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究生?=paper maker,理论与实践

2022-11-09 09:24 作者:橡子京  | 我要投稿

个人的一点小感触,欢迎批评指正与补充。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问题导向与调研

      调研:调查研究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问题导向是我有关方法论的思考,我的导师经常提醒我们不能脱离问题本质去‘炫技’。我认为一个合理的项目流程的第一步应该是从生产实践中进行问题的调研,先进方法理论的使用应该是要为解决实际的问题服务。

     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与问题关联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则、政治品质。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就很难主动去发现问题,即使遇到问题也会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问题意识折射的是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彰显的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展示的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工作状态。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                   ---问题导向_百度百科 (baidu.com)

      我个人的体悟是文献调研可以更为高效并形成对机理的深刻认识与把握。但是在搜索的结果和我们需求的匹配度上很难把握。例如在模型的引用上我们要注意模型的条件假设。就文献调研的‘利与弊’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论。其次,我认为应该用判性思维阅读文献,敢于质疑。题外话是最近关注的键盘侠问题:没有实际的调研,应谨慎发言,这里推荐陈凯歌的电影《搜索》。

     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

     在这里对我个人的精神引领是:一是要敢于真正的把所学知识对接实践,善始善终,完成项目的流程,在这里我认为贵在‘坚持’二字。二是在理论对接实践的过程中肯定没有那么理想,所以要在反复试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理论方法。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实践和理论是水乳交融的,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理论知识是共性的,具体的应用实践是个性的。上一次看到有发表‘在本科读完应该再去专科进修的言论’,我个人的观点是当然可以,不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是社会需要的,只是分工不同,也可以互相扬长避短,我们也可以多和一线的师傅进行交流,来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

      人的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的实践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实践方法也是值得探讨的。

       人是社会的实践者,也是新社会的创造者,因此,这里引用习总书记的话结尾: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和《改造我们的学习》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研究生?=paper maker,理论与实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