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1917年-1918年德国轰炸机对英国本土的战略空袭(上篇)

1916年底,由于行动越来越得不偿失,曾经肆虐一时的齐柏林飞艇逐渐从英国的天空消失,英国人民也终于开始从阴影中解脱了出来;同时随着本土防空的压力减小,英国政府也将许多用于本土防空的人力物力资源调往更需要这些的西线战场。但英国人没想到的是,1917年夏季,德国陆军空勤队使用了更具毁灭力的新式飞行武器:戈塔式重型轰炸机再次从空中攻击他们的家园。这场空袭行动,德国人称之为“土耳其十字”,而后世史学家称其为“第一次不列颠空战”。
开启新的地狱之门-军用飞机
正所谓“三岁看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三年,欧洲各大军事强国就发现飞机必定会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因素,飞机这一新生的军用武器也不再只用于简单的侦查和炮兵校射,其种类与战术得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协约国与同盟国的数百万军队都还在西线延绵的堑壕中僵持不下,高层想象的“一战定乾坤”或“打开局势的钥匙”从未出现过。
尽管一大批新式武器和步兵战术被各国陆军部投入到战场上,但即使是坦克这样的划时代发明以及“暴风突击队/渗透战术”这样的步兵战术重大变革也很难迅速改变犬牙交错的堑壕战僵局。

于是,英法德的有识之士都在仔细思考如何有效打击敌人腹地内的经济政治中心与军需运输核心枢纽,恰在此时,军用飞机尤其是轰炸机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通向地狱的大门。
1916年底,一直希望自己的部队成为刺向大英帝国的利剑的德国空勤队总指挥恩斯特.冯.霍普纳中将与其参谋人员策划了一个代号为“土耳其十字”的行动(Turkenkreuz),这个行动计划使用新式的大型轰炸机,对以伦敦为首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和工业地带实施战略轰炸,以重创英国的战争能力及其军民的战斗士气,最终逼迫英国屈服。而所谓的“新式大型轰炸机”,是于1916年下旬服役的戈塔G.IV重型轰炸机(Gotha G.IV)。

为了实行这一计划,霍普纳中将下令在德占比利时沿海地区修建了一批机场,并将许多优秀的飞行员与前飞艇乘员派往那里,组建了一支新的航空编队:第3轰炸机联队。(Kagohl 3/High Command Battle Wing 3),但这支联队更喜欢自称英格兰航空队(England Geschwader)。

新的联队自然需要一位称职的指挥官,空勤队高层经过考虑后,决定由富有进取心与冒险精神的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Ernst Brandenbrug)担任第3轰炸机联队的联队长,高层在接见布兰登堡上尉时向他透露,他指挥的第3轰炸机联队的未来任务目标是海峡对岸的英国。


对于德国陆军航空部队来说,改用轰炸机空袭英国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早在1915年,德国陆军的齐柏林飞艇就与海军的齐柏林飞艇一道暂时遮蔽了伦敦的天空,但这场史上第一次远距离战略轰炸最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飞艇缺乏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经常是还没抵达目标就被强风吹的东倒西歪 。
而英国在短暂的震惊和恐慌后,迅速开发出了对付齐柏林飞艇的阴谋阳谋,英国以惊人的效率建立了强大的防空体系,单是配合探照灯的高射炮就足以对齐柏林飞艇造成严重的损失,更不要说机枪配备了混合弹药(燃烧子弹与高爆子弹混夹)的英国战斗机了。从1916年后半年开始,被英国本土防空部队发现的德军飞艇基本难逃变成火灯笼的下场。

为了躲避英国防空部队的截杀,飞艇不得不牺牲载弹量以尽可能飞的更高,但这再一次削弱了本就不佳的投弹精准度,时常发生把炸弹投向荒野的乌龙事件。德军相信,如果不能够迅速提高投弹准确率并降低战损,对英国的空袭将会很快失去所有的军事与政治意义。
尽管齐柏林的空袭行动已日渐成为隔靴搔痒,德国人还是选择对英国人民日益坚强的意志视而不见——德国的军官们还是相信,只要有合适的航空武器,再配合正确的指挥,他们还是可以通过空中播撒的死亡之雨逼迫英国投降。到了1917年,涂抹着铁十字的秃鹫们已经用无数协约国士兵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航空部队高层为第3轰炸机联队安排的英国本土目标主要是东南部地区的工业设施、军火仓库等战略目标,其次是公共设施。出于综合考虑,高层决定放弃之前齐柏林飞艇的夜间袭击模式,改用大胆的昼间轰炸。航空队高层认为白昼空袭将会极大地影响英国本土的军工补给运转工作,而且轰炸机群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在英国上空,将会对英国民众的士气造成决定性打击。

根据“齐柏林大恐慌”时的经验,德国航空队判断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空袭将会极大的降低前线英军与后方平民的士气,认为其军事与政治意义远高于其他目标。

不过德皇威廉二世因为再次对伦敦发动空中攻击而坐立不安,毕竟英国王室和他算亲戚关系,尽管威廉二世不喜欢甚至有点憎恨他们;德国统帅部也对此揣揣不安,他们并不是害怕违背道德准则,而是他们发现齐柏林飞艇空袭英国后英国人反而被炸的上下一心,现在看着年轻的航空部队跃跃欲试,统帅部担心英国人再次在轰炸下同心同德。
面对皇帝与陆军高层的一片反对,霍普纳中将摆出“舌战群儒”的架势,他多次指出,伦敦不是和平城市,而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合法的军事目标。
霍普纳指出,英国在伦敦大规模设防,大量的高射炮、探照灯与拦阻气球如同花环般环绕着伦敦城,他表示,从齐柏林飞艇空袭开始,伦敦就不再是一座不设防的和平城市了。
其次,英国将大量的军工设施都留在伦敦,霍普纳认为英国人此举就是要将和平居民作为“人肉盾牌”。他叫嚣在“总体战”时期,德国完全可以“合理合法”的轰炸伦敦,只需将攻击目标定为铁路枢纽这样的对战争意义重大的军民用设施就好了。
这一次,威廉二世与他的将军们还是选择放手一搏,为了能够取得“决定性转折”,德国统帅部收回了反对意见,批准了对英国的轰炸行动。至此,一群群的铁十字秃鹫注定要出现在英伦三岛的上空,它们将会给英国人民带来死亡与恐惧。
鹰击,铁十字划破英国的天空
1917年5月25日,已经在一个月前做好战斗准备的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接到了密令:代号“土耳其十字”的对英战略空袭于今日正式开始。上尉立刻带领23架戈塔G.IV轰炸机从比利时起飞,直扑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途中,有两架轰炸机因为发动机故障提前返航,剩下的21架继续飞往目标。
可惜天公不作美,布兰登堡上尉率领轰炸机群接近伦敦时遭遇了天气变化,伦敦地区上空出现了大量云雾。面对厚厚的云层,上尉只好无可奈何的下令全队返回基地。
返航途中,布兰登堡上尉决定选择一个目标实施轰炸,由于飞机航程有限,这一备用目标必须选择伦敦到比利时的路线附近。于是,英国肯特郡的沿海港口小城福克斯通(Flokstone)成为了一战的“格尔尼卡”,布兰登堡上尉后来写道:“一座位于海边的城镇........它街道上的人群如同和平时期,是理想的目标,即使无法轰炸到伦敦,在那里也会得到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福克斯通的居民们正在度过平静的一天,突然,一些路人看到数十架飞机以松散的编队飞来,不过他们都认为那是英国航空队的飞机,甚至另一些人把那当做了候鸟。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从未有过的灾祸。
德军轰炸机将携带的炸弹全部投向了这座美丽的小城,共计6吨炸弹无情的坠向地面;霎那间,福克斯通遍地哀鸿,当时一份报告写到:“等待购物的主妇们在菜场外尖叫,一位酒店老板看到他的顾客们的头被削掉了,火焰从毁坏的窗户中喷涌而出。”一位牧师夹杂在人群中跑到街道上,他注视着那些飞机:犹如苍穹中闪耀着的银色甲虫。最终,福克斯通遭受了严重的伤亡:95死192伤;整个市中心几乎化为废墟。

布兰登堡上尉最后带领轰炸机群成功返回根特基地,在清点兵力时发现损失了1架飞机,而那架飞机最后基本确认是因机械故障而坠海。也就是说,此次空袭第3轰炸机联队成功攻击了敌方一重要港口小城并且无一战斗伤亡,算得上首战告捷。
霍普纳中将等航空队高层对此大喜过望,因为第3联队虽然没有成功轰炸到伦敦,但依然成功袭击了一个重要目标并基本完整的返回了基地,这说明预想的轰炸机作战是可行的。为了庆祝这次“空前的胜利”,威廉二世向第3轰炸机联队发去了嘉奖电报,德国各大报章也在鼓吹“齐柏林大恐慌”将会在英国重演。

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次从未预料到的灾难。福克斯通蒙受的人员伤亡是前所未有的,以往任何一次齐柏林飞艇的单次空袭能没有达到这种破坏,而且驻扎在此地的防空部队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德军机群实施有效的拦截;事实上,英国本土防空部队已经享受了几个月的平静,颇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意思,不过英国防空部队的确训练有素,在一片混乱中依然出动了70余架战斗机实施拦截,但他们面对的是德军的新式轰炸机而不是以往的齐柏林飞艇,最终无功而返。

英国媒体强烈抨击了德军的野蛮行径,不过德军不会为此停止空中入侵。1917年夏天,第3联队频繁出现在英格兰东南部上空并无情的投下可怕的炸弹,而且从来都是满载而来,也从来没有空手而归。在1917年6月13日,布兰登堡上尉带领18架轰炸机首次鹰击伦敦,而缺乏防空意识的伦敦市民们甚至还在好奇的仰头观望,随后,炸弹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6月13日下午14时左右,18架戈塔G.IV重型轰炸机在约3000米高度投掷了炸弹,近4.5吨的PUW高爆炸弹击中了伦敦的心脏地区,当场夺去了162人的生命,另有450-486人受伤。伦敦的防空系统在这时显得很是无能,防空警报直到炸弹落下时才拉响,高射炮在德军轰炸机已经爬升返航时才开火,战斗机虽然起飞,却没有一架可以达到德军飞机的高度。



最悲惨的是,伦敦的波普拉尔区的一个小学的三层楼被一枚50千克炸弹击中,那颗炸弹在一个满是5岁孩子的教室里爆炸了。

爆炸中的幸存者梅杰多年后回忆道:“我像往常一样坐在我的儿童教室里,我们老师正在努力通过让大家齐唱儿歌来让我们平静下来。突然,炸弹爆炸!那刺耳的声音,甚至在我们的头上响起。”
爱德华兹夫人后来证实道:“炸弹爆炸后,到处乱成一团。我被炸出了教室,伤者的惨叫声撕心裂肺。”
一位士兵和他的战友们听到爆炸后赶了过来:“我们走进了那间教室,炸弹爆炸后陷入了土里。许多小朋友都躺在对面的桌子上,显然已经死了。头上和四肢上的可怕伤口,让许多人都在痛苦的呻吟并且扭动着。”


那颗炸弹夺走了18个孩子的生命,并造成30余人身受重伤。这次恐怖至极的袭击震惊了整个英国,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1915年“齐柏林大恐慌”时的那种无力和痛苦。英国媒体不无沉痛的评价道:“这是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所经历的最恐怖的一天。”“这已不再是战争,这是屠杀。”

1917年5月-8月,第三轰炸机联队共对英国实施了8次昼间空袭,造成的人员伤亡甚至超过了齐柏林飞艇在1916年全年造成的伤亡的总和。英国民众的心理遭受了严重的伤害,士气低落,也开始对这场战争产生质疑;英国的工业生产更是下降了六分之一。英国人对这场来自空中的灾祸称之为“戈塔式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