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工作方法制定年度计划,让你2023年生产力翻倍!
不断壮大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哇!2023 年已经进行到了第 5 周, 你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了吗?
在 2023 年,你希望做到哪些事?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在哪些领域获得提升?
关于未来,你一定也有很多想象。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像我一样有这样的感觉,每当过完一年,好像就能把得失都结束在昨日,和过去的人生说再见。而新的一年,就像是重新获得了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雄心壮志地定目标,写计划,就像是在暗示,这一年的自己一定会和以前大为不同。
今年我也不例外,为此我特意打开了 2022 年写下的计划,结果发现我根本都不记得我定了这些计划。当然这也不稀奇,因为这一年我真的没有几次打开过这个页面,因为当时只顾着展望未来,并没有脚踏实地把执行的部分也规划起来。
或许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新年计划变得更加切实可行?
为此我研究了许多方法和工具,我发现如果转变思维把自己的人生理解成一个长期项目,很多在职场中的效率方法都同样适用。于是我总结了一些我觉得最为先进有效的,我把它们分为 4 种方式:
用 OKR 来定计划
围绕项目制定计划
用 GTD 制定计划
用时间监测来制定计划
这些方法对于高效职场人其实都不陌生,如果你掌握的比较扎实,可以跳过理论的部分直接看工具推荐。不同类型的工具之间,功能也有所重叠,可以按照你的需求来选择。
如果你也下定决心,希望 2023 年的自己能重启人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到了年末别忘了来一起复盘呀。
用 OKR 制定年度计划
OKR 是一个通过设立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关键结果,来进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谷歌、英特尔、阿里、字节都在使用。OKR 也可以用在个人目标的管理上,其中有一些可以类推的制定规则:
目标应该具备这些特点:聚焦在关键任务上,O 一般不超过三个。
目标制定有挑战,有创新性,完成 70% 就可以认为达成。
透明协作,在个人目标中,自己是第一责任人,团队成员就是以年为单位的自己 + 以季度 / 月度 / 周度为单位的自己 + 以每日为单位的自己,不同维度的角色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互相信任支持。
制定哪些个人目标?
每个人的人生侧重点不同,很难参考他人,只能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我分享一下我的制定思路:
第一个目标从收支开始,不仅对消费有所管理,也要对收入有更多的想象力,打造除了工作收入以外的多样化收入源,收入决定着生活基础,如果疲于维持生计,那很难谈得上什么人生计划。
第二个目标可以关注自己的优势、乐趣、资源,比如旅行,交友,兴趣爱好,娱乐生活,也就是能让自己快乐幸福的事情,因为时间、精力决定了状态,如果熬夜导致大脑疲劳,那做事的效率一定大打折扣,它们同金钱一样也是一种资源,需要有计划的管理。
第三个目标可以关注薄弱项,看一看生活里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重大考核,身体健康,如果出了问题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影响。
其次就是关键结果的特点:KR 应该与 O 具有相关性,可以支持 O 的实现,比如说,你的目标是「想要提升数据分析的水平」,如果 KR 是「看 5 本和数据分析有关的书」,相关性其实是有疑问的,也无法论证是否看书就一定能提升技能水平,可以写成「整理数据分析知识库」,而看书是实现的一种方式。KR 应该是可以用时间或者数量来量化衡量,比如「学好英语」就可以优化成「在 3 个月内,雅思成绩提升到 6.5 分」。KR 应该以产出结果为导向,避免写成待办清单,「通过运动 + 饮食将体脂率降低至 20%」就比「每周运动 3 次」更合适。
推荐 3 个用 OKR 管理个人目标的工具:
Vision
Vision 是一个对目标进行宏观的管理的工具。核心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节点 - 目标 - 关键结果」的模式自上而下地拆分目标,目标节点相当于目标文件夹,这样就能让长期目标和中、短目标实现对齐。在关键节点之后,可以继续制定「任务」,并同步到系统日历中。
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功能,在目标之前加入了前提这一环节,包括「动机」和「可行性」这两部分,你需要尽可能多地列出来。这就给目标提供了事实支撑,也是在执行中的动力源泉。

用「专注周期」来管理当前目标库中最重要紧急,避免目标太多、执行的时间太长,反而产生畏难、倦怠的心理,防治拖延症。
用「甘特图视图」查看完成情况,跟踪进度。在「摘要」页面可以看到数据化的视图,当前任务、完成情况都能一目了然。
目标完成后,可以进行「复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对自己的评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平台支持:iOS、 iPad 和 Mac。收费方式:有免费版,付费分为按月订阅 12 元/月、按年订阅 43 元/月、买断 88 元共 3 种购买方式,功能差异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目标地图
目标地图是一个系统化的个人目标管理工具,比较侧重于让目标无压力地持续执行,它的功能比较精简,界面也很直观,视觉上更像是 iOS 原生 APP,如果你希望选择一款简单易上手快的工具,可以试试这个。
首先是设置「目标」和「任务」,任务可以设置成单日/循环/区间任务,非常实用。
然后会自动生成智能「日程」,切换月视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当月的完成情况。
任务内可以添加「打卡」或者「专注时间」,操作很简单,还能在任务页自动汇总统计。需要复盘时,可以在摘要页面,快捷记录「复盘日记」,留下每日实时感想。
在「数据统计」页,有很丰富的可视化图表,能够实时追踪你的目标完成量,任务待办,和前一周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平台支持:iPhone,iPad,Mx 芯片苹果电脑(包括 Macbook 和 iMac等)。
收费方式:有免费版,付费分为按月订阅 6 元/月、按年订阅 50 元/月、买断 128 元共 3 种购买方式,功能差异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飞鱼计划
飞鱼计划的定位是个人全能记录工具,敢说自己是全能记录,功能自然十分齐全,不过如果不需要某个功能,可以不添加,还可以自定义底部功能栏。它的理念是从「目标」(O)拆分出分组(KR),再拆分出「计划」。

「目标清单」和「待办清单」都比较适合学习工作。
「超级清单」内可以集合各种类型的事项,比如健康管理、购物清单、专注、记账等,只要学习工作生活有关,都可以实现。
数据分析功能也做得非常细致强大,能够切换不同的清单、不同的类型进行筛选显示,计划、待办、习惯有专门的页面进行统计。
除此之外的特色功能还有:能够和别人一起努力的学习小组,能共享模板赚取金币的模板市场,能自定义的主题颜色,大部分功能均可免费使用,少数高级功能需开通会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支持平台:iOS、Android,且数据可互通。
收费方式:有免费版,季卡18元/月,永久会员198元。

围绕项目制定年度计划
用事件、项目来串联计划,在职场上也是是比较常见,一般会包括成本、时间、范围、人力、 预算等方面的管理,应用在个人领域,也是需要分出不同的领域,再一层层拆解下去在这一年里需要完成哪些事情。
这样做的好处是项目拆分的越细,执行的难度就越低,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做自媒体制作一期视频,都可以当作一个项目来理解。
如果你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创业、做自媒体、做副业,那非常推荐你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把自己经营起来,你就是自己的人生 CEO 了!
分类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分享一种比较全面的,叫做渡边美树规划法:
渡边美树是日本餐饮连锁巨头“和民公司”创始人,他很强调梦想的力量,认为要先将自己的人生做一次盘点,以工作、家庭、成长、财务、健康、兴趣作为主要模块,找出自己有哪些不足,接下来,再为这 6 个模块填入期望实现梦想。
1️⃣工作:如何做才能被社会认同?
2️⃣家庭:希望建立一个怎样的家庭?
3️⃣成长:希望自我有哪些能力或技能方面的成长?
4️⃣财务:希望将来有多少收入?
5️⃣健康:希望自己的健康状态如何?
6️⃣兴趣: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兴趣?
第二步为梦想填上具体的截止时间。每个梦想,我们到底希望在什么时候达成?30 岁?40 岁, 50岁?基于这个时间节点,写下详细的计划,从长期(5 年)、中期(3 年),再逐步细化成近期计划(1 年,月、周、日)。除此之外还有曼陀罗计划表、ikigai、生命之花、个人商业画布等许多分类方式。
同样也推荐 2 个项目管理型的工具:
飞项
飞项是一个很全面的个人事项管理工具,遵循 PDCA 法则,把计划、任务、执行、过程、结果沉淀都汇集在任务中,除了个人使用,也很适合团队协作,功能和操作会比较有难度,适合追求高效执行的职场人使用。

创建事项,想简单点,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快速创建,详细点也可以把事项的各种细节都填写清楚,还可以设置不同的事项模板一键填写。事项下可以填写子事项,脉络图,看到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
事项支持表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筛选可以建立不同的视图实现数据库的效果。日历视图里可以切换不同的视角,查看到不同状态的事项数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提醒功能很丰富,除了 push 提醒,公众号等方式,还可以形成智能早晚报。

在多人协作时,可以设置团队空间,建立审批工作流,和团队知识库,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基本上能想到的项目管理功能已经都具备了。

支持平台:微信小程序,iOS,Android,Mac,Windows,网页版。收费方式:目前分为免费版和会员版,会员版通过邀请好友获得。


权益对比
事线
事线的设计比较新颖,它的核心功能是围绕一个主题项目,以时间线的形式来展开记录,把不同时间的想法串联起来,适合以记录、追踪为主的计划,为计划制定里程碑,看到不同时间的自己的种种变化。它的功能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之所以放在这里推荐,因为我觉得追寻梦想的过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体验,留意此时此刻的感受,活在当下,去和世界展开真实的相处,是一种增强幸福感的方式。
在项目页面添加项目后可以进行分类。
项目下以卡片的形式添加事件,事件可以打标签进行筛选,卡片和卡片之间可以继续添加记录,卡片也可以进行嵌套引用。
多个事线可以集中展示到一条线上,进行汇总查看。完成后可以进行项目归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红书事线的官号上还有很多用户展示的用法,比如旅行记录,销售记录、日记、读书摘抄、小说大纲等。

支持平台:iOS目前事线还是一个免费软件,功能还在逐渐开发,在未来还有机会追加日历图、项目列表、数值趋势,也就能够更加适合进行项目管理了。
3
用 GTD 制定年度计划
GTD 就是 Getting Things Done 的缩写,意思是“把需要做的事情处理好”,是一个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GTD 的核心理念在于清空大脑,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写下来,纳入一个可管理的体系里,然后心无杂念地一步步按照设定的路线去努力执行。
GTD 分为 5 个步骤:收集(捕捉事务)、整理(明确意义)、组织(组织整理)、回顾(检查反思)与行动(着手处理)。如果你经常面对很多复杂琐碎的事情,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 GTD 能让你摆脱想法的困扰,投入到实践中。
很适合追求效率、需要解决复杂多变的任务的人来使用。也很适合暂时没有找到梦想的人,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每天在做的事情都能完成,一段时间后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近期目标自下而上地延展到长期梦想。
完成具体的事情,从短期目标来做起,也有助于将秩序感建立起来。你的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关于 GTD 的理论作者足足讲了 3 本书,篇幅所限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滴答清单
滴答清单在 GTD APP 中非常知名,在全世界的使用人数超过千万,它功能非常全面详尽,以至于劝退很多用户(比如我),挑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功能来说:
提供了文件夹,清单,任务和检查事项四种分类方式,清单可以作为项目来理解,记录时在收件箱中记录,然后分配到不同的清单中。
能够方便且快速地记录大小事务,支持语音输入、保存微信消息、用 siri 添加等方式。
如果你不希望花费时间手动设置日期的话,它会智能识别日期,可以在添加任务时就写下“晚上7点去健身”,滴答清单会自动为你设置日期和提醒。
日历视图提供了多种视图,能清晰直观地呈现所有日程。在月视图中概览全局,在日、月、周视图中查看时间轴,就能立即掌握各天的日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基于位置提醒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功能,如果你习惯早上一到办公室先泡杯咖啡的话,就可以设置一个位置提醒。以后一旦你到达办公室,滴答清单都会提醒你去泡咖啡。
基于任务还可以生成「成就值」和统计,增强成就感。

支持平台:全平台都可以使用!各种手机、电脑、Apple Watch,网页,浏览器插件,邮箱插件,甚至是飞书应用。收费方式:有免费版,高级会员 139 元/年,按月订阅 13.9 元/月。
用时间监测制定年度计划
时间是感受相对论最明显的方式,工作 5 分钟也像 2 小时一样长,刷视频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其实是误差很大的,这就导致做事很容易三分钟热度,或者在不重要的地方浪费很多时间。
柳比歇夫有一个关于时间的理论,他认为对时间进行记录分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改变浪费时间的情况。这个就类似于职场上的工时管理,能够从微观上对目标进行把控,用最准确的数据来做计划。
作家格拉德威尔也有一个关于时间的理论,叫做 10000 小时定律,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 10000 小时,你的时间投资在哪,你的收获就在哪。应用在年度计划上,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置几个最想钻研的领域,然后统计每天时间的投入情况,来跟踪目标实现。适合希望自律,改善自己的专注力的人来使用。
尤其是一些即将面临考试需要抓紧时间的人。如果你想使用这种方式,那你要注意几个原则,首先是尽量保持记录真实准确,最好不要凭借记忆估计补录,不然记录就没有价值了。也要注意给自己留出处理日常事务及休息娱乐的时间,合理规划。
ihour
ihour是一个贯彻 10000 小时定律的时间管理软件,它的界面很卡通化,特有的成就系统包含128个成就,投入的专注时长可以用于孵蛋养成时空怪兽,让简单的打卡也变得很有乐趣。

首先是建立不同的「项目」,选择一个漂亮的图标,然后就是添加投入,坚持下去!项目还可以继续拆分子项目,细化投入。数据分析可以从每日一直统计到每年的投入,把长期主义发挥到极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支持平台:iPhone 、 iPad、Android。
收费方式:有免费版,按月订阅 3 元/月,永久会员 30 元。
时间块
时间块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记录工具,它不用按“开始/结束” ,30 分钟或者 15 分钟是最小的时间块,通过点击选择,就能快捷地记录时间,降低记录难度。
不必再像以前那样时刻担心忘了开关记时,只需花几秒钟,就像玩游戏一样,“一选,一点”,就能记下一整天想记的事。
记录的事件类型可以完全自定义,既可按事件大类(如工作、娱乐),亦可按具体内容(如玩手机、看电视),还可按轻重急缓(如紧急、重要、不重要)。
统计分析功能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设置,独有的事件和对象关联功能,能够从两个不同视角分析同一事件,如“上课”和“考试”事件都可以关联“语文”和“数学”对象,可从事件角度分析包含语文和数学的“上课”用时,也可从对象角度分析属于上课和考试的“语文”用时。
时间块也可以进行目标设定,按照 10000 小时定律实现计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支持平台:iPhone 、 iPad。收费方式:有免费的青春版,高级版本 12 元。
结语
能看到这的你,想必一定是一个非常热衷于做计划的效率达人,虽然这篇文章讲的是如何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但我还是想告诉你,做计划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
心理学家曾经发现一个现象叫做「历史终结」错觉,认为想要准确地预测未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人通常会认为,人生中大部分的改变已经发生了,历史已经终结,从而通过当下的喜好去预测未来,低估了改变的能力。
做计划,只是为了消解对未来的担忧,希望通过计划,增加对人生的掌控感,让自己感觉很好。即使按部就班地执行了计划,也并不代表会对未来有多么大的影响。未来永远是混沌而多变的。这或许会让人觉得很沮丧,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但是换个角度想,你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在未来也许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存在主义认为,人不可能在想象的基础上创造一个真实有价值的生活,虽然我们的存在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意义。
而创造意义最有用的方式就是行动起来。
作者|琢磨
栏目|叁肆指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