大地的馈赠,款款而来,轻轻拂面,像一个女子的素手划过你的脸颊,熨帖极了。
②这久违的一缕春风,该是这初春时节,人类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了。鸟儿们似乎最早感到春的讯息,燕子、黄鹂、布谷,争相呼朋引伴,于广阔的天际,追逐这一抹初生的春风,畅快极了。再看那几只笨头笨脑的土狗,还没学会走路呢,却已迫不及待,要来歆享这珍贵的春之馈赠,你看他们,两只,三只,四只,在田间嬉戏打闹,你咬我的耳朵,我咬你的尾巴,一会儿抱成团,一会儿打起滚,嘴里时不时发出轻快的呜呜声,似乎在向春姑娘诉说着什么动人的秘密。
③放纸鸢的孩子们早就按耐不住了,看他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引着线,在田间,在野地,肆无忌惮地奔跑起来,不一会儿,长的蜈蚣,短的蜻蜓,各式各样的卡通人物,已经在天空争奇斗艳了,纸鸢迎风而上,孩子们的笑声飞溅起来,是的,就是这一缕春风,飞了纸鸢,乐了孩童,美了春天。
④春风最是醉人,不禁想起些文人墨客的事情来了。提及春天,最难以忘却的,始终还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那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样的春天掩卷而思,对那个千年前的春天依旧心驰神往,忍不住就要去揣摩,究竟是怎样的春之美景,能涤荡出如此精妙的诗句来。哦,对了,还有白香山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细细想来,真是大巧若拙,春风唤醒万物,她是春日里最珍贵的礼物!
⑤末了,又想起一句:春林初盛,春水初生,春风十里,不如你。春天是恋爱的季节,春天是希望的季节,那一抹春风,穿越千年而来,不争不吵,却已然成为千千万万个春天里最珍贵的礼物!

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