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有哪几大特点?
1.常考常新;2.容易眼高手低;3.本质上是排位赛。
之所以说“常考常新”,是因为每次考试都会有“新”的感觉。 这个“新”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知识点“新”。

CPA六科考试:会计、审计、税法、财管、经济法、战略,考试大纲每年都会更新,比如前几年会计和税法变化很大,很多人吐槽,这好端端的为啥要变来变去呢?
其实变化主要还是受实操的影响,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前几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企业和明星偷漏税事件频发,花样繁多,监管部门就要给制度打补丁、堵漏洞,会计准则、审计方法、税收政策当然要与时俱进。
二是题目“新”。

经历过CPA考试的同学,都会有一个感觉,就是不管历年真题做得有多熟练,正式考试的时候总会感觉出题老师不按套路。所以考完试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类似的质疑声“出题老师一定是全程听了某机构的课程,完美规避了所有考点”。其实CPA考试就是这样,每年总会有些反常规的题目(听小道消息说,每年出题都有新题型指标),记得我考会计那年有一道“政府会计”的题目,这是每年都会“战略性放弃”的章节,可偏偏那年就考了,考完网上就沸腾了,但是骂归骂,这种达到“变态”程度的新题型其实也并不影响通过率,这一点后文再具体展开。
针对CPA“新”的特点,我的建议是:

1.如果提前很长时间备考,可以先着重学习财管、经济法、战略这种每年变化不太大的科目;
2.会计的内容最多,而且像“金融资产”、“收入准则”、“租赁”等章节刚有过比较大的更新,直接按照最新的内容提前备考也问题不大;
3.由于CPA知识点又多又杂,我们需要借助专业机构的经验和技巧帮助梳理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