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角落

2022-06-18 08:51 作者:泽宇_yzy  | 我要投稿

西魏的军队已经层层包围了城池,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致。攻城将领宇文护拿着喇叭极力命令萧绎投降。

而江陵的最高军事长官、南梁的皇帝——梁元帝萧绎,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城楼上勇敢的士兵已经下定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决心,报信兵闯入东阁竹殿,希望能得到开战的指令,眼前的图景令他瞠目结舌,愣住连话都不会说了。

萧绎端坐在殿堂之上,身着锦衣,手捧几策竹简,与百官讲解《老子》。百官或坐立难安,或痛心闭目,无助地听着眼前这个儒雅之士卖弄玄虚。

宇文护才不顾及什么文人雅致,直接下令攻城。冲车踏破了坚固的石墙,也击碎了萧绎伪装的镇定。

江陵数十万百姓成为萧绎的陪葬品,被掠入关中永生为奴。繁盛一时的南梁王朝走向没落。

失败之余,萧绎放下了《老子》,陷入绝望的回忆。

他回忆自己辛苦聚书四十余载,收藏书画近14万卷。

他回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成就。

他回忆自己放纵侯景作乱,致使父亲萧衍被逼死...

他回忆自己暗藏私心消灭宗亲夺得帝位...

他回忆自己招惹西魏强敌寇境......

江陵城突然大火冲天,烟火弥漫。连宇文护都不敢相信,萧绎留下了“读那么多书,又有何用!”的疯狂,将十四万卷图书一把火焚烧殆尽。

烟火飘散到江陵城每一个角落,也拂去了萧绎灵魂最后的光耀。

作为亡国之君,他功绩不如隋炀帝;作为才子皇上,他誉名不及南唐后主。不知道他的人比比皆是,知道他事迹的人深深唾弃。

萧绎终究死在了侄子手下。

他终究是湮没在了历史遗忘的角落。

 

阅读理解题

1.第一、三段遥相呼应,请结合“景致”“图景”一词以及引号内的内容,分析其效果和含义

2.第四段百官动作的描写有什么用?

3.第六段能不能删?理由

4.分析七到十二段的妙处。

5.结尾真不戳,说说好在哪?

6.标题挺有意思,说说好在哪?


角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