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甘草学园 | 郁病1例

2023-03-09 08:47 作者:甘草学园  | 我要投稿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张树森

患者,王*,女,45岁,因“焦虑、抑郁1月”于2022年8月17日就诊。

患者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网膜脱落,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视网膜脱落手术,但因手术不成功,术后部分视野缺损,患者更为担心,整日担心自己视力问题,遂逐渐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对生活失去希望,做什么失去都没有兴趣,高兴不起来,不参加社交,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予枸橼酸坦度螺酮片10mg,口服,每日3次,艾司唑仑片1mg,口服,每晚1次治疗。但效果改善不明显,并感易于被惊吓,故就诊我院门诊。

现症见:面部表情愁苦,过度担心自己身体,担心视力丧失,对生活失去希望,做什么失去都没有兴趣,高兴不起来,不参加社交,易于被惊吓,汗出多,心烦,怕冷。

既往史、家族遗传病史:无特殊。月经史:近1年月经开始不规律,常2月来一次,量少,偶有潮热、脸红、汗出、心烦。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子,子体健。

查体:BP 110/86mmHg,心率83次/分,律齐,肺腹无特殊。舌淡,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弦。

诊断:郁病-少阳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25g黄芩10g法半夏30g党参15g

甘草15g大枣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磁石30g首乌藤30g茯苓30g桂枝20g

仙茅10g淫羊藿10g巴戟天30g知母10g

当归10g黄柏10g菟丝子30g葛根45g

炒麦芽30g竹茹15g陈皮15g草果10g

5付,水煎服,每付服用2-3天。

继续口服枸橼酸坦度螺酮片10mg,每日3次,艾司唑仑1mg,每晚1次治疗。

二诊:10天后患者复诊,易于被惊吓、汗出多、心烦、怕冷较前稍改善,但焦虑、担心、抑郁症状改善不明显。继续予原方5付,服用方法首诊。

约半月后服完5付,时值贵州省发生新冠疫情,笔者无法到下乡医院,故患者继续服用上方,每付药服用3天,继续服用半月后,患者焦虑、抑郁、失眠症状逐渐改善,故将枸橼酸坦度螺酮片减量至5mg,每天3次,艾司唑仑减量至0.75mg,每晚1次。上方继续服用约1月时间,患者焦虑、抑郁、失眠症状明显改善,艾司唑仑减量至0.5mg,每晚1次。直到疫情政策允许后,笔者再次返回下乡医院。

三诊(2022-11-01)症见:面部可见笑容,笑声开朗,已无焦虑、抑郁症状,已参加社交,无易于被惊吓,无心烦,汗出正常,稍怕冷,大便稍稀。舌淡,苔薄白,稍腻。继续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25g黄芩10g法半夏15g党参20g

甘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茯苓30g

桂枝20g仙茅10g淫羊藿10g巴戟天30g

当归15g黄柏10g菟丝子30g葛根45g

炒麦芽45g竹茹15g陈皮15g干姜10g

吴茱萸5

5付,水煎服,每付服用2-3天。

按:

1、郁病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等出现郁病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郁病辨证论治(详见《中医内科学》)。

2、该患者郁病的病因分析

按照郁病的定义,它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了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从病史可知,显然是由一连串负性事件所致。患者1月前出现视网膜脱落,接着行视网膜脱落手术,但手术不成功,术后又出现了部分视野缺损,患者视力受到明显影响,由此导致了患者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进而出院焦虑、抑郁症状。因此,该患者的病因应该是上述负性事件。

3、负性事件分析

视力是一个人的重要功能,当突然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丧失,一般会让患者感到害怕、恐惧;手术本身也是让人害怕的事情,有过手术经历的人都知道;术后功能不能恢复还是让人担心害怕的事情。综上,患者是经历了一连串的负性事件,属于较大的应激事件。

这些应激事件该属于七情致病中的哪一种呢?作为情志活动,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

该患者先是遭遇让人害怕的一系列负性事件,故恐应该排在第一位;之后患者在害怕(恐)的同时开始不停地思考(思)以后的视力还会恢复吗?会不会失明?因此,思应该排在第二位;过一段时间,视力仍未恢复,故可产生忧愁、悲伤情绪,因此忧、悲应该排在第三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故患者可能出现肾、脾、肺的受损。《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故患者可出现多种气机的紊乱。

4、思与恐的比较

思,是思虑,人遇见事情会思考并尽可能将之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虑与正常情况下的焦虑的意思差不多。焦虑不仅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绪,而且是任何一个人得以生存下来的前提,离开了焦虑,人类可能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离开了焦虑,人也可能失去任何生存的能力和竞争力。心理学上也有一句话叫作“没有焦虑,就没有生命”。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过度思虑呢?一般是遇到困难,遇到难于解决的、超过自身能力的事情的时候,才会不停地思考,思虑,如果困难解决了,不仅不会致病,反而会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且仍处于不停地思虑中,就是过度思虑了,这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难于解决的困难通常是让人畏惧的,害怕的,因此会常常思虑,过度思虑,比如害怕考试不通过,面试不合格,失业后贷款还不上等。从这个角度讲,思虑可以视为恐惧的轻微水平,或者说思虑是比较轻微的恐惧。而突发的、对人体或人生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往往都是让人恐惧的,例如车祸、中风、突聋、失明等。这时人体的反应往往是恐惧,即七情之“恐”。

传统上说,思虑伤脾,事实上确实如此,思虑过多的人一般都有食欲减退、饱胀、嗳气等症状。如果思虑为恐惧的轻微水平成立的话,思虑也可以伤肾,只是没有“恐”伤肾那么严重。过度的担心和思虑的事情,往往是超过了个人能力的,因此也是一种应激,本质上给个体带来的是恐惧。“恐伤肾”,“发为肾之外荣”,那种一夜白了头的思虑往往是接近于“恐”的应激事件。

5、七情致病的内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七情致病也是如此。该患者的内因是“虚”。患者已45岁,超过六七,“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接近七七,“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近1年月经开始不规律,常2月来一次,量少,偶有潮热、脸红、汗出、心烦的症状,也提示患者的虚的水平已经几乎达到七七的程度了,即接近于“天癸竭”了。对于该患者,其天癸竭主要是指卵巢功能衰退,因此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天癸竭也是“热入血室”的基础(内因),详见前期文章《耳石症第2例》。

传统上认为正虚不能驱邪外出,例如少阳证;通常邪气指的是外感六淫,也有内生五邪(风寒湿燥火),正虚致邪气不能祛除,因而会生湿生热等。事实上临床观察发现,正虚也可导致人体对七情致病易感,患病后患者不能从焦虑、抑郁中走出来,也是因为正虚。虚的人群还包括老人、小孩,他们经受七情刺激也容易出现精神症状,甚至精神分裂。中学生焦虑、抑郁的多,除了与压力有关外,也与虚有关,因为中学女生往往未满三七,男生也就二八左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子超过四七,男子超过四八,人是容易焦虑的,这个每个人都有经历,本质还是虚。因此,治疗七情致病也包括扶正。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四两,龙骨、黄苓、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现常用于神经官能症、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病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患者具有部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症状,如烦、惊,故从方证角度,可用之。从病机上,患者虽无“伤寒八九日,下之”的病因,但共同存在少阳病虚之内因,因此也是适合使用该方的。方中生姜、人参、大枣为扶正所设,但了解到患者正虚的本质为近乎“天癸竭”后,合用了二仙汤以加强扶正,更有针对性地扶正。焦虑、抑郁与脑内神经递质减少或失调有关,少是虚,失调也是虚,治本应该治脑,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因此也应该从肾论治,二仙汤正为补肾之方。方中使用安神药的目的是让人,尤其是人的大脑得到休息,而休息是让正气得到恢复的重要手段。

我也在思考,但不知道对不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可能是一个比较虚的人,尤其可能是接近更年期的女性,或者40岁以上的人,得了外感,又被误治后更伤正气,正虚祛邪不利,疾病久不好转,又加重了患者对疾病的思虑,从而导致了“烦、惊”等精神心理症状。

7、该不该使用西药

焦虑、抑郁与脑内神经递质、受体的减少或功能失调有关,使用西药可直接调整脑内神经递质、受体,因此可以比较迅速的解决问题。例如该患者就使用了坦度螺酮。坦度螺酮得来容易,购买即可,只是它不是自己的大脑所造,因此可能会有依赖,停药后有些患者会复发。

使用西药治疗焦虑、抑郁的同时可使用中药,患者起效后依从性更好,更加配合医生治疗。中药不仅对大脑具有调节作用,对整体也有调整作用,因此是有助于治疗焦虑、抑郁的。此外,使用抗焦虑、抑郁的西药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精神不振、睡眠增多等,这些副作用通过中药的综合调理往往具有较好效果。最后,中药治疗有助于西药的减量,甚至停用,可减少复发率。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甘草学园 | 郁病1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