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崔的家
阿崔是个孤儿,他没有父母,但父母却很多。他们教他育他,给他营养让他长大,村里最年长的道奄阿妈说阿崔是个聪明孩子,他就这么活着,生着,在这片土地上,也就这么喂养着,浦乳着,曾经有恩与他的一切,绿幕前的一切,阿崔小的时候喜欢在村子里乱逛,无论何时,他都仿佛在寻找着什么,但倘若被邻家的王姨看到了,保准要挨一顿训斥,但也从不能阻止。无论何时,村里的道庵和孙教员的家是阿崔最喜欢的地方,在那里,有无尽的知识,有珍贵的平等,有少数的快乐,那两个地方便是阿崔的童年,仅有的,极少的童年,这便使得他从小就知道快乐的来之不易与知识的难能可贵了。毕竟,没有家的阿崔是没有学上的。集会上大爷大妈们在土地里劳累了一辈子,把自己的一生一世全都栽培在明年春天的幼苗里,“什么玩意?你知道啥时候下苗啥时候播种就行了,上那破学有啥用啊?”王姨有事没事就跟阿崔聊上两句,“学习,知识才是你的出路啊,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能抓住机会就去学习吧”孙教员劝道。大约也就是那个夏天,阿崔迷茫了,在清晨氤氲的早雾里,才落下的露水旁,和那飞不出去的蝶一样的迷茫…… “你有梦想吗,阿崔?”这是一个阿崔近七十年前听到的声音了,如今的阿崔躺在医院的白床上,墙壁也是白的,白得耀眼,却又十分冷淡,看着看着,阿崔又裹了裹本就紧绷的棉被,他的眼里没了儿时眼睛里求知的希望了,只剩下了恐惧,不止,还有无知,胆怯和懦弱。他每天都在告诉自己,我不想死去,我不想死去,我不想死去,一个个由于静脉曲张而扩起的血管,用破裂与阿崔的意志抗争着,他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渴望着安息,唯有阿崔的精神渴望生命,他又陷入了无尽的选择,每每当他看到儿女的眼神,那无穷失望的可怖眼神,仿佛要将阿崔肃杀,每个阿崔失眠的夜里催促阿崔不在徘徊,于是乎,阿崔迷茫了在黑夜的庇佑中,腐臭的垃圾桶旁,想那独眼瘸腿的老猫一样的迷茫,阿崔想着,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每天早起的晨雾都在欢迎我,明明每日黑夜的糟粕都避开我,为什么我仍活得像一团没用的垃圾呢?他用临近死亡的大脑全力搜索着,是饥荒时偷吃的狗吗,兴许不是,是革命时偷报的信,大概无关,是改革后偷杀的人吗,可能是吧,我也就是个在社会里为了生活被迫地下头的废物吧,阿崔想开了,阿崔对自己说,我之后再也不会迷茫了。 大概又过了五天,失踪的阿崔在其病友的催促下被找到,在育他的村里,在道庵阿姑的墓前,在他娘的墓前,断了气,临死前,阿崔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有家,但天下都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