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刀郎的《罗刹海市》

2023-07-30 20:07 作者:流浪滴草根  | 我要投稿

从来没有喜欢过刀郎的歌,他的成名作《2002年的第一场雪》实在没有什么可听之处,之所以成名、之所以火,因为它是象征大众文化、市井文化的一种声音或符号,虽然受众面广,但生命周期短,流行起来就一阵风,不可能成为百听不厌的经典,与曲高和寡、经久不衰是相对的,包括在“第一场雪”之后的其它歌曲。其实,只要歌手有点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只要不与政治对着干、只要有资本包装炒作,多半是会火起来的,因为流行文化从来不怕没有市场;第二,不管是刀郎,还是谁,一旦唱出了名,哪怕是玩玩翻唱,也是很有市场效应的,至于市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这个名人在大众文化背景之下的受欢迎程度,与其作品的品位、格调无关。从刀郎翻唱的《草原之夜》《驼铃》《九九艳阳天》《绣红旗》《映山红》等一批老歌来看,他的那种声音和表现反映不了歌词的思想、情境和气质,除了完全不符、严重偏离,剩下的只会扯嗓门卖弄高音,有特点也没有特点,毫无艺术含金量,纯粹是一介武夫式的宣泄嘶吼,非常的粗俗放任、直白肤浅,更别说超越原唱了。之所以他翻唱的那些歌的风头曾经盖过了原唱,是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大众的猎奇心理获得了满足,也被无限放大,于是审美就降低了,要求也就降低了,再多几个刀郎也不再奇怪了。勉强来说,那时的刀郎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原生态”或“草根”歌手。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的刀郎今非昔比,他蛰伏多年后成功蜕变、一鸣惊人,虽然新歌当中还保留了一些粗矿沙哑的声音原貌,但在发声方法和艺术处理上早已经不是同日而语的事了。最重要的是,歌词的创作水平与以前有着天壤之别,曲风和曲调也不拘一格、丰富多变。人们常用“掀不起大风大浪”来看扁一个人,而刀郎不仅掀起了大风大浪,还凭借一首《罗刹海市》在一夜之间撼动了整个音乐界、文艺界,让自己的歌响彻天南地北,让全国的听众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的一首《罗刹海市》,深刻揭露了人情社会的各种潜规则和阴暗面、深刻批判了人世间的真真假假、颠颠倒倒、黑白混淆,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和入木三分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影射、讽刺和抨击。但是,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永远改变不了这世间的邪恶丑陋,甚至会越来越过分,所谓世风日下也,我们的昆曲圈何尝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就更加显现出了刀郎新专辑的价值所在,其中的《罗刹海市》尤为突出,它是一首史诗级的、殿堂级的、教皇级的歌曲,写出了、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可以说,刀郎是正义的代言人,他的《罗刹海市》是一面照妖镜,值得永久传唱! (2023.07.30)

关于刀郎的《罗刹海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