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
昨晚休息,按理说,应该熬夜通宵一晚的,但奈何实在是有些累,所以从昨天中午12点睡到了凌晨4点,中间上白班的兄弟回来,10点左右聊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天,基本上是一天睡了14个小时,这么算下来连我自己都诧异到了。
一个宿舍的白班那个兄弟是做播种的,我也是休息了才终于见到他一面,不比京东的无人仓系统,PDD或者还是说TEMU吧,拼多多国际版,他的仓库管理显得更为复杂和传统,拣货→一分播种→二分播种→打包,我记得好像拣货的计件标准是日均7000以上,播种日均6000以上,打包日均3500以上,我其实不清楚一分播种和二分播种的分类标准,但我猜应该出库的时候先把多少个人的货品放到一起,一分播种要把货品从蓝色箱子里分到9个淡绿色的箱子里,我猜测在这里的划分是客户购买的商品数量,少于12个的放到几号箱,多于12个的放到几号箱,商品数量或者客户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值为止,二分播种要把淡绿色的箱子中的货品分到红框和深绿色框子里,其中红框货品件数12个以下,深绿色绿框货品件数12个及以上,二分播种的划分就具体到某个客户了吧。
PDD从21年盈利至今,也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上线的TEMU,所以这个境外仓给人的感觉很不成熟就能理解了,中国专做境外电商的公司应该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的,我看有人说“十四五”规划里面有一些扶持意见,TEMU属于是踩坑一线公司了吧,这倒也解释了为啥公司工作会那么卷,管理会那么不成熟以及管理流程那么传统,大抵是PDD没钱做流程水平优化的研发吧,另一方面,PDD的仓库管理经验本身就没有很足,这点上跟京东就没法比。另一方面,TEMU因为要抢占国外市场,传统手段自然是低价和优惠两个,我网上简单搜了一下,一方面是广告投入很高,另一方面是可以选购很多特价1美分的货品,而且也没有沿用广受中国群众诟病的“砍一刀”宣传模式,就只是单纯的邀请新用户享优惠。本身今年上半年中美汇率一直在涨,中国出口上就有很大优势,商品价格折算成美元,价格本身就偏低,TEMU还主导价格战,低价吸引用户,空运的物流费用加上商品的价格甚至和亚马逊本地运送的价格相比都更低一点,纯纯砸钱,而且汇率上涨,初期运营投入的亏损还并不明显,只能说PDD是懂吸引流量的。
我们打包的过程中见到过很多很多的敏感品,带着好奇的心态搜了一下,属于跨境敏感品,食品类的商品跨境需要防疫,而且诸如水果一类的东西还会涉及生物入侵,U盘和书籍等其中储存的内容有可能会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影响,所以也属于敏感品,这些属于是国家之间的敏感,跨境入关可能会有严格把控,其他敏感品更多的主要是针对空运,比如粉末类的商品空运可能会气化,可能会产生爆炸,电磁类的产品可能会影响空运过程中的航空信号,贵重物品诸如金银可能会导致失窃抢劫等(这个我尤其不能理解),之前有接触过有一个人在TEMU上网购了十多块金条,我当时还诧异,这是能买的嘛,结果被归为敏感品,更换渠道发送,送到异常组异常处理去了。还有运钱的,乖乖,把我惊到了,硬币也就算了,一枚一枚的包装起来送也理解了,还有买了好几沓美元的,emm,可能是印刷号数连着的?我反正是被惊讶到了的。
不过说起来,在了解过程中,我也是基于此了解到了DHL和EMS两大物流公司在出关上的区别,中国邮政毕竟是老牌物流公司,出关上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运输速度相对比较慢一点,而且价格好像更贵,但DHL作为国际商业物流公司,运输速度是没得说的,但出关上的便利性会比较差,DHL的包裹基本上平均下来,一晚上才能遇到那么一个两个,平均一个人一个来看,其实DHL包裹接触得会很少,但DHL包裹打包如果做得不好,被退回的概率也更高,被客户投诉的概率也很高,但这点来看说到底是公司打包规范不到位的问题,本质上不是打包员的问题了。不过我说的这些毕竟大多数信息都是网上看来的,可能也存在有一定的滞后性吧。
最近公司针对打包的系统更新了,更新了每日工作要求,可能是以往的数据没有保存在大数据系统里面,所以每日打包要求很少,刚看到1700的件数要求,第一时间惊讶了一下,因为我们组2000件就已经是倒数水平了,要求未免太过低了点,但考虑它有可能会基于学习曲线和每日出货量对数据进行变动增长的可能,所以其实我倒也没有过于惊讶。emm,刚急着去洗澡,断在这儿忘了自己想说什么了,算了,今天就写这么多吧。后天转白班再给你写吧,嘿嘿,是不是很诧异,还没转白班呢,说是货量很多,一直在推啊推啊,终于要转白了,真不容易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