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 什么?眼睛是靠不住的!?

什么?眼睛是靠不住的!?
嗯,是的!
大魔王已经唠唠叨叨的讲了两篇的透视,难道还不知道嘛,眼睛始终是靠不住的,
不然哪有那么大的鸽子;

眼睛总是容易被欺骗的,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图像。



莫名的有意思,哈
这是简单的,错位拍摄
在现在很多的方面,是会用到这种方式来拍摄;

在有些交互的电影镜头中,用不同视角的镜头来拍人物就有很大也有很小的错觉;
借位只是一种简单的视觉错觉;

我们可以找点高级的;

A方块看起来比B方块更暗?

实际上是一样的


横线出现了倾斜?其实都是平行线;


似乎右侧的中心圆要比左侧的中心圆大一些?


中间是那条色带颜色发生了渐变?

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类似的视觉误差的图,各种图能让人看了怀疑人生;
是的,
眼睛就是容易被欺骗的!
所以今天我们讲讲,画面中的
对比!
以上的视觉误差都是用了对比的手法;想想如果没有其他参照物,那么还会觉得这些有什么问题嘛?
没有对比的画面就是一张白纸,
那么

什么是对比?!
两样,或几样有差异化的东西放一起就是对比;
比如 黑白对比 day3 day4;
颜色色相对比,
颜色的纯度对比,
包含线条的疏密也是对比;

对比也有强弱,两个差异化非常大的,对比就很强,如果差异化很小,对比就很弱

我们可以具体举几个例子;
疏和密

密集的线和稀疏的线;
密集的线有一种编织感,让人觉得是一个面;
头发用的线条的密集对比干净脸的线条稀疏,
再次对比下,人们会更关注较疏的另一面;也就是更多关注到人物脸的部分;

头发的部分,在单纯勾出发丝之后,又用淡墨铺了一层,让对比减弱之后,更接近面的感觉,这样就更突显脸的存在;
而全部都是黑白的,嘴唇的一点红色也是一种纯和灰的对比;

在我的速写中,线条的疏和密是很常用到的一种对比方式;

举个栗子
相同的画面里,调整了疏密结构,画面忽然就有了重点;


人的眼睛是向光性,总是先找寻亮的部分,(或较为空白的地方)有规律的用线就可以在画布上合理的布局,引导想给大家展示的部分;
黑和白
什么时候能让光显得很亮?
答案是 黑夜;
在黑夜里点灯,寻找我迷失的方向
在白天里打了一束手电筒的光,如果没照到你的眼睛,说不定还不会发现;
要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昏暗地下室里,一点点亮光都很容易被发现;
黑白的对比

所以在很多同学问我一个问题,怎么让白的部分显得更白?
如下
怎么在不用白色颜料来体现高光的时候,让光显得更亮?

很简单,让光柱周围变得更暗一些

让白色更亮,不要老想着让亮的地方更亮,而是让暗的地方更暗;
在水彩里,纸的白色,默认为最亮的颜色,然后我们一层层的叠色,最后画出我们想要的画面;
怎么让纸发光?

只要让你的纸面的暗色看起来足够深,那么就可以看起来像在发光;
把人和背景,当成2个不同的个体,人整体对比都很弱,让背景明度降的足够低,这时候就有整体发光的错觉;

这这种强弱的对比放在人物边缘,这时候就有种边缘发光的感觉;

我一直很喜欢用这种方法来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纯与灰
在一张照片一个画面里
颜色有很多变化,并不是所有颜色越鲜艳越好看;

太艳丽的颜色堆积在一起总让人感觉在看 红绿灯

菜讲究荤素搭配,画面也要讲究均衡搭配;


纯度的视觉效果太过强烈,所以很容易疲劳,在一定的灰度里,加点纯度反而会更好的画面表现;
而现在为了吸引眼球,很多插画会把画面纯度整体提升一档;

让画面看起来饱和度很高,对比度也很强;
所以对比其实就是高和低的差别,说到最后,对比度其实就是
强与弱
以上的 种种办法都是方法,而不是对错的判断;不同的强弱有不同的画面情感;
弱对比
就是整体画面感对比较弱(可能是纯灰,可能是明度,可能是面积);


我本身也是喜欢弱对比,弱对比可以让人觉得较为舒服,平缓,
大多人喜欢线稿,或未完成的感觉,


在草稿的阶段,一般用的线都比较随意轻松,也会带很多模糊和不确定的线,这样反而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灰色是一种柔和的颜色,不会太冲突;总有平淡简单的构成感;
强对比
相对弱对比,画面感整体对比较强:

对比强的方法也有很多,拉开各个元素的距离;比如用补色,用高纯度等;
表现更加强烈的情感和视觉冲击;
不管是哪种的对比,都和自己想要表达的画面情绪有关,是否让他们成为你的兵器为你而战~!(莫名一股中二热血感)

画画是一种把立体的事物表现成一个3d的假象,画图其实就是一种视觉欺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