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草医的便携新机YIAO

2023-06-29 16:57 作者: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 我要投稿

YIAO这个东西,我很早便拿到了工程样机,试用了起来。后来在产品尚未发布的情况下就拍了视频小做介绍(在B站我的频道里可以看到)。现在YIAO终于正式上市了,除了个别接口和顶部处理外,与我的工程样机基本一致。当然内部的细节上,是比我的工程机更棒的;做了很多工业化生产的手段,如Type C接口打了硅橡胶,编码器下面铺设绝缘贴纸,旋钮手感有提升,螺纹胶也打了,稳定很多。

最后首批发售的时候送了两条转接线(如上图),也很实用。是插在前面的4.4孔,转换为四芯卡农和3.5的。转换线的线基用了德国原产苏墨(SOMMER)的CICADA无氧铜线,素质有保障。

其实YIAO的背后有一个3.5的插孔,那为什么还要把4.4转3.5呢?很简单因为前面的4.4输出和背后的3.5声音是不同的——4.4的驱动力更大,是YIAO驱动低灵敏度耳塞及大耳机时的主力输出口。3.5的驱动力小一些,但底噪更低,适合那些高灵敏度的耳塞。

如上图,其实GRADO耳机都是3.5口就可以直推的,但是如果用前面的4.4转3.5去听,声音还是会更饱满和前突一些,直插背后的3.5则更细腻和内敛一些。看用家的口味了。

有些难推的大耳机则必须用4.4。上图就是YIAO的4.4转四芯卡农插座后推拜亚的T1(二代)。T1二代仍是600欧的高阻耳机,属于动圈耳机里难推的,而YIAO的4.4平衡口直推它已很不错了,属于随身机里的上乘。YIAO的4.4驱动森海HD800也完全可听可赏。

当然,当我们夸一个随身机推T1、HD800这样的耳机不错时,绝不意味着它能达到中高档台机的水准。那是Mission Impossible的事情,阿汤哥也做不到。随身便携机的优秀、上乘,只能是跟随身机相比得出的结论。

YIAO延续了草医家耳放的做法,在工作模式调整里有一个“软/硬”的选项。厂家的说法是硬更适合古典,软可以用于流行。不过这个是口味决定的。我就不论古典还是流行都偏向选择“硬”的模式。 原因很简单,NIAO系列纯耳放、PIAO一体机一样,属于音色带韵味、不走直白路线的。即便在“硬”的模式下,声音也是温暖原滑、带有一定粘滞感的。选择“软”的话,软调得就很明显了,对我来说有点儿过头。所以我一般选择“硬”完事。

所以YIAO的主要劝退点是:如果个人口味喜欢那种冷峻、清冷、直白的高素质声,不喜欢声音带一些温暖和黏性,那么谨慎,YIAO未必是你的菜。然而一贯不喜欢高素质直白声的烧友(如我)就会觉得它的声音很愉悦舒服。

YIAO的最大优点,除了调声之外,就是耳机/耳塞的适配性确实很好。不论是高灵敏度的入耳塞、低灵敏度的难推塞、动圈大耳机、平板耳机,都可以搭配出可听可赏的声音。

YIAO的体积,可以随身携带,也很方便在案头摆着使用(接手机/平板/PC),虽然形状略显另类,不是小尾巴、大尾巴常见的长条状,但我还是很喜欢在办公桌上用它。它的声音、驱动力和匹配能力,确实明显超越了市面上的小尾巴,以及大多数同类内置电池的便携耳放。特别是在国产机里,可以找到推力巨大的便携机(不少厂家追求数据层面上的蛮力),但很难找到调声成熟度可以一比的。

浅谈草医的便携新机YIAO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