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比起在安杰和德华之间和稀泥,江德福更擅长这一点
在《父母爱情》中,不只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让人羡慕;安杰和德华的姑嫂情也一样让人羡慕。
能把城市资本家小姐和乡下村姑完美融合到一起,一般人还真做不到。江德福还就不是一般人。
他抛下新媳妇张桂兰,去参军。从一个大老粗、穷小子做到团职干部,和有文化的老丁成为评级,实属不易。
半生都在海岛上度过,无欲无求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了退休也只是个师级干部,被王振彪压了一头。
对此,江德福看得很开。原著写道:
他自己能由一个苦大仇深的农村穷小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相当不错了。在向党伸手要这要那,别说党。性了,就是人性也说不过去。
江德福的仕途是他自己舍弃的,偏安一隅,安稳度过一生,这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当江德福不再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时,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庭和孩子们。
有一次江德福叫老丁去家里吃饭,看到江德福周旋在媳妇和妹妹之间,把两个最难对付的女人,给“收拾”地服服帖帖,老丁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江德福可不只会调和姑嫂矛盾,五个孩子,各有所成,少不了江德福的教育。
01、发自内心的爱孩子
在那个时代,重男轻女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在江德福这里,他喜欢儿子,但是也不会轻视女儿。
原著写道:
父亲经常背着母亲给我的已经知道臭美了的姐姐们一些毛票小钱,让她们买回一些粗的细的空心的实心的塑料头绳花花绿绿地绑在头上。对我这个乳臭未干屁事不懂的老闺女,父亲最乐意做的是抱我在他的怀里中,用那些短粗的胡楂扎我,听凭我在他怀里扭曲怪叫,这时候父亲就哈哈大笑。
多少年过去了,父亲那种哈哈的笑声会经常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耳边。那种慈爱是我在母亲身上永远无法体验和得到的。
作为一个父亲,江德福用力爱着每一个孩子,把父爱传递给孩子们。即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走进孩子内心,知道她们内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戎马一生的江德福,对孩子心细如发,关注孩子成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爱。
02、不以大欺小
记得有一次,安杰让江卫东去打水洗床单。江卫东对这个资本家小姐出身的母亲非常有看法,也就不那么听话。
他顶嘴说:为什么不用家里的自来水?安杰说这个水太硬了。
江卫东不服气:这个水都能吃,为什么不能洗衣服。
安杰没辙就拿出上次偷衣服惹祸的事情说事。
江德福插话:挑水就挑水,干嘛翻旧账。俩人僵持不下,此时的江德福并没有拿出父亲的姿态命令江卫东,而是悄悄告诉他:岛上要来两条警犬,可以让他玩。
听了这话,江卫东连饭都不吃了,屁颠屁颠去挑水了。
老二江卫东一心想当飞行员,遗憾的是没有经过体验,被刷下来了。看到老二闷闷不乐,连吃饭都不香了。
江德福开始留心,当他看见伞兵信息后,就赶紧给江卫东打电话,问他:伞兵你去不去,就是跳伞的兵。
他并没有下指示命令,而是询问的口气。
堂堂司令员,不在家里行使权力,尊重每一个孩子,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实属难得。
03、相信孩子
儿女一个个长大成人,面临娶妻嫁人的问题。安杰就不放心,她一门心思地给孩子撮合对象。
只要是安杰看中的人,她就会想方设法让对方成为江家人。
在原著中,江德福和安杰7个孩子,她撮合了四个子女的婚事。唯独在江亚菲的婚事上遇到了阻碍。
江德福坚持:孩子自己的路,让孩子自己走去。安杰则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看着孩子走弯路,假装看不见,任由他们走下去?
江德福则说:我相信我们亚菲不会走弯路的。
江德福几乎不干涉孩子们的选择,并且还会做出指导。
江卫国、江卫东回家探亲归队时,江德福拿来两条yan,老二江卫东是学会了抽烟,奖励给他的;老大升职了,让他拿回去给战友抽。
两个儿子都觉得这yan太高级了;姑姑也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好东西,这太给他们长脸了。
江德福表示,你们也要给我们长脸才行啊。两个大儿子,很受鼓舞又乐意接受。
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个家长学习。
在江德福的教育下,孩子们也变得宽宏大度。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江昌义,除了嫉恶如仇的江亚菲生气之外,其他几个孩子都能以礼相待,并尊称他一声大哥。
把父辈的问题,在他们这一辈和解。
写在最后
江德福的一生都在走上坡路。
30岁时,娶了年轻貌美的安杰,让多少人羡慕;
40岁时,事业大发展,从团职到师级干部;
50岁后,虽然职业停摆,但孩子们开始给他反馈。
60岁退休后,荣归故里,把酒话当年。
80岁时,身体硬朗,和祖国母亲一起庆生。
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让人羡慕的收获,这样的一生就是圆满的一生。
作者:青苔上,多平台原创写手,执笔写流年,不负一世繁华。
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每一个赞,我都当成是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