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U人声处理】EQ均衡器

2023-07-07 18:38 作者:M1nor-芮诺  | 我要投稿

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参数的中英文对照,basic should come first。

均衡器 EQ=Equalizer

图示均衡器 Graphic Equalizer

参数均衡器 Parametric Equalizer

频带 Frequency Band

增益 Gain

衰减 Reduction

高通滤波器 High Pass Filter 缩写 HP

低通滤波器 Low Pass Filter 缩写LP

斜率 Slope,单位是dB/Oct

Hight Shelve 在参数均衡器中缩写为H

Low Shelve 在参数均衡器中缩写为L


各频段的不同特征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频率的主观音感特征

30~60Hz 沉闷 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 沉重 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100~200Hz 丰满

200~500Hz 力度 易引起嗡嗡声的烦闷心理。

500~1KHz 明朗 800Hz附近如提升10dB,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狭窄感。

1K~2KHz 透亮

2K~4Kz 尖锐 2800Kz附近明亮感关系最大,3400Hz易引起听觉疲劳。

4K~8Kz 清脆 6800Hz形成尖啸,锐利的感觉,>7.5KHz音感清彻纤细。

8K~16Kz 纤细 ﹒低音提琴:丰满与深沉在60Hz~100Hz。在600Hz处为隆隆声,现场感在2.5kHz,琴弦的噪声在3kHz以上。衰减200Hz~500Hz附近的成分可以使声音变得清晰。


人声处理 EQ黄金定律

1)如果声音浑浊,请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

2)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

3)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请考虑用衰减

4)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与众不同,请考虑用提升

5)不要放大原先没有的声音

6)一般来讲,增益和衰减不要超过6dB。

7)谨慎提升低频,EQ并不会增加本来不存在的频率,过度提升低频会让声音发闷,而不会增加低频位置原来没有的频谱。

8)衰减永远要比提升好

9)处理人声的时候,过窄的EQ最好不要用,用尽量宽的q值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10)许多EQ效果器都带有预置,这些预置可以作为你调整的起点,但是注意这些预置很可能是为音乐制作设计的,所以很可能不适合视频后期的声音处理,最好是调用预置之后调整到适合你音轨的状态。


常用频点的作用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到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镲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


EQ在视频后期中的具体用法

1)改善人声

人声:男声的丰满度在100Hz~200Hz,女声的丰满度在200Hz~400Hz,嗡嗡声或鼻音在500kHz~1kHz,现场感在5kHz,咝咝声(发“s”和“sh”音)在3kHz~10kHz。

2)加强人声

1.8kHz提升3dB(Q=1)可以增加人声的清晰度,1.8kHz提升6dB(Q=0.5)可以加强人声。(之所以能加强人声是因为1.75kHz是多数辅音的基频)

3)去掉齿音

齿音一般在4-5kHz,对5kHz进行-18dB的衰减(Q=100)可以去掉一些齿音。但是EQ并不是去齿音的最好方法,专门去齿音的效果器叫de-esser。

4)处理音乐,让人声更容易被听见

人声说话的频率范围在1000到4000Hz之间,在音乐轨上把1.75kHz降低-3dB(Q=1),这样音乐就不会淹没掉人声了。

5)提升温暖度

切掉90hz以下的声音,把240Hz提升3dB(Q=7)增加温暖的感觉,但注意不要提升太多低频,它们会让大部分的视频音轨变的含混不清

6)让男性的声音更浑厚

160Hz提升2dB(Q=1)。

7)去掉低频、高频噪声

如果人声录音中存在低频噪声,可以试试高斜率的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点设置在130Hz(男声)或200Hz(女声)左右。如果人声录音中有高频噪声,可以添加一个高斜率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点设置在8kHz。

PS:如果没有人声,可以对音乐进行:对100Hz 提升6dB(Q=3),在3kHz做6dB的High Shelf。



利用EQ增强距离感

音乐音频工程师经常把midrange EQualizer称为“presence”控制,它会极大影响声音的远近,提升中频,特别是1.2kHz到2.5kHz,会让声音听起来靠前。

高频在空气中传播的时候会被吸收,在室内这不明显,但衰减室外声音的高频可以增加距离感。例如,为了让室外的声音听起来更远,可以添加一个low shelve对500Hz进行+12dB的提升,然后用一个high shelve对1.5kHz进行-12dB的衰减,然后调低音量。


【AU人声处理】EQ均衡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