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防七子,到世界名校: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
GPA:91.2/100
托福:103
GRE:324+3.5
去向: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E)
录取:洛桑联邦理工(EE),代尔夫特(EE),宾大(EE),UCSD(EE)
虽然早早收到了洛桑的offer,但申请总结却迟迟没有动笔。我有时不禁感慨世事难料,沧海桑田,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的申请季一共申请了5所学校EECS的PhD,包括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和剑桥大学,以及7所学校的EECS硕士。最后由于自身水平不具备以及申请方向(信息论、加密货币)和本科所学专业不是很匹配,博士申请全聚德。不过,硕士申请基本都拿到了录取(还有学校没出结果)。
首先从我的角度出发,给想走科研道路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提升三维,尽早进组,重视暑研。我想,大多数教授无法拒绝一个GPA 4.0的学生,而且大学学习,从我的经验出发,考试不同于竞赛,考试很大程度上反映地是学习态度,而GPA的高低就很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是转专业申请的同学,GPA一样很重要,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自己没那么喜欢的专业都可以学习的很认真,那如果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岂不是前途无限?
至于语言考试,我的建议则是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做是最后一次考试对待,不要一开始就想着之后还可以刷分,这次不用太认真。我申请学校的TG成绩都是在18年的时候考的,当时想着19年还可以继续刷分,就没有认真准备TG,结果19年忙于科研,考出的TG成绩和18年相比没有什么进步。
暑研方面的话,如果学弟学妹们想直接申请PhD,我认为,海外暑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committee制度还是非committee制度,如果在暑研的时候遇到了心仪的教授,并且获得强推的话,日后的PhD申请则会有很多把握。关于科研还有一点建议是,一定要及时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如果老师很忙的情况下,建议每周做一个PPT,以邮件的形式发给教授审阅。当然,如果可以和教授经常面对面沟通的话,那是更好不过的了。
至于是否选择留学咨询机构,答案因人而异。如果平时时间较紧,而且心态不是特别稳定的话,我建议选择留学机构。我个人由于大三下学期忙于写论文,大四上学期忙于补修课程,担心留学申请时心态不能保持稳定,因此在同学的推荐下选择了世毕盟,结果收获远远大于预期。
首先是感谢我的世毕盟培训师,培训师老师的指导以及mentor学姐的专业意见。我的mentor是MIT的EECS PhD毕业生。在9月份准备写文书的时候,培训师老师和mentor学姐和我meeting确定具体的框架。我选择的是A项目,我写好初稿之后,培训师和mentor给了我很多修改意见,我的文书来回改了10余版才最终于11月定稿,最后再让GGU native expert修改语言。不得不说,修改后的文书质量之高,让我有一种想要回小学重学英语的感觉。
此外,由于我有2封推荐信来自外校。我自身不太熟悉英文邮件的用语,但需要经常和教授进行邮件沟通。我每次写邮件的正文内容都很短,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每次都让我再多写一点,多写一点,指导我如何添加内容。mentor学姐则是帮我改邮件的具体遣词造句,和我分享自己写英文邮件的经验,比如how is everything going不能乱用,因为这句话有查岗的感觉。
然后就是网申部分。我由于大三上学期在伯克利交换,有一些课需要大四上的时候在工大补修。我记得大四上学期,一共上了15+门课。回想在11月,申请季最繁忙的时候,当时我连续有几门考试,因此网申大多在晚上甚至凌晨进行。在我遇到一些问题不确定的时候,我给培训师老师留言,本来希望她第二天的回复,但是没想到,常常没过10分钟,就可以收到老师的回复。这里要再次感谢培训师老师,让我在申请季的时候心态一直保持的很稳定,轻松申请。
最后提一下,学弟学妹们如果想要选择科研道路的话,我建议尽早加入世毕盟,据我的了解,世毕盟可以帮助指导学生拿到很好的暑研机会。我加入世毕盟的时候已经是大三暑假,当时没有认识到暑研的重要性,我曾为错过暑研机会深感可惜。当然,世毕盟也提供很多很多实习内推的机会,我在大四下的时候通过世毕盟的内推,提交简历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德国某公司的咨询岗位电话面试。
现在回头想一想,或许没有拿到顶校的PhD的offer,并不需要沮丧。我从小一直对金融感兴趣,大学误打误撞选择了通信工程。但是现在,洛桑给了我选择金融学位作为第二学位的机会,还可以提供实习。或许,一切都是最好安排,感谢,感恩。祝学弟学妹们申请顺利,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