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_大地之歌第三乐章:青春颂(3. Satz Von der Jugend)

马勒《大地之歌》德文歌词的汉译
以及与原唐诗的比较
(刊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0年第3期)
(接上一乐章)
3. Satz Von der Jugend(Li-Tai-Po)
第三乐章 青春颂(李太白)
译者按:此乃马勒改称的标题,贝特格《中国笛子》诗集中原题为“瓷亭” („Der Pavillon aus Porzellan“)。译者曾查对过两种李白全集,并无此诗,因此无法作比较评论。但从原译(?)者在这几节诗本身提供的意象看,它们呈现的是自路易十四以来,欧洲宫廷中流行的罗可可式的所谓„Chinoiserie“(“仿中国风”,或译“汉化风”)。这种风格人们可以在腓特力第二在波茨坦“无愁宫”(Sanssuoci)中造的“中国茶亭”,慕尼黑公园中依然存在的“中国阁”,德累斯顿皮尔尼茨的“中国亭”,甚至在柴可夫斯基《核桃夹组曲》的“中国舞”或普契尼的《图兰朵特》中找到它的原型。译者不认为象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会写出这样缺乏意境的诗来,怀疑此诗可能是象贝特克这一类欧洲二流诗人的中国仿制品。那么是否中国古典诗歌西方人就一定译不好呢?不然。歌德翻译的中国二流诗《百美图咏》其意境和音韵的水平超过了原诗,他读了小说《玉娇梨》和韵文小说《花笺记》等作品,受其启发写下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就不能称之为„Chinoiserie“了,因为它们不仅散发着浓厚的中国气息,而且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性。其中“暮色徐徐下沉”一诗(有勃拉姆斯的配曲和冯至的译诗)已成为德国诗歌中的绝唱了。
歌词译文(德中对照)
Mitten in dem kleinen Teiche
在小小的池塘中央,
steht ein Pavilllon aus grünem
有一只用白绿相间的
und aus weißen Porzellan.
瓷砖建造的亭子。
Wie der Rücken eines Tigers
有一顶白玉砌成的桥
wölbt die Brücke sich aus Jade
象高高拱起的虎背
zu dem Pavillon hinüber.
通向那瓷做的亭子。
In dem Häuschen sitzen Freunde,
在亭子里坐满朋友,
schön gekleidet, trinken, plaudern,
穿戴漂亮,喝酒,聊天,
manche schreiben Verse nieder.
有的在赋诗写字。
Ihre seidnen Ärmel gleiten
他们的绸袖高卷
rückwärts, ihre seidnen Mützen,
他们的丝织小帽
hoch lustig im Nacken.
潇洒地推向后脑。
Auf des kleinen Teiches stiller
小小池塘宁静的水面,
Wasserfläche zeigt sich alles
这一切美好的景象
Wunderlich im Spiegelbilde.
奇妙地反映在镜子里。
Alles auf dem Kopf stehend
白、绿色瓷砌的
in dem Pavilllon aus grünem
亭子中一切的景物,
und aus weißem Porzellan:
都倒立在静静的水面。
Wie ein Halbmond steht die Brücke.
拱桥象一轮新月,朋友们
umgekehrt der Bogen, Freunde,
在倒悬的弧形下面,
schön gekleidet, trinken, plaudern.
穿戴漂亮,喝酒,聊天。
宴陶家亭子(按钱仁康文)
曲巷幽人宅,
高门大士家。
池开照胆镜,
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
清轩祕晚霞。
若闻絃管妙,
金谷不能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