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CMA获奖名单 | “2022年优秀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获奖名单公布

2023-07-20 14:46 作者:新华大健康矩阵  | 我要投稿


由新华日报健康传媒中心携手医匠仁资讯,联合组织开展的2023年医院建设与管理奖评选活动于4月5日正式启动,本次评选设置了优秀医院基建后勤管理者、优秀医院党建支部、优秀医院建筑设计师等10个奖项,通过奖励行业先进,表彰创新典范,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在医院建设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增强行业凝聚力和融合创新的向心力,树立行业优秀标杆,激励全行业以先进为榜样勇攀新高、奋发进取,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彰显更大作为,为推进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经过线上投票与专家评委会的认真审评,“2022年优秀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评选已经产生,具体名单如下:(顺序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获奖名单〗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高新分院

设计单位: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廖茂志、张蕊、张银全、张岩、同晓舟、吴雨箫、杜江、陶鹏、李小桐、刘宇昂、边江、段朝晖

设计亮点

建筑整体采用灵活的形体组织方式,依据太公湖景主要方向进行偏折,呼应周边景观,在背向湖景的建筑面设置景观庭院。整体布局自由灵动,面向湖景的露台将整个院区的公共空间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互动连结,在各个方向都形成了良好的“窗口”引景入院。

利用长边和景观面优势,退让主广场,缓解建筑主界面对城市的压迫,塑造可停留空间.转角通过局部架空和坡道,打开转角空间,增加城市街角的通透性和视线引导性,削弱建筑内外的明显界限感。

退进场地的半岛港湾为临时停放车辆提供了缓冲空间,缓解了城市干道的行车拥堵问题,同时将需长时间停放的车辆直接引入地下车库,动线清晰,人车分流。

建筑主体内部利用“一纵一横”的T字型医疗主街将各部功能有效连结,把控了院区整体的功能轴线。

作为坐落城市中心的地标,是城市名片、培育热点流量、加深城市印象的建筑群体,本方案采用舒展的横向线条,通过光影、色彩等不同形式,摩登现代与太公湖隔空相遇,自然与现代相结合。为内部的患者提供高效的功能组织与丰富的空间,也为院外的游客提供了一幅舒展大气的摩登画卷。

大连儿童医院

设计单位:

Nickl & Partner Architekten AG

设计团队:

赫尼慕斯·尼克、杨建

设计亮点

在大连市儿童医院的项目设计中, 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现代, 前卫, 并且功能灵活的建筑; 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建筑; 是一个将景观, 花园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建筑. 我们的儿童医院以病人为核心服务理念,重视就诊流程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空间环境的服务性与配合性,设施的先进性与普众性,心理情绪的疏导性.

在这样的建筑里, 患者, 医生, 护士将拥有一个美好的环境。

大连市儿童医院将作为一个崭新的建筑形象, 为大连市的核心区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它必将成为大连市新的儿童医疗中心. 同时, 它也将成为这一区域的地标。

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綦江区大健康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设计单位: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梁文昌、黄宏日、潘禹钢

设计亮点

本项目旨在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共同努力,以江苏省人民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支撑,实现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水平同质化。打造一支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成为西部医疗人才资源重要的生力军和临床科研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肿瘤疾病、康复、皮肤及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治能力与京、沪等地差距显著缩小,建成区域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疾病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的科研创新和转化平台,区域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以“引领重庆,西部一流”为目标,以“精学科、大综合”为特色,将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建成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为一体的以心脏病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为主,肿瘤、健康管理、康复、皮肤及变态反应等学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通过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材料填补重庆市技术空白,开展国内外高精尖技术,促进高水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推进医教研协同创新,提升重庆市心血管类疾病整体诊疗水平,成为区域性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协同江苏省人民医院优势平台,承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及均衡布局,具备国内领先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带动区域内相关疾病及相关支撑学科水平整体提升,专科疾病的疑难危重症在区域内能够得到有效诊治,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减少。

莒南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综合体

设计单位:

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团队:

许常吉、许仁贵、姜宇

设计亮点

设计将中国第一龙“玉龙”的形象抽象简化成“c”型,贯穿整个地块,并加以延生,连接各部,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医院场地设计了景观水系,不仅充分体现了龙与水的关系,同时也将不同功能区块的场地关系通过水系串联形成整体。

建筑造型以龙的姿态为整体造型意向,并将山,水,砖石的排列作为建筑造型的元素加入进行整体设计,建筑造型一气呵成仿若游龙存于山水之间。

昆山东部医疗中心

设计单位: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分院

设计团队:

杨曙光、杜晓军、颜世瑞、王超逸、孙磊、董佳、朱宏程、宋鸿誉、周冠廷、张文

设计亮点


昆山自古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市内河网纵横,碧水蓝天。在千年的历史沧桑中,以其浓郁的水乡之貌,成为了江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方案结合昆山当地自然文化,充分利用场地内的河道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江南水乡园林。处处花园庭院拓宽了“可游”的维度。顺应着水系的延伸,在河边漫步,心情也随着脚步放松下来,穿梭于不同的景致之中,使人与建筑、人环境达成了场所的共鸣。

建设用地被东西贯穿的桃花河道划分为南北两块用地,如何诠释这条河道在场地内的定义是设计的首要切入点。方案大胆的维持了河道的原有走向,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并在场地中心处结合景观适当放宽,强化了内部景观的可塑性,也避免了因改道带来的不利因素——建设工期的延长和工程造价的增加。最终,河道以一个积极的姿态被植入场地内部之中,建筑与水系的对话就此展开,以此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医院与城市的名片。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工程

设计单位: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李美樱、杨雪、马经道、宁明杰、刘天奕、展天宇、樊婷婷

设计亮点

方案设计“采旭日之形、取朝阳之意”,呼应妇幼保健院以母性关爱为特色的呵护与关怀,以及对新生命的期待!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用地选址邻黄河风景控制线,并且周边多为住宅 用地,作为区域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建筑立面造型亲切、宜人、现代,呼应妇儿建筑的柔性关爱暖色特性。

方案立面设计上以穿孔铝板和玻璃两种主要材料形成典型的虚实对比关系,结合基本对称的建筑形体,强化黄河风情线上这一重要公共建筑端庄。优雅的建筑形象。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

设计单位: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五院

设计团队:

李维东、索慧波、张吉刚、刘炳、杨海涛、孙明、邵洪波、赵培坚

设计亮点

一期为综合医院,二期依托陵水气候优势,发展康复,理疗,慢性病诊疗中心等轻医疗项目,最后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生态圈。

独具匠心地单将病房楼架在裙房之上,远观医院,水平舒展的病房楼悬浮于东高岭山腰,使得住院楼几乎所有病房均直面大海。

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南当地气象环境--海风,又把病房楼抬离裙房6m,形成令海风穿行其间的通道,在创造出各种功能区域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气候。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入口大尺度遮阳雨篷借鉴黎锦编制纹理,使得传统黎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美妙的融合,相得益彰。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改扩建三期工程

设计单位: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赵鹏、陈学、李偲德

设计亮点

通过资源整合及科室布局调整,整个院区形成重点学科群为主的多中心布局形态,符合现代超大型综合医院发展运行模式。

南北、东西两条轴线解决A座、B座、E座之间的交通问题,空中廊道解决D座与A座、B座、E座间的交通问题。

利用E座与AB座之间的纵向交通大厅,打造MALL综合体式的多元化空间,除了基本垂直交通水平交通功能外,将挂号收费及查询等信息终端、咨询中心,超市、书店、咖啡店、健康宣讲、手术家属集中候诊、职工之家、内部绿化景观等元素加入进来,打造医院街2.0模式。

本设计在原有场地基础上,合理规划一二三期建筑布局,结合场地与建筑,打造场地绿化、屋顶绿化、景观庭院、下沉庭院等,提升院区整体就医、工作环境,创造环境宜人的医患之家。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西安市第八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团队:

雷霖、李敏、郭高亮、郁立强、杨毅、王艳俊、段成刚、冯青、曹强、李琼、赵丽娟、蒋忠、雷健、钱薇、赵博、赵世轶、杨磊、丁洁、刘静珊、何亚男、黄乐

设计亮点

本项目作为陕西省市两级重点项目,承载着省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功能。项目一次性建设综合医院、传染病区、保障指挥中心和疾控中心。现有应急医院使用寿命在五年左右,拆除应急医院后,建设康养花园。建设完成后将形成 1500 床位的传染病医院及综合医院

西安市公卫中心项目传染病医院也是采用庭院式分散式模式,通过中心组将两种模式结合,既要考虑标准板房的布局形态还要考虑相关的间距。其中,急诊急救位于手术中心、ICU 的正下方,直升机停机坪也可以通过急救专用电梯直接联系。三栋住院楼依次串联于门诊医技楼北侧,通过东西连廊连接。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综合医院的建设则采用了“第五代医院”的建设模式,让“立起来”的医院“躺下来”减少病员和物流对电梯的使用缓解拥堵,使流程更顺畅。以“病人为中心,”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形成医疗的城市综合体,并且每年有第三方测评,以大科室进行平面布局奠定多学科协作的坚实基础。这是“第五代医院”对于质量、安全、舒适和医疗资源平台共享的价值体现。在这种模式下再与相关的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单元等其他单元设计配合,最终形成综合医院成熟的医疗式综合医院医技单元位于住院和门诊单元之间,门诊医技之间为中心医疗街。医技与住院间有独立连廊连接且距离为 15 米,方便疫时住院部转化为传染病的住院部,届时综合医院的门诊和急诊会关闭,住院病人的手术需要到传染病医院部分进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肿瘤)

设计单位: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陈兴、陈艳辉、王永良、谷丰、俞思洋、张硕、涂梦奇、张伟康、张泽茜、曹天洁

设计亮点

传承“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广济精神,秉承“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引领未来"的使命,浙大二院安徽医院即将 开启新的征程。

在建筑设计上,传承广济百年色彩与设计元素 蚌埠“古乃采珠之地”,素有“珍珠城”的美誉。浙江大学医学 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犹如一颗明珠,依托蚌埠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在浙医二院的支持下,熠熠生辉,绽放光彩。蚌埠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携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珠联璧合共同推进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共享“疗愈绿洲”,建造功能多元的多层次公共空间的复合型中 心景观——环抱疗愈花园布置配套产业,营造人性化下沉景观广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浑南院区三期工程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孙晶、李强、李强、陆琳、吴苏宁、尹铮、邓雨楠、李佳兴

设计亮点

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将成为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城市建筑尺度上看,三期工程项目与浑南院区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共同参与到整个浑南区的城市面貌,又以其自身特定功能造就浑南区的特殊城市肌理。她既是浑南区城市构成的参与者,又是新城城市肌理的创造者。

根据本项目功能,结合浑南院区整体建筑群的城市天际线,本项目延续了浑南院区的整体规划风格即“生命之树”的设计理念,保持了建筑单体错落而有序的建筑群外轮廓,即由南向北,形成建筑群外围高低渐次递增的效果;即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创造院区与周围环境建筑语境的对话,为浑南区城市景观添上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

在城市街道尺度,本项目建筑体量朴实厚重又不失现代感,功能实用线条简洁。非闭合的建筑群围合体系既面向城市形成开放的空间设计,又形成局部独立的单体建筑外形。形成一个由外向内的导向接待形象,同时也将基地本身的特色风格带给周边城市文脉。

本项目外立面材料采用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作为主要外立面材料,并使之有机结合。以横向构图、虚实结合的手法,体现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

淄博口腔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

设计单位:

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邓琳爽、王致尧

设计亮点

先进性、舒适性、流畅性。以主通道形式形成一种畅通无阻的模式,加强流通体系的逻辑性把控规模、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分级诊疗。

依托周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一座融于景境的花园医院淡化医院的意识形态,给与患者全新的城市公园体验引入生态节能技术、打造科技性,可持续性建筑

医院通过建筑和医疗街的围合形成了多进庭院,营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将阳光和绿化引入了建筑的每个角落。进入门诊大厅后,可直接面向医疗街环绕的内部庭院,门诊、医技单元的候诊空间都围绕庭院设置,使患者在候诊时可以充分地享受阳光和绿化。

各奖项获奖名单公布后,主办方将陆续发送贺信至获奖单位和获奖者,并于2023年8月18日~20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3年中国医疗环境空间设计大会”上进行隆重的表彰典礼。

〖延伸阅读〗

2023 CHESC

为充分适应医疗建设领域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推进医疗建筑设计领域创新突破,促进医院建设领域迈向现代化、科技化、人文化、生态化,推动医疗基础建设、医疗专项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构建现代化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由新华日报健康传媒中心携手医匠仁资讯主办,以“共声·共筑 设计领航 进阶高质”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医疗环境空间设计大会”将于2023年8月18日-20日在南京举行。

参会报名:

登陆网页 http://m.yijiangren.cn/ 即可参会报名

作为医院建设领域空间设计一次盛会,大会将聚焦医院建设的前沿理念、深挖医院建设项目创新实践,设置医院规划与工艺设计板块、医疗建筑设计版块、医院空间设计与实践版块,汇聚国内外医建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高端人才,全国各医疗机构基建管理者和后勤建设者,围绕“十四五”时期大型医院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医院建设领域转型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现代化服务体系的打造,现代医院建设的党建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共探医院建筑未来发展新趋势,共迎医院建筑领域新挑战、共话医院发展变革新思路、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HCMA获奖名单 | “2022年优秀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获奖名单公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