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摘』追逐新月的人

2022-04-04 13:48 作者:岐亦Kimata  | 我要投稿

  追逐新月的人

  森绘都

  161个想法

  ◆ 第一章 眼神法则

  >> 学习不好的孩子大都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眼睛里往往是不安定的。

  >> 被迫去弄懂完全听不懂的知识,这样的焦虑感充满了孩子们的内心,而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平静下来。不能急,也没必要一下子灌输太多知识。

  >> 首先要安抚情绪,让他们把所有的思绪都集中到眼前的一道题上。只要能顺利地迈出这一步,大多数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往前走了。

  >> 他们的接受能力极强,一旦掌握了集中注意力的秘诀,就如同完成了一次蜕变。

  >> 那些微笑着离开的孩子,他们的眼神已经不再游移。

  >> 不是在国家的监督之下,而是寻找一片能自由呼吸的净土,让这些担负着未来的孩子获得知识的力量。

  >> 所谓的正义、美德,都会随着时代的大潮不断被新的定义所取代,而知识的力量是没有人能夺走的,不是吗?

  >> 只要教给孩子们足够的知识,就算再次遭遇动荡年代,他们也能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不是吗?

  >> 为了争夺有限的名额,家长们成天逼着孩子们学习。这样下去必定会发展成一个偏重‘学力[插图]’的社会。

  >> 就因为军事教育的愚蠢让人刻骨铭心,所以这个国家拼死也要筑起民主教育的基石。

  >> 我认为如果把学校教育比作太阳,那私塾就好比是月亮。

  >> 它在黑夜里静静地为那些无法充分吸收太阳光芒的孩子送去光亮。虽说它现在还只是柔弱的新月,但总有一天会变成满月的。

  >> 留下一句感谢的话,用极含蓄的方式给一时的逢场作戏画上句号。

  >> 眼神纹丝不乱的女人知道如何有力地控制和支配男人,她们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将男人逼入了无法回头的死胡同。这正是成熟女性的“眼神法则”——

  >> 吾郎昏昏沉沉地仰望着夜空,今夜的新月澄澈清冽,犹如一把插向他未来的利刃。

  ◆ 第二章 月光与阴云

  >> 可没想到的是,月亮在得到更多光亮的同时,遮住它的阴云也越变越深。

  >> 遮住月亮的乌云——就是现实中人们的歧视目光。私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随之而来的批判之声也日益高涨。

  >> 蕗子,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周围各种事物的影响,比如家庭、学校,还有生活环境。对于你妈妈来说,也许学校教育的影响的确很大,但影响不会是单方面的。

  >> 而且,你妈妈不只是单纯地憎恶过去的教育。她还以此为动力,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做着教育。这样的妈妈绝对不是不可爱的人哦!

  >> 那势头就像是初春的笔头菜,每天带给吾郎的活力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 当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的瞬间,求知的好奇心就在心中发芽了。

  >> 看不到错误答案,孩子们很快会忘记自己的弱点,同时也失去了一次反省自己的宝贵机会。

  >> 事实上,总爱用橡皮的孩子的确更容易在相似的问题上反复出错。

  >> 这片开阔的土地上每年都发生着多彩的变化,如同被战火烧焦的原野上渐渐有了人烟,婴儿潮出生的孩子如今已欢闹着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 在吾郎眼里,人们争先恐后地去体验人为的恐怖和刺激,这算是一种和平的象征。

  >> 不过,自从赖子告诉了自己女儿稚嫩的梦想,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都是吾郎心中最闪亮的那颗启明星。

  >> 在“教育”的浩瀚宇宙中,就算太阳和月亮都不见了踪影,在吾郎心里,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微弱的光亮在支撑着自己。

  >> 这孩子有一天将会走上讲台,和自己在同一个地方教书。

  >> 不管先说还是后说,该反对还是要反对的。可你越是瞒着不说,越让人心里不痛快,反而更抵触。

  >> 做你自己想做的就好,朝着你确信的方向走下去,我陪你。

  >> 人生终归只有一次,我想把有限的生命用在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上。

  >> 我觉得,如果想干这行就要不断地为成长中的孩子们点燃火把。就像火柴,把头擦亮点燃,就算最后自己烧成了灰,只要能在有缘相遇的孩子们心中留下一束有意义的火焰,那也算是很有价值的人生吧。

  >> 也就是说,只要接受教育,任何人都有机会找到一份好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不一样的人生。

  >> 普通老百姓第一次将自由握在手中,当所有人在起跑线上排成一列的时候,竞争就是必然的了。

  >> 说多少漂亮话也没用,想要摆脱贫困,只能靠学习。所以我想教给学生们一些有意义的知识,一味灌输应试策略的课程是没有可燃性的。

  >> 火,他们需要的是火。使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永不熄灭,我觉得那就是自己的使命。

  >> 只有不分地位高低、所有人都能平等交流的地方才可以叫私塾,倘若真是如此,那里的确还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 学习呀学习 八千代的小村子在我们快要倒塌的学校里把双手高高举向天空抓住知识 飞向明天把鼻孔撑得鼓鼓的吸饱知识 照亮未来

  ◆ 第三章 蓝色风暴

  >> 想要了解未知的事物可能是人的本性吧,但有时候知道了反而会感觉空落落的。要是远在天边的憧憬永远都只是个憧憬,不也挺好吗?

  >> 每天的生活都像在经历一场风暴,不知不觉中似乎失去了很多东西,就比如仰望月亮的片刻时光。

  >> 也许,这就是人到中年多少都要背负的孤独感即将出现的预兆吧。

  >> 那个白色印记比刚才淡了许多。如同幻象。原来,月亮在太阳身边竟显得如此脆弱。

  >> 无论在哪里,总有一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就消失了。

  >> 可如果停下脚步,又无法继续前行。

  >> 一个人兴奋起来就会传染给旁边的人,整个教室里弥漫着不安定的气氛。

  >> 教师就是个不幸的职业啊,脸上发怒、心里流泪,其实我也明白那些孩子心里的遗憾。

  >> 真正了解战争的人,是不会希望再轻言战争的。

  >> 对孩子们也不好,他们很容易受到某种心理暗示,听到战争就觉得自己是在打仗,听到地狱就好像自己真的在地狱里了。

  >> 有一颗坚强的心,不向媒体低头,更不会向文部省和那些恶意诽谤低头。无欲无求,只是偶尔发发火,总能把教学当成一种享受。我就想成为这样的老师。

  >> 吾郎突然感觉很神奇,尽管这几个大男人时常活在偏见和歧视里,但只要投入这份工作,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如同划着手摇小船去挑战无边大海的每一天,他们将分分秒秒都视如珍宝。

  >> 青春——很久以后吾郎又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脑海中只出现了这两个字,可惜它早已不复存在。吾郎也好,其他人也罢,他们胸中那一腔不可言说的热忱,永远地消失了。

  ◆ 第四章 星星陨落的瞬间

  >> 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能让他精神抖擞,相反成年人猎奇的眼光只会让他萎靡不振。

  >> 我想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啊!现在不单要‘教书’,还被强加了‘育人’的义务。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就会怪在各种考试和应试教育头上,被媒体当成替罪羊。

  >> “孩子们天生就是求知欲旺盛的探险家,是这世界的发现者。”

  >>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很多事实证明,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 “若你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不可撼动的良知和做事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你的学生或许能成为你的战友和朋友,甚至是你的老师。勇敢地前进吧!”

  >> 只是想象一下这是不久后将要面对的日子,吾郎就觉得自己像游荡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宇宙里,胸口塞满了寂寞。

  >> 人啊,随着年龄增长,要承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 年轻时无事一身轻,就算是一动不动,大风卷起海浪也能将自己带入未来的潮流之中。

  >> 一路上是命运在指引着自己,吾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点。

  >> 只不过这次吾郎逆着风。多年后回首当初,这也许就是将他带入不幸的开端吧。

  >> 过度生长的植物迟早要自食恶果,扰乱别的私塾同样也要耗费财力人力。

  >> 私塾是月亮,照亮那些太阳照不到的孩子。

  >> 是时代变了。你不改变的话,只能别人去改变了。

  >> 不,改变办学宗旨去做升学私塾不是妥协,是堕落。和那些把教育当成买卖的同行一样低劣。

  >> 太阳和月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站在不同的天空下了。

  >> 记得刚搬到这个社区的时候,在没有灯光的夜晚,黑暗支配了一切。因为不知道暗夜中隐藏着什么,恐惧和寂寞总是将吾郎引向家家户户窗前的亮光。

  >> 如今,这些井然有序的人工灯光要把他带去哪里呢?为什么夜晚变亮后,反而失去了家的方向?

  >> 当大多数人都被赋予了受教育的权利之后,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一味地强调自己孩子的权利。

  >> 帮助那些跌倒的孩子,而不是跑在最前面的孩子,这才是我们该做的吧。

  >> 是校长,是父亲,是丈夫,是一个男人,他思忖着自己错综复杂的人生角色。

  >> 就算和妻子分开,孩子还是孩子,亲子间的纽带是无法剪断的。

  >>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孩子,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用自己的人生告诉他们,人要活得有价值。

  >> 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让孩子们看到你活得精彩,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了。

  >> 好比熟透的柿子离开枝头归于泥土,后来的经过显得有些平淡。

  >> 尽情流泪是只属于女人的权利。

  >> 说没有一点留恋是假话。那些失去的人填满了吾郎的内心,而他空虚的灵魂依旧无处安放。

  >> 一旦决定要做什么事情,你总是全力挥舞着大旗。然而旗子越大越容易产生死角。

  >> 尽管批评的声音从未停止过,但私塾已经作为一种教育机构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只是这样真的好吗?

  >> 向更多孩子挥洒月光的同时,不会在那些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上私塾的孩子们身上投下更重的阴影吗——

  ◆ 第五章 津田沼之战

  >> 用错了女人的武器等于作茧自缚。

  >> 就算身披铠甲,一不留神还是会遭遇突然袭击。战争的可怕之处还在于,想要区分敌人和战友,用一般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 平日里压抑在内心的不安,只有在去世的人面前才能无所顾忌地说出来。

  >> 可我觉得在那样患得患失的竞争里消磨人生,所有人就已经输了,不是吗?

  >> 不愿意去想,但这种时候又不得不想。

  >> 将身体沉浸于生与死、现在与过去的纵横交错之间,会感觉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 战争是一种群体的疯狂。

  >> 生活在这个疯狂的年代,唯一靠得住的是我们理性的判断力,可现在的教育就是想要从孩子们身上把这些夺走,让他们失去思考的能力,批量产出国家可以任意摆布的士兵机器人。

  >> 不要被别人说的话影响,始终都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思考,思考,再思考,别轻信别人口中虚伪的正义,走你自己真实的路。

  >> 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又是多么危险的东西。

  >> 一旦疯狂的时代再次到来,只要拥有知识的力量,孩子们就可以保护自己,坚持走一条真实的路。可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东西被打乱了?

  >> 她深信不疑,暗夜里那棵朦胧的松树就是自己逝去的爱人,那固执的样子映射出人类可悲的盲目。

  >> 什么时候开始,被蒙住了双眼——就如同这个将梦幻与现实合二为一的舞台,过去和现在也在千明心中纠缠不清。

  >> 告别了那些在梦境与现实间徘徊的人,她独自走在路上。该回家了,虽然那里并没有人在等着自己。

  >> 那时候,并不指“现在”,而是某个特定的时间。是她经历的“从前”和“过去”。

  >> 欢喜与绝望像钟摆一样在两极间不停摇摆。

  >> 一个人如果不能发现自己身边的快乐,那去哪儿都没用。

  >> 女儿们在各自不同的时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翅。

  >> 不过这就是家人吧,偶尔有些小小的背叛却仍能在一起生活。

  >> 就像是刚刚才知道,天空中不只有太阳和月亮,还有无数闪烁的星星。

  ◆ 第六章 最后的梦想

  >>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获得知识的力量——教育不应该只为了考试和升学。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这是我最后的梦想。

  >> 然而在过度的竞争中,谁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胜利者和失败者同样会元气大伤。

  >> 相互间露骨的诽谤中伤,互挖墙脚,自己人反水。当那段跌宕起伏的日子终于退去,千明发现是自己心中燃烧的某种东西掩盖了那场战争的余威。就像……就像当年雄心勃勃想要扩大私塾时的那股热情。

  >> 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就好像从妈妈那里获得的生命源泉就是这世界的全部。

  >> 其实根本不能这么笼统地去说,每个个体不能代表所有人。真想去了解他们,就要和每个人深入接触,可现在想做到这点也是越来越难了。

  >> “正因为这样,我今后会一直做公立学校的老师。虽然没有真正的教育,但公立学校里有很多孩子。不是所有人都上得起私立学校。

  >> 走近那些无法选择学习场所的孩子,同他们一起学习。在有限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才是我的初衷。

  >> 这孩子在她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了——

  >> 不管好坏,自己走自己的路,女儿走女儿的路。就算这两条路永远没有交集,也只是命运的安排。

  >> 你一定比所有人都先察觉到了,所以才会为我引路的吧。

  >> 今天不是昨天的继续。变化要来的时候,总是所有东西一起且快速地发生变化,这是所有创业者都要经历的。

  >> 斩断总会伴随着疼痛,每次也都如此。

  >> 今天不是昨天的继续。昨天之前自己心心念念的梦想,今天已经化为泡影。

  >> 时间从身边流过,就像在机械地临摹着一幅日常图景。

  >> 即便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也可以坚强地活着。

  >> 在那个最激情澎湃的青春时代,他赌上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去战斗,结果输得一败涂地。所以他很坚强,也很温柔。

  >> “有一天我也想变成哥哥那样,为了某样重要的东西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我也要做个有气度的人。”

  >> 要彻底改变自己,就会想要改变立场吧。

  >> 除非遗传基因是平等的,否则就不可能存在教育的平等,A氏对此直言不讳。

  >> 既然是命中注定的,我就不会退缩;已经得到的东西,我就不想退回去。

  >> 女人独自抚养孩子就好比坠入了修罗道。想到你要和我承受同样的艰辛,就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 说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也未尝不可,但就算能穿越时空回到原先的某个岔路口,大概还是会仍然按自己的方式活下去吧。

  >> 没有勤杂工的勤杂工室,现在终于有了它存在的意义。

  ◆ 第七章 继承赤坂血统的女人们

  >> 时光荏苒,无论是逝去的,还是成长中的生命,都注定会被一股脑儿吞噬掉。

  >> 当时老百姓人人向往的谷津游乐园,现在想起来不过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战败国为了撑场面赶鸭子上架的速成品。所有人都在看样学样地表演着所谓的“娱乐”。

  >> 尽管如此,在千明看看来,那个生搬硬套的游乐园依然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带给她无限怀念。

  >> 父亲的死,是这孩子注定要背负一生的命运。

  >> 人上了年纪,不再像过去那样执迷于无垃圾国度的梦想了。

  >> 尽管岁月在那张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奕奕光彩。

  >> 仿佛在梦中一般。而那梦也不属于现在,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远得连自己的梦都追不上了。

  >> 在私塾这片尚未开化的原始森林里相互伤害,却因为怕造成致命伤而不敢正面对决,在关键的时刻分道扬镳。这就是发生在那个野蛮时代的故事。

  >> 餐桌上的白色桌布横跨两人之间,上面满是那些形同陌路的岁月。

  >> 离开职场,离开家庭,离开祖国,这个人终于过上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 “就像一把只要找准猎物就无往不至的匕首,又像是一弯绝不会变圆的月亮。”

  >> 这里是兰的新天地。就算出发点难以评定,也是女儿赌上自己人生构筑的城堡。

  >> 现实感渐渐退去,如同此刻依然是梦的延续,被推入了似睡非睡的状态里。

  >> 外行和专家,在她看来有着严格的分界线。对于专家擅长的领域,外行瞎插嘴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自己能做的只是不要慌张,就像沉入海底的贝壳一样静静地去接受危机。

  >> 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想要亲眼见证和未完成的事情,仅仅是对生命无限的留恋就足以把自己击垮了。

  >> 人但凡空下来了,就喜欢回忆,越是过去不敢直视的窘境越要抻着脖子看,自寻烦恼。

  >> 原来人心是这般无药可救,既可悲又可笑。

  >> 成天对着白色天花板的千明此刻沉浸在难以言喻的释放之中,像是自己也获得了那抹明媚的色彩,又像是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回归万物了。

  >> 孩子们既是顾客又不是顾客。因为决定上不上私塾的,还有最终付钱的都不是他们,而是父母。

  >> 来上私塾的这些孩子,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是极其弱势的。

  >> 哪怕孤单一人也无所谓,只要站在最上面就不丢人。

  >> 在那个你追我赶的经济高速发展期,所有人都被迫和周围人竞争,挤破脑袋也要成为新时代的胜利者。

  >> 雪白的指尖轻拭着妹妹默默流淌的泪水——此情此景仿佛凝聚了这世上所有的光明。

  >> 能再多活些日子真好,不,能做这些孩子的母亲才是最好的。

  ◆ 第八章 新月

  >> 他抬头望着天花板,仿佛在寻找一个人的灵魂。不在这栋建筑里,也不可能在会场的人群中。

  >> “孩子和老人都无法开怀大笑的国家没有未来。”

  >> 从一开始他就感觉教育的给予者在某种意义上支配着教育的接受者。

  >> 无论是学校还是私塾,都想用教育这根绳子任意地将孩子们捆绑在自己的阵地里。这种不信任感至今还潜藏在他内心深处。

  >> 你可能没意识到自己有多年轻,与其什么都不做将来后悔,不如做了再后悔。

  >> 如今这个时代,凡事靠小聪明的人可能比较得宠,但会耍手段的人往往都小富即安。要花时间做大事,坚持比手段更重要。

  >> 时代的风浪从来就没停止过,但那也未必就是坏的风浪啊。

  >> 同病相怜的伙伴间的相互鼓励也许才是真正的特效药。

  >> 教育不是为了要控制孩子,而是要带给他们敢于对抗不合理、不轻易被控制的力量。

  >> 她说教育就和她自己一样,像是总有欠缺的新月。正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人才会为了变得更好、变得圆满而不断地钻研。

  >> 教育永无止境。很多人仰望着那不够圆满的半途之月,满心忧虑又在不懈努力。

  >> 此外,在今后瞬息万变的日本社会里,无论是官是民,那些为了完善教育而尽心竭力的战士,祝愿他们的精神能永远传承下去。希望这份祝福能代表我对诸位的感谢之情。

  >> 不够圆满的半途之月。仿佛所有人都在默默地仰望着它的光芒


『书摘』追逐新月的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