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倒下之后,下一个是谁?

当我曾经指责百度越来越难用的时候,我只是关注了他竞价排行的广告,缺忽略了另一个更加恐怖的事实:现在的互联网是封闭的派系,彼此独立。是的,百度曾经可以简单的抓取来自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的信息重新整合排行,但是现在他做不到了。
十年前的网络与现今是完全不同的,那时的信息内容可以说是相当的贫瘠。当年网络媒体尚且还不能完全填满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想看某个具体的内容时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入口。当时的网站首页多是按照题材分类,远不及现在细分到了精准的标签。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搜索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找到目标内容。
就在这个时候百度出现了,在当时来说最好用的中文搜索引擎。更聪明的断句,更机智的模糊猜测,更简单的求助问答,所有的问题仿佛都能通过其找到答案,尽管可能他并不正确,但他总能找到信息的入口。
但十年后一切都变了。信息的爆炸淹没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为了信息而辛苦的出门狩猎,因为新一代的媒体平台把内容全部打碎细分,精准的推送到用户的眼前。我们再也不用看到不关心的内容了,所有的信息都是私人订制,完全迎合个人的喜好。每个人的观点都在重复中不断强化,因为他们屏蔽了反对的声音。思想就在这样险隘的环境里越来越激进,越来越偏离事实原本的样貌,久而久之也没有人关心真相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他们只截取符合他们观点的片面内容,并以此来武装自己的言论,站在正确的高地来批判所有不同观点的异类,仿佛自己才是洞悉了真理的权威,不容质疑。
糟糕事的远不止于此。不同的内容平台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容和权力,封锁了信息被抓取的途径。百度的钥匙再也打不开其他派系的大门,本来在置顶的广告之下,耐心的用户还能够窥见稍许有用的信息,可在这般围截之下,便连这少许有用的内容也看不到了。朋友圈、公众号的内容只有在腾讯系的产品中搜索才能看到,头条抖音的内容只有在字节跳动系的产品中搜索才能找到,不同的平台都各造高墙,将用户圈养在自己精心营造的内容生态之中,无暇顾他。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分人敏锐的捕捉到了商机,提出了知识付费的命题。他们先用夸张的言论创造焦虑,再用激进的观点吸引眼球,最后用片面的结论代替系统的知识。人们似乎懂得了什么,可再怎么整理碎片的知识却怎样也拼不出一张完整的技能拼图。就好像习武之人学得三招两式,却全然不知内功心法,摆摆样子似乎学有所得,一旦与人论武过招便立刻漏出破绽,败下阵来。
这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但或许我们并不需要跑得那么快。
起码在东奔西走的间隙,看看自己有没有系好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