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十六)亚锦赛徐寅生装傻充愣 全锦赛邓亚萍震撼四方

2020-02-13 12:50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这一章算是过渡章节,字数不多,2000多字,可能没前几章过瘾,希望大家轻喷。

————————————————————————————————————————

刚结束汉城亚运会没几天,经验教训还没总结完,深圳亚锦赛的脚步便近了。

于是乎国乒大举南下,赶赴深圳。

男子项目那边这次没什么意外状况,也比较平稳,新生代的几位名将都不是惹事儿的主,尽管韩国队在汉城爆了国乒一个超级大冷门,但是重视起来的国乒完全不是尚未完全成熟的黄金一代能相抗衡的,坐拥江嘉良、陈龙灿、滕义和惠均四员大将的男乒包揽四块金牌。

而女乒那边又是出了幺蛾子。

尽管南玄北李的成长让中国队有了对手,但是进入女子单打决赛的,依然是何智丽和焦志敏。这一回,李富荣又通知何智丽:“你再‘让’一次!”

这就扯淡了。

国乒以前让球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拿一座复制杯或者面对强手),基本都是有借有还,现在自己马上就要夺冠了,不光汉城的支票兑现不了,自己还要倒贴深圳的现金,这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李富荣依然没有解释,没有理由,就是一个命令,如果是张立和童玲这种老实孩子可能就过去了,但是何智丽不是。何智丽怎么也想不通,马上去找她的恩师——时任乒协副主席的孙梅英。

孙梅英还是去找徐寅生:“不是说过,下一回‘让’给何智丽吗?”

徐寅生当然是心知肚明,直接承认了,但他狡辩道:“我说的下一回,不是指这一次!”

每每我读到这一段,我都是一阵无语。

昔日李富荣因为让球错失了世乒赛的男单冠军,如今自己也是大兴让球,甚至连许下的承诺都不愿意兑现!

记得当年看一本小说时,剧中人物说了一句话,我至今铭记:

屠龙者终有一天会变成恶龙,以前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

当然,日后徐寅生因为没有及时兑现这个承诺后悔了许久。

由于孙梅英据理力争和背景深厚,最后国乒的领导层改变了决定:“好吧,这一次焦志敏‘让’给何智丽。”  

这下就换的焦志敏无语了,因为之前亚运会就不是她主动要求让球的,而是领导单方面要求何让的球,自己也是赛后才知道的(国乒惯例:一般让球只告知一方【请牢记这点!!!】),而这下搞得自己莫名其妙又要去还这份“恩情”,虽然郁闷,但是焦志敏比较老实,再加上自己有点把柄(和安宰亨谈恋爱)就服从了安排。

虽说是一场假戏,运动员还得真做。何智丽和焦志敏也算“演技”一流:在球场上,电视机屏幕前和收音机前成千上万双热心观众面前呈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第一局,焦志敏先胜,21:17,以求制造一点“紧张气氛”。第二局,何智丽“沉着应战”,来了个反攻,21:16,扳回一局。一比一了,观众们也兴奋起来,觉得太“精彩”了。第三局,21:14,何智丽终于“取胜”!

其实,她俩的这场戏,是把第十届亚运会女子单打冠亚军之战倒过来演一遍罢了:那一回,焦志敏以二比一胜何智丽;这一回,何智丽则以二比一胜焦志敏. 

虽然说在领导的“授意”下,两人都拿了一块金牌,但是两人都不服气,都觉得自己可以拿两块,只不过焦志敏比较老实,虽然很不满,但没有表现出来,而何智丽却心里很不服气,在心里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当然了中生代的故事尚未结束,不过我们要先将目光投向下一个时代的主角们。

1986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河南郑州举行,昔日拥有葛新爱和张立两员大将的河南队如今已是人才凋零,甚至于带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湖北女队更狠,主教练冯梦雅竟然带了三个刚成年的选手当作主力,以致于大伙儿纷纷看好拥有焦志敏的黑龙江队和何智丽的上海队。

我一位笔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看国内的乒乓球比赛,你永远缺乏想象力。

只是大家没想到这次的结果实在是超乎大家的想象。

第一场女双比赛面对当时的世界冠军组合戴丽丽和耿丽娟,那个十三岁的姑娘如同天神下凡,全场正手横拍猛扣,根本不用反手过渡,只要你一保守,她就上手冲弧圈,直杀的两位名将溃不成军,两局下来竟然打出了21:17,21:9这样的比分。

估计双丽组合下场的时候还是懵的,这哪儿的打法啊,太可怕了!

两位名将,请不要灰心,如果你们知道这个姑娘以后的比赛情况你们就会发现,你们输的真心不算难看的了,而且你们的世界冠军数加在一块儿也没人家多……

初登赛场便惊艳四方的邓亚萍

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叫邓亚萍。


童年时代便开始合作的湖北三剑客

尽管日后何智丽给整个中国乒乓球圈和中国带来的震动是最大的,但是相较于这位,和邓亚萍渊源更深的还是湖北三剑客。

中国乒乓球史上第一位也是最不为人知的单打冠军——陈静和单打冠军之中最老实无争的乔红就此亮相。

第一场比赛邓亚萍赢下了乔红,陈静也轻松击败了河南的二号拿下一分,第三轮陈静和胡小新没能搞定邓亚萍,河南队再下一局。

第四场就成了邓亚萍和陈静两位第一主将上演天王山之战,邓亚萍在18:21告负的不利情况下竟然21:18和21:15连夺两局,13岁的邓亚萍带着一群连国家队门都不知道往哪开的省队队员拿下了全国冠军。

这次全锦赛不光使得邓亚萍进入了国家青年队也是湖北三剑客开始崛起的时候,同样是1968年出生的乔红,陈静,胡小新开始慢慢走向国际赛场,尤其是个性十足球风泼辣的陈静,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国家队的重点培养对象。

只是她们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全锦赛只不过是第二个十年种种大戏的一次小小的预演,历史的导演将以她们为主角,在之后的十年里上演一个个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更令人唏嘘的故事。.

十年还很漫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讲述她们的故事,但在即将上演的大戏里无论是邓亚萍,还是湖北三剑客,抑或是南玄北李都最多不过是这场戏里的配角。

1987年的新德里,一出“好戏”即将上演。

——————————————————————————————

话不多说,素质三联,多多评论,阅读破五十,点赞破三十,明天双更。

对了,谁有1987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梁英子和戴丽丽的比赛视频,作者推理新德里事件急用。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十六)亚锦赛徐寅生装傻充愣 全锦赛邓亚萍震撼四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