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笔记(连载四十)

【本文作者:陈汝佳歌迷,网名“夕阳”】
金钥匙8 ● 发音练习
(一)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样的练习方式很傻哈哈啊?可是的确有效果啊!你练习的肩沉下一点啦,脖子显长一点啦,学佳哥含水发 r 时,身体也没有被强扭得难受啦,憋着水模模糊糊感觉到从咽腔底部到眉心绷着一根细弦,开始狐疑是不是把声音发在弦上就好?你要喝水时就练习练习,说不定长期练下去,日子久啦也就练出“芯儿”啦!
既然是“说话式唱法”,就应该不会偏离说话太远,你现在贴墙就顺带诵读练习调整发音状态吧,用纸巾堵着鼻孔,把你会背的都念一遍,也可以念念“十三辙”的分韵,鼻腔长在三腔的岔道外,尽量习惯少去振动它,声音会更干净!
不要以为堵着鼻孔能诵读是开玩笑,当建立发音管后,堵上鼻孔哼歌,闭嘴讲腹语,甚至口鼻一起捂着也能发声,这些只是对发音机能的检阅,你做到了才算有点儿上路啦!
你还要注意,我们的汉字是一字一音,不光字头要短、准、轻,收音也要快捷不含糊,字腹也要有适当的引长,要用横隔膜的弹跳带动发音,无论慢读快读也要做到“一字一音一弹跳”。
这几天我揣摩了一下,颤音可能是由于横隔膜在迅速有力的弹跳中突然停住,产生不易察觉的轻微的谐振,令肺叶底部逸出的小气泡密度变稀薄,持续而间断地冲击声门,声音的落点因为动力不足而下降振动软腭位置产生软波浪。所以你发的字音必须与横隔膜的弹跳同步,如果一次弹跳唱出好几个字音,那么横隔膜的弹跳到最后就是疲疲塌塌的产生不了骤停的效果,或者你吐字拖泥带水时,横隔膜的弹跳也会是无精打采的没有动力,颤音就不容易出来!
现在堵着鼻孔的纸巾不再妨碍你发声啦,你是不是感觉发音轻松啦,声音也清脆啦?你试着把气息收细点,是不是就出来一个半真半假的声音啦?或许这个就是“混声”吧?
你可以练唱,让气息再放轻柔点,是不是更容易体验声音明暗强弱的变化,更容易带出颤音和转音?如果追求低音的效果放松点挂着胸腔轻轻哼唱就行啦,带上点儿头腔的意识声音就不会闷在喉咙里啦!

以前有人说嘬着的嘴型就似水枪的喷头,推送的声音集中而悠长,却不知嘬着的嘴型只是表象,腔体往后加深形成的嘬嘴型才有实用,你的腔体过于紧迫时,表面的嘬嘴带动不了内里状态的调整,所以徒劳无功!
现在你的腔体往后加深啦,嘴巴就自然带点儿嘬,原本扁扁平平的唇型,也带上点玲珑的曲线啦!现在你吸气,吸气让发音管往上拱起接近眉心,这时拢圆的嘴型不就成为了发音管道中段的“吹孔”吗?
如果只求玩得开心,就这样放开声直白地唱也是挺自在的。你可以尝试把气息收细点,不要发到嘴皮上,想象气息一半发在口腔、一半发进咽管,内外拍击在管道未端硬腭最高点,听听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你可以让嘴角带上笑意,这唱出来的感觉是不是又不一样啦?你还可以尝试感受一下把笑的感觉移到后咽壁是什么状态,想象一下会厌这片小骨头,架在舌根斜斜地往上抬倾向后咽壁,把气息轻轻向着会厌发,让会厌把气息导入咽管,听听这个发自深源的声音是不是很特别呢?
也可以让后咽壁再笑开点,加上用后背后脖子,就是举手屈肘时巴掌能摸到的那一块稍微用点力,把气息直接靠后抚摩展开的咽壁,听,这声音又不一样啦!你可以在选定的位置都尝试把气息放轻、放细、放粗、放沉地变换唱法,看看可以组合出多少个不一样的声音效果?这些声音每个都不大一样,可是每个都是你自己的声音,都具备你独特的个人色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