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准备了两年,我们终于要出发啦

六月中旬,朋友发来了微信:7月还是按原计划来吗?
我回复:是的。
朋友继续发问:经济不景气,有份稳定的工作是上策,你们会不会冲动了点啊?
我回复:人近三十,已近中年,没有冲动的成分啊,这个目标准备了两年了,现在是最好的时间去实现它。
2021年,从青海旅行回来后,我和爱人定了个目标,在2023年7月从深圳出发,一路向北,自驾去新疆。
如今已到2023年7月下旬,我们开始踏上规划了两年的自驾新疆之旅。
为什么目的地是新疆呢?
在2021年6月的时候,我们去了一趟青海,在315国道一路向西。六月份的中午,路上很少车辆,车子里放着许巍的《曾经的你》,歌声填满车里的每一处角落。我们戴着墨镜,透过车窗,,看着路边成片的油菜花,感受灼热的阳光,还有不同广东夏日热烘烘的冷风,还有那一望无际波光粼粼的湖面。那一刻,我们就知道这种不同于广东的人山人海的荒凉辽阔会永存于我们的心中。
那会芒果TV有一档节目《野生厨房》,其中一季是到新疆那边拍摄的。我老婆看之后,被里面的新疆美景深深吸引。秋天的新疆,就像童话故事里面的金黄色世界,让我老婆对新疆产生极大的兴趣。
“老公,我们自驾去新疆吧。”
“好的,大概什么时候呢?”
“你负责想,到时候我负责跟着你就行。”
“好。”
于是,我们定下了目标——2023年7月,开着自己的宋PLUS dmi,从深圳出发,一路向北,经过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最后到达新疆。
为此,我在语雀上面写一份尽量详细的计划攻略。随后我们夫妻两人铆足了劲为这个看似远在天边不切实际的目标努力。

那会虽然尚未出发,但我向身边的人分享了这个规划。大部分好友是劝我慎重考虑,切勿一时冲动。
其实,我也很明白,朋友提及的经济不景气以及稳定工作不可求等其他因素,会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变动。但是正是因为今年经济不景气,降薪+加班内卷的风气盛行下,我反而觉得这更加适合我和爱人短暂得放下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好好去休息一段时间,去思考一段时间。
2020年初,我们从珠海来到了深圳。不知不觉,在深圳已经待了三年。疫情三年里,我们日渐疲惫和焦虑。有一天,我老婆说她发现了一个深圳打工人的特性。路上前往地铁站的行人,大部分是行色匆匆,那焦虑的情绪就像不可察觉的病毒,蔓延在这一栋一栋的办公楼的上空。
有时候我感觉我也很焦虑,就是想发脾气。我老婆说。
套用围城里面的一个句子来说,我觉得很大一部分人的处境就是一道道围墙,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来。
2023年1月的时候,新冠疫情基本结束。那会我们庆祝一番,这代表我们出游的时候,终于可以不用再戴烦人的口罩。
也在今年,我们开始有计划陆陆续续准备自驾路上用到的东西。例如:保温壶、车顶行李箱、车边天幕、折叠桌子椅子、药箱呀等等。
如今东西都准备好了,时钟的指针也指向了7月下旬,我们终于要踏上了属于我们的旅程。
我们计划花4个月的时间,一路开着车,沿着国道慢慢走过那些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去看那些我们想看的风景,去吃那些我们想要吃的美食,去体验那些我们想要体验的地方风俗,走走停停,不急于赶路,去好好体验下慢节奏的生活。
顺利的话,我们会去桂林看看山水,去柳州吃螺蛳粉,去贵州吃个羊肉粉,在重庆吃个火锅,去成都的小酒馆听听赵雷的《成都》,看看大熊猫,还会去西安吃肉夹馍,去兰州吃牛肉面,去新疆吃烤串儿和哈密瓜。
我很喜欢之前去青海旅行看到的一句话:生命,不长不短刚好可以把世界看完,想走就走是一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即将要去的地方,都是素未谋面的故乡。
PS:我会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B站和微信视频号记录我们的自驾之行。直接搜索《生活是个什么样》,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