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肝炎的治疗原则应以治肝、脾、肾三经为主,以治胆、胃、肠三经为辅,抓住湿、热、痰不

2023-10-09 09:46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肝炎的治疗原则应以治肝、脾、肾三经为主,以治胆、胃、肠三经为辅,抓住湿、热、痰不放,气畅血和勿放,可谓一语中的。具体治法如下: 治肝:以疏、清、养为法。 疏:疏乃疏泄、调畅、爽达之意,包括疏肝、调肝、达肝诸法。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药如柴胡、青皮、香附、郁金之类。 清:包括清肝、泄肝、凉肝,即清肝泻火、凉血解毒之意。方如龙胆泻肝汤之属。药如黄芩、龙胆草、丹皮、竹叶、连翘、茵陈、栀子等。 养:即补养之意。养肝、滋肝、补肝、柔肝均属此类。方如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药如生地、熟地、白芍、枸杞子、当归、玉竹、桑椹、女贞子、沙苑子。 治脾:着重于运、温、补。 运:运即运化。脾气不运,水谷难化。脾不运,则为湿所困。运脾包括醒脾、调脾、理脾。方如半夏泻心汤、平胃散等。药如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云茯苓、枳实、苍术、半夏、川黄连。 温:温即温补脾阳。方如理中汤、苓桂术甘汤。药如干姜、附子、乌药、生姜、桂枝、白术等。 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气血无源。补脾包括健脾、和胃、健胃。方如四君子汤等。药如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莲肉等。治肾:以温、滋为主。 温:包括温肾阳、补肾气。方如金匮肾气丸等。药如仙灵脾、仙茅、补骨脂、鹿胶、肉桂、附子、干姜等。 滋:滋即滋养肾阴。方如六味地黄丸。药如熟地、山药、女贞子、覆盆子、黄精、山萸肉、五味子等。

肝炎的治疗原则应以治肝、脾、肾三经为主,以治胆、胃、肠三经为辅,抓住湿、热、痰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