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人来说,享福的晚年生活,未必就是靠儿女养老!
昨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发现隔壁,头两年因为老伴去世,被儿子接到城里养老的吴婶(化名)家的烟囱居然冒烟了,感觉很震惊的。 到家后,问媳妇怎么回事?媳妇说:“吴婶是中午回来的,应该是在城里待腻了,要回来待几天吧?” 正说着吴婶儿来我家了。 一晃从她去城里,两年没见了。她的身体还真挺不错的,精气神也挺足的,可是头发又白了不少。吴婶说:“我看到院儿里进了个车,估摸是你下班回来了,就过来了!” 我问吴婶:“您老这次回来是常住还是短住啊?” 吴婶说:“常住了,不回去了。就在这栋老宅子里养养鸡鸭鹅,种点自己施肥的蔬菜,呼吸呼吸农村新鲜的空气,到时候下去陪你吴叔完事了。” “还有强子(我的化名),吴婶今天来是求你们两口子点事儿的”吴婶边说边拿出一把门钥匙。 她说:“正常的话,我每天都闲不住的,不定时的在前院后院来回溜达,你们两口子要是连续两天看不到我出来遛弯,就一定要上我家来看看。这老年人身体脆,说不准有什么心梗脑梗之类的人直接就过去了,你们到时候就开门进来就行了。然后帮我告诉你们东哥(吴婶儿子化名)一声。” “回头我再跟你东哥说一声给你家门钥匙这个事儿,你不用担心。”吴婶非常平静的说着。 我挺心酸的,本想安慰她几句,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话。看见她那期待的眼神,我接过了钥匙,跟她说:“放心吧,吴婶,我肯定能做到的!您别忘了,我可是您的半个儿子啊!” 吴婶笑了。 吴婶是从小看我长大的,我妈爸在世的时候和吴叔吴婶的关系都非常好,我总和她家东哥玩,也因此总在她家能蹭到好吃的。 吴婶和我爸妈曾戏称:“我算是她半个儿子。”到如今我该尽尽这半个儿子的义务了。 吴婶回去没多久,东哥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能听出来,他挺不好意思的。 觉得吴婶儿回来,无形中给我增加了不少事儿,虽然我们是小时候的玩伴,但毕竟都成年人了,大家都不容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东哥跟我聊了些有关吴婶到城里之后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事情,总体来说吴婶在那儿的感受,就是五个字:孤独 不习惯! 而这确实是东哥无力解决的。 两代人生活饮食习惯都不一样,彼此需要有太多适应的地方了。东哥的媳妇本身又是城里的姑娘,这几年又患有严重的洁癖,连自己亲生父母做的饭都不吃,吴婶做的饭菜更是一口不吃,都是自己做。赶上实在工作忙,她做不上饭了,她买点牛奶面包充饥,也不吃吴婶做的饭。 这让吴婶感觉到很不舒服,好像自己多埋汰似的。虽然东哥跟她解释了很多次,东哥媳妇儿也一再说是自己有洁癖的毛病,是自己的问题,不是针对她的,吴婶也始终耿耿于怀的。 吴婶本意合计到市里去帮儿子儿媳妇分担分担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这样有一天自己真动不了了,在那养老才感觉心里得劲儿。 可是儿媳不吃她做的饭不说,平时连碗也不让她刷,家务基本不让她做,即使她抢着做了,吴婶儿媳也会不放心,再重新弄一遍。这就尴尬了。 吴婶儿最后就一天仨饱一倒了,啥也不弄了。东哥看她呆的也实在挺无聊,就给她报团,让她出去旅游,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可一直都挺喜欢宅的吴婶去了几次之后也不愿意去了,觉得走路太累了,本来就有风湿的老毛病,折腾了几次之后,没体会到旅游的快乐不说,还把这个老毛病给加重了。就在家里呆着。 东哥劝她到楼下跟楼下的那些老头老太太聊聊天,可吴婶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怎么能和这城市里的老头老太太聊到一起去呢?只能自己在楼上待着。 平时东哥和媳妇都上班,唯一的孙子又上寄宿制高中,近200平的房子里边,整天就吴婶一个人,屋子里静的连根针掉地下都能听见。 她呆着实在无聊,合计看电视吧。看电视时间久了,眼睛还不得劲儿。她只能这个屋溜达溜达,那个屋逛逛,或者站在大落地窗前看城市的风景,觉得自己好像成了笼子中的人。 这样的生活让吴婶越来越觉得难熬了,跟东哥说了很多次,要回农村老家自己一个人生活,最终,东哥禁不住吴婶的恳求,还是同意了。 但是那段时间东哥特别忙,没有空送吴婶回来,让她等一等。但吴婶却还是趁东子哥和媳妇出差的时候,自己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包裹就回老家了。 东哥说:“看吴婶一天愁眉不展,吃吃不下睡睡不好的,他也闹心。想想吴婶再活能活多久啊?也是合计让她在去逝之前过点自己想过的日子,所以现在他已经不像刚开始知道吴婶自己偷跑了回来的时候那样愤怒了。” “说吴婶刚才给他打电话说给我钥匙的事,倒是提醒了他。东哥决定在屋里装个监控摄像头,这样他也能随时在手机上观看到家里吴婶的情况,然后还有我这边在旁边多照看着,整体来说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真的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耽搁的。” ………… 东哥跟我聊了很久,才撂的电话。 说实在的,我挺感慨的。 作为我们这个年龄段里还算是比较出息的东哥,一直都是吴婶的骄傲。 当年东哥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村里人在闲着没事聊天的时候,就都特别羡慕吴叔吴婶,觉得吴叔吴婶以后肯定能跟东哥到城里享福了。 当时吴叔吴婶也都很开心,尤其是吴婶。估计那个时候在她的概念里边,把这个享福想的太简单了:就是住楼了,屋子里比农村干净,上厕所可以用抽水马桶,医疗条件好了,物资丰富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这些特别基础的外在的东西。 而忽略了对于老年人来说,内心感觉自己被需要,被认可,感受自己不孤独,这才是老年人晚年感觉自己是享福的重要来源。 这几种感受满足不了,再好的物质条件,也没有用啊! 吴婶是在城市里经过两年左右的孤独生活,最后体会到了这点。也愿意为了自己过这样的生活,有勇气从儿子身边回来。儿子也很孝顺,加上我这“半个儿子”也还能顺带照顾照顾她,当然最基础的她身体好能自理,最终综合因素之下,她还能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享福的老年日子。 而还有很多以为晚年跟孩子在一起过就幸福了的老人,到临去世的那一天,也没有真正的感觉到有多舒心多享福。 这么一想,吴婶要比他们幸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