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维多利亚3》游戏的一幅1836年的中亚地图
原作者@古明地节 ,我仅作转发。原文地址: https://www.douban.com/note/850613564/?dt_platform=mobile_qq&dt_dapp=1&_i=1573561_RDVpp3
1836年1月1日中亚地图的细化版。感谢猫车sama @勃艮第的猫车 的协助制作哦(wink~) 有两点还望读者朋友注意: 一.本地图制作的初衷是为了游戏《维多利亚3(下文简称V3)》mod细化(1836年1月1日正是V3的开局时间),因此在制作和解说地图时,我们会优先照顾游戏机制,而非现实历史状况。例如,V3中的“朝贡国/附庸国“并不能模拟双重臣属的历史现象,而在现实世界的19世纪中亚中,双重臣属现象则相当常见(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图上只臣属于希瓦的土库曼人均同时向希瓦与伊朗臣服) 二.前现代国家的领土边界并不是确定的,而是随着下属地区/群体的“忠诚”而经常变动的。再加上19世纪中亚的历史资料相对稀缺的缘故,所以本地图所反映的边界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但是大体上还是正确的,除了北吉尔吉斯那块制作地图时忘改了.jpg)。 三.虽然大多数重要政权治下的半独立部族政权(例如阿富汗普什图部族首领威权之下的若干“国中之国”)均未反映在地图当中,但是还望读者朋友们不要忘记现实历史中它们的存在及所发挥的作用。 ps:虽然笔者并不介意 转载/其他使用本地图内容的行为(如参照本地图制作游戏mod),但是如果您在转载/使用本地图时能够明确标注来源的话,那么再感谢不过了的说~(雾) 地图本体:
(按照区域解说) 零. 湖泊 -1:咸海 -2:里海 -3:伊塞克湖
地图解说
一. 河中地区
地区总体形势简介:昔日的霸主 布哈拉阿斯特拉罕王朝 在18世纪初走向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由乌兹别克部族建立的国度。争夺阿斯特拉罕王朝遗产的斗争从未停息,脱颖而出的浩罕(明格部统治)与布哈拉(曼吉特部统治)成为了该地区国势最为强盛的两大政权。当时间来到1836年,浩罕-布哈拉两强相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那么最终谁能够成为中亚的主导者呢?——浩罕?布哈拉?还是某个预料之外的第三者? 1. 希瓦 汗国(沙俄愈发强硬的态度与伊朗的土库曼征伐日益威胁着安拉库里汗统治下的希瓦汗国,希瓦能够再度崛起成为中亚的主导力量吗?) 7. 谋夫(Merv) 外力国(希瓦汗国的行省——游戏机制上参考奥斯曼属昔兰尼加。虽然希瓦人已经占领谋夫将近十年,但是谋夫城的故主伊朗、在城外游荡着的土库曼游牧民们与不安的谋夫显贵们仍在试图挑战希瓦人的威权。希瓦长官穆罕默德.托布赤巴什/Muhammad Topchibashi治理下的谋夫城能够保持繁荣昌盛吗?) 2. 布哈拉 异密国(布哈拉的荣耀因孱弱的军队与混乱的管理制度而日渐被人们遗忘。异密纳斯鲁拉能够通过军事与政治上的改革带领布哈拉起死回生,重建异密国的威名吗?) 3. 浩罕 汗国(也许在外人看来,彼时浩罕汗国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但是实际上混乱的朝政正在摧毁着它的根基。穆罕默德.阿里汗能够重整浩罕宫廷,永葆汗国的辉煌吗?) 4. 乌拉提尤别(Uratepa) 伯克国(浩罕的行省。1829年乌拉提尤别除吉扎克地区外的所有领土都悉数落入浩罕人手中,由浩罕任命的伯克沙希.帕瓦纳契/Shahi Parwanachi统治。但是来自乌拉提尤别昔日统治家族的鲁斯塔姆.比与法齐勒.比并未彻底放弃他们复国的希望,仍在暗中寻找合适的机会实现他们的夙愿。即将到来的布哈拉-浩罕战争会成为乌拉提尤别人命运的转机吗?) 5. 三十姓部吉尔吉斯人(含帕米尔吉尔吉斯人。浩罕的朝贡国。从清-中亚陆上贸易中获利良多的吉尔吉斯人会怎么回应天山两侧的动乱呢?) 6. 北吉尔吉斯人(浩罕的朝贡国。浩罕王族哈吉伯克的后裔们已经避居北吉尔吉斯人的领地塔拉斯将近三十多年,这些被放逐的王子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66. 努尔阿塔(Nur-ata) 伯克领(布哈拉的傀儡国。努尔.阿塔的布尔库特部乌兹别克人的势力早已经不及当年,他们还能摆脱布哈拉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汗国吗?) 63. 沙赫里夏勃兹(Shahr-i Sabz/Shahrisabz) 伯克国(与雅卡巴赫的共同防御条约。达尼雅尔.比.阿塔利克/Daniyal Biy Ataliq统治下的沙赫里夏勃兹曾在十四年前利用布哈拉的王位继承危机成功实现了扩张,但是现在它将如何面对布哈拉人的复仇?) 64. .雅卡巴赫(Yakkabagh) 伯克国(与沙赫里夏勃兹的共同防御条约。过去六十年来,雅卡巴格军民在盟友沙赫里夏勃兹的支援下悉数击退了布哈拉人的侵袭,他们的好运仍将持续下去吗?) 66. 乌尔固特-米吉扬(Urgut-Maghiyan)(布哈拉的朝贡国。乌尔固特的明格部统治者抛弃了他们亲族所统治的浩罕,将自身的忠诚转向了布哈拉。乌尔固特人又将从布哈拉的统治下得到什么呢?)
二. 里海地区
地区总体形势简介:在里海东岸荒凉的原野上常年游荡着哈萨克与土库曼游牧民们。虽然恶劣的环境使得他们过着相对贫困的生活,但是在过去也确实能够保护他们免受其他强大政权——伊朗、希瓦与布哈拉——的统治。那么,如今他们也能够以此逃避沙俄的推进吗? 25. 沙俄(包括奥伦堡军督府) 9.哈萨克诸部(三玉兹) 23.莽格勒什部土库曼(希瓦的朝贡国) 24.约穆德等部土库曼人(希瓦的朝贡国) 22.伊朗
三. 巴里黑四区(阿富汗北部/阿富汗突厥斯坦)
地区总体形势简介:在18世纪初河中地区的动乱当中,许多巴里黑四区(阿姆河以南)的乌兹别克部族成功脱离了布哈拉的统治,在如今被称为阿富汗土耳其斯坦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北方的故主布哈拉与南方的强邻喀布尔都在觊觎着他们的土地,巴里黑四区的乌兹别克人还能维持自身的独立吗? 14. 巴里黑(Balkh) 谢赫国(布哈拉的朝贡国。依禅.赛义德.帕尔撒.和卓.纳克布/Ishan Sayyid Parsa Khwaja Naqib于1817年在布哈拉人的支持下被拥立上了巴里黑的宝座,开启了他整整二十年的统治。1836年巴里黑的东部正面临着昆都士人不断的侵扰,谢赫该如何应对他们的侵袭,以打消布哈拉人对自己统治能力的怀疑呢?) 12. 阿赫察(Aqcha) 阿奇木国(巴里黑的行省。由依禅的长子赛义德.穆罕默德.厄拉克/Sayyid Muhammad Uraq统治者。与布哈拉南征事件相关。) 13. .麦玛纳(Maimana) 汗国(五年前麦玛纳东部地主的叛乱使得其统治者密兹拉布汗/Mizrab Khan的忧虑日益加深,为了摧毁地方上潜在的权力觊觎者,他要求所有的村庄都不允许修建塔楼与营垒。麦玛纳的命运在环伺的群狼面前又会如何呢?) 11. 昆都士(Qunduz) 汗国(密尔.穆拉德伯克出身于古老的卡塔干乌兹别克望族,以其卓越的组织与军事才能完成了对巴达克山地区的征服,并顺利蚕食着巴里黑的东部边境。虽然1824年秋天塔什库尔干、萨勒普尔、巴里黑与麻扎谢里夫的统治者们曾组建起联军试图削弱昆都士的势力,但是他们的军事力量在密尔.穆拉德伯克/Mir Murad Bek面前却显得不堪一击。昆都士能够凭借着巨大的军事优势力排喀布尔和布哈拉的干涉、一统分裂的巴里黑四区吗?) 15.失比尔干(Shibirgan) 汗国(失比尔干的鲁斯塔姆汗/Rustam Khan素有贤王之名,他能够带领失比尔干成为巴里黑四区最繁荣的国度吗?) 16.麻扎谢里夫(Mazar-i Sharif) 圣陵守护(Mutavvali)统治地区(麻扎谢里夫的统治者叔佳丁/Shuja’ al-din凭借着他的财富与神圣身份成为了巴里黑四区最有名望的统治者之一。但是在南征的布哈拉人面前,叔佳丁将带领麻扎谢里夫走向何方呢?) 28.萨勒普尔(Sar-i pul/Saripul) 汗国(萨勒普尔汗王祖勒费卡尔的姐姐在麦玛纳的遇害正使得萨勒普尔和麦玛纳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祖勒费卡尔汗/Dhu’l Fiqar Khan会选择踏上复仇之路吗?) 18.塔什库尔干/胡尔姆(Tashqurghan/Khulm) 汗国(昆都士的朝贡国。1824年联军攻昆都士失败后,塔什库尔干的统治者密尔.巴巴.伯克/Mir Baba Bek被迫臣服于昆都士的威权之下。胡尔姆还能恢复克利赤.阿里时代的荣光吗?) 29.杜阿布(Du-ab) 乌兹别克政权 伯克领(迪拉瓦尔/Dilawar统治下的杜阿布以其好战与劫掠成性而闻名,这个”匪帮“国家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30.卡赫玛德(Kahmard) 伯克国(见昔干的介绍) 31.昔干(Shaighan) 伯克国(在昔日巴米扬的统治者哈吉汗.卡卡尔的运作下,昆都士人同意将昔干和卡赫玛德让出,让他们转而臣服于巴米扬之主。在古拉姆.海达尔汗接管巴米扬后,这两个弱小的伯克国仍将继续臣服于巴米扬吗?)
四. 阿富汗地区
地区总体形势简介:在1818年沙阿.马哈茂德逃离喀布尔后,杜兰尼王朝除了赫拉特地区外所有的国土悉数落入了巴拉克宰诸萨达尔(Sardar)手中。为了权力,巴拉克宰诸萨达尔选择了同室操戈,开启了阿富汗的内战(Khana Jangi)时代。因为内战而残破不堪的阿富汗还能再度迈向统一吗? 21. 赫拉特(Herat) 萨达尔领(虽然1836年的赫拉特名义上正由杜兰尼王朝王子卡姆兰沙/Kamran Shah统治,但是实际权力却大多被掌握在阿里库宰部出身的权贵雅尔.穆罕默德汗手中。强邻伊朗和喀布尔觊觎着赫拉特的领土,卡姆兰沙能够在赫拉特维持住杜兰尼王朝的统治吗?) 22. 坎大哈 萨达尔领(1830年普尔迪利汗去世后,坎大哈由巴拉克宰诸萨达尔——库罕迪利汗/Kuhandil Khan,拉赫姆迪利汗/Rahmdil Khan与米赫尔迪利汗/Mihrdil Khan——联合统治。虽然喀布尔的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是他们的血亲,但是他们能够毫无顾虑地将坎大哈交到喀布尔异密手中吗?) 19. 喀布尔 异密国(1834年巴拉克宰萨达尔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自称阿富汗异密,开启了巴拉克宰王朝的统治。但是时至1836年,新生的喀布尔王国的势力仍仅限于阿富汗东部一隅。异密多斯特.穆罕默德汗能够彻底终结杜兰尼王朝的统治,统一因内战而残破不堪的阿富汗吗?) 26. 阿富汗库西斯坦(Kuhistan)(喀布尔的行省。虽然多斯特.穆罕默德汗靠着血腥的屠杀成功削减了当地塔吉克显贵们的权势,但是1831年玛祖拉.塔嘉维起事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库西斯坦人已经彻底臣服于异密的威权。异密之子希尔.阿里汗/Sher ‘Ali Khan能够长久地统治这片土地吗?) 32. 贾拉拉巴德 纳瓦布领(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强迫侄子穆罕默德.扎曼汗献上贾拉拉巴德的领地,转而赐给了自己的儿子穆罕默德.阿克巴汗/Muhammad Akbar Khan。穆罕默德.扎曼汗能够借助英国人的力量重新夺回自己的领地吗?) 34.伽色尼 纳瓦布领(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的侄子苫思丁汗/Shams al-din Khan自1834年以来便一直以伽色尼为根据地自行其是,多斯特.穆罕默德汗能够容忍亲侄子的威胁吗?) 33. 巴米扬(喀布尔的行省。在尾大不掉的巴米扬萨达尔 哈吉汗.卡卡尔被多斯特.穆罕默德以巧计消灭后,这片土地便落入了古拉姆.海达尔汗/Ghulam Haidar Khan的统治之下。巴米扬仍将是喀布尔一个忠实的行省,还是要自立门户呢?)
五. 高地亚洲北部
地区总体形势简介:自中世以来,塔吉克人、帕米尔人与雅格诺比人便在高地亚洲的群山之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在地形的阻碍下,连莫卧儿帝国或布哈拉汗国般强大的域外国家都无法在这一地区实现统一。当时间来到1836年,高地亚洲四周的异族国度——浩罕、昆都士、布哈拉与锡克帝国——也同样试图在这片”群龙无首之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而这次山地小国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43. 凡(Fan) 伯克领(这个雅格诺比移民建立的小国在1780年代便被乌拉提尤别人所征服,成为了该国的王家领地。在独立或浩罕任命的乌拉提尤别伯克的同意下,直至1836年由凡 人推选出来的伯克仍然可以 以乌拉提尤别的名义进行半独立的统治。凡 的未来会如何呢?) 65. 法勒加尔(Falgar/Palgar) 伯克领(情况同 凡) 42. 克什图特(Kishtut) 伯克领(布哈拉的朝贡国) 40. 马特察(Matcha/Mascha)(情况同凡) 44.雅格诺比(Yagnob) 41. 哈喇特勤(Qarategin)(浩罕的行省。1834年浩罕征服了哈喇特勤全境,但是他们需要时间稳固自己在当地的权力。浩罕能够在哈喇特勤建立持久的统治吗?) 45.希萨尔(Hisar/Hisar-i Shadman)(布哈拉异密的朝贡国。希萨尔的玉兹部的头人在亲族乌拉提尤别玉兹部和布哈拉的帕迪沙之间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46.巴勒朱万(Baljuwan)(布哈拉的朝贡国。卡塔伯克/Katta Bek统治下的巴勒朱万名义上承认着布哈拉的威权。巴勒朱万能够利用布哈拉的威权为自己攫取实际利益吗?) 49.库拉布(Kulab)(和浩罕停战中。浩罕的朝贡国) 47.达尔瓦兹(Darwaz)(和浩罕停战中。浩罕的朝贡国。达尔瓦兹1834年被浩罕击败后元气大伤,它还能找到机会摆脱浩罕人的桎梏,重新成为高地亚洲北部的一霸吗?) 48.舒格南(Shughnan)(浩罕的同盟。与浩罕王家保持着联姻关系的舒格南试图利用浩罕的支持在高地亚洲北部进行扩张。舒格南的扩张意图最终能够得到实现吗?) 51.巴达克山(Badakhshan)(1836年巴达克山正由昆都士人所任命的统治者库赫坎伯克/Kuhkan Bek所统治。过去曾臣服于巴达克山的瓦罕正试图利用巴达克山的衰落谋求自身的独立。库赫坎伯克能够在安抚巴达克山民心的同时阻止瓦罕的计划吗? 52.瓦罕(Wakhan)(1836年统治着瓦罕的密尔.拉希姆伯克/Mir Rahim Bek正试图倚仗着奇特拉尔和雅辛的支持来谋求自身的独立,但他能够应对巴达克山人的反击吗?) 67.色勒库尔(Sarikol) 阿奇木领(大清的附属国。色勒库尔在浩罕与大清的争夺中选择了追随大清。但是色勒库尔和浩罕的战事却远远谈不上顺利。两强相争当中的色勒库尔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六.高地亚洲南部
53. 奇特拉尔(Chitral)(沙库塔尔王朝的国君们能够赢下与雅辛的内战,统一奇特拉尔之国吗?) 54. 伊什克曼(Ishkoman)(1836年时为吉尔吉特沙赫国的飞地?抑或是独立政权?) 55. 洪匝(Hunza)(大清名义上的朝贡国。在沙.合赞法/Shah Ghazanfar的统治下洪匝能够摧毁吉尔吉特成为高地亚洲南部的下一位主人吗?) 56. 雅辛(Yasin)(胡什瓦克特王朝的国君们能够赢下与奇特拉尔的内战,统一奇特拉尔之国吗?) 57. 普尼亚尔(Puniyal)(普尼亚尔的外力拉贾.阿扎德汗在高地亚洲南部诸国之间左右逢源,以此试图扩大自己的威权。普尼亚尔能够成为主导力量吗?) 58. 吉尔吉特(Gilgit)(虽然特拉罕王朝在吉尔吉特的统治已经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但是1836年在邻国的侵攻之下 特拉罕王朝女主萨希布努玛的统治却已经摇摇欲坠。这个由古代突厥王子建立的国度能够见证复兴之日吗?) 59. 斯卡杜(Skardu)(作为小西藏地区最有权势的统治者,斯卡杜的君王艾哈默德沙/Ahmad Shah即将完成统一小西藏的伟业。但是斯卡杜将如何阻止它的敌人查谟在锡克帝国的支持下实施侵占小西藏诸国的计划?) 61. 失加尔(Shigar)(作为小西藏地区最强大的三个政权之一,失加尔不久前才被斯卡杜打败并向后者臣服。但是查谟的登场似乎再次带来了争取独立的机会。驱虎吞狼将会是可行之计吗?) 62. 哈伯卢(Khaplu)(作为小西藏地区最强大的三个政权之一,哈伯卢必须面对斯卡杜的挑战。胜利的天平正在向斯卡杜倾斜,哈伯卢能够为这场博弈获取新的砝码吗?)
七. 其他
8.大清 39.东印度公司和它的土邦们 38.克什米尔大君政权(锡克帝国的附属国) 35.白沙瓦(锡克帝国的行省。由哈里.辛格统治,后续1837年阿富汗-锡克战争事件相关) 36.锡克帝国 37.信德与卡拉特
八.未实装在地图上的国家:
1. 纳加尔拉贾国(Nagar):差不多就是如今巴基斯坦的nagar,位置应该在吉尔吉特北面(毗邻吉尔吉特)。1836年那时候的那加尔拉贾 塔希尔沙阿(Tahir Shah)在8年前(也就是1828年))将普尼亚尔击溃(普尼亚尔拉贾阿扎德汗在阵前要求和塔希尔沙阿决斗,不幸身死),让吉尔吉特和普尼亚尔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稳住吉尔吉特,他还将自己的儿子卡里姆汗送去吉尔吉特同女主萨希甫努玛成婚)。所以说1836年1月1日的话,可以认为除了纳加尔本土外,吉尔吉特和普尼亚尔也算是小弟(朝贡国)。 2.古莱兹拉贾国(Gurez):古莱兹拉贾国坐落于如今克什米尔地区的西北方,与高地亚洲南部毗邻。1836年在位的统治者为拉贾 迪拉瓦尔.玛立克(Dilavar Malik),开局和锡克人的关系空前紧张。所以差不多两年后(按照历史时间线),锡克克什米尔长官米扬辛格(Miyan Singh)就会出兵讨伐古莱兹。迪拉瓦尔.玛立克在历史上是直接带着所有人马转进吉尔吉特,想从纳加尔手中拿下吉尔吉特作为新的国土,不过可惜被当时纳加尔在吉尔吉特任命的代理人(女主的副手Naib-i Saltanat)拉贾.昔干达尔击败(魂断吉尔吉特,就战死在那了)。 3(存疑).沙赫达拉沙阿国(Shakhdarah):舒格南下属的一个小政权。根据舒格南当地的传说和库尔班.穆罕默德扎达等人所撰写的波斯语编年史《巴达克山史》,在19世纪上半叶,沙赫达拉沙阿国虽然名义上臣服于舒格南沙阿国,但是仍保持有高度的自主权,至少在外交层面(例如《巴达克山史》曾提及沙赫达拉的沙阿库尔班汗/Qurban Khan自行遣使昆都士,向昆都士汗王穆拉德伯克宣称沙赫达拉沙赫国的王统已经持续了七十代)。但是关于库尔班汗及其儿子阿塔穆伯克统治下的沙赫达拉内政的书面记载极其稀少,以至于目前无法判断1836年时在位的君主到底是库尔班汗还是他的儿子阿塔穆伯克。 4(存疑).艾什卡色穆沙阿国(Ishkasim):归属不定的一个小政权,可以认为它的疆土大致包括艾什卡色穆、泽巴克(Zebak)和合兰(Gharan)三个地区。关于1836年该地局势的书面记载非常稀缺,以至于我们无法确认彼时该政权的君主与宗主国。但是从19世纪下半叶的情况来看,该政权曾先后作为朝贡国隶属于瓦罕、巴达克山和阿富汗(根据苏联时期的学者伊斯坎达诺夫的推论,该政权大多数时候都臣属于瓦罕,不过此推论可信度有限),且其君主并非出自某个特定的王朝(例如在臣属巴达克山时期,其君主名为卡塔伯克/Katta Bek,很明显是个突厥出身的人;而在臣属阿富汗时期,其君主名为沙阿阿卜杜.拉希姆。此人据称是一位来自呼罗珊的圣裔,凭借阿富汗人的力量才登上了当地的王位) 5. 库纳尔(Kunar):今阿富汗库纳尔地区。1834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对阵穆罕默德.扎曼汗之役中,库纳尔的统治者Sayyid Faqir站在了败者穆罕默德.扎曼汗一方。因此战后Sayyid Faqir惨遭罢黜,将库纳尔的统治权转给了Sayyid Baha al-din。虽然喀布尔默许了其独立统治的延续,但是作为代价,每年库纳尔都要上贡19000卢比。 6. 拉尔普拉(Lalpura):今阿富汗拉尔普拉地区。1834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对阵穆罕默德.扎曼汗之役中,拉尔普拉的统治者萨达特汗.莫赫芒德(Sa’adat Khan Mohmand)站在了胜利者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一方。因此战后喀布尔并未对拉尔普拉进行任何干涉,认可其独立统治并将其视作最重要的盟友之役。
7-10为赫拉特地区新增政权
7.Qal'a-yi Nau(直译:新城国???):赫拉特西北部的一个逊尼哈扎拉人政权(最强大的赫拉特部族),1836年时的君主为希尔.穆罕默德汗.哈扎拉(Shir Muhammad Khan Hazara)。赫拉特的卡姆兰沙的盟友(直到1843年该国/部才向赫拉特臣服并缴纳贡赋,所在1836年认定为盟友会好一些)。在1837年赫拉特之围中,新城国最初是出兵支援赫拉特的,但是在被伊朗人击溃后不得不转而臣属于伊朗人。 8.巴德吉斯国(Badghis):赫拉特西北部的贾母什德人(操波斯语的游牧民)政权。1830年代初在其君主雅朗图什汗(Yalangtush Khan)的经略下,巴德吉斯的势力范围曾一度走向巅峰,将穆尔加布与玛鲁查克等地区纳入囊中。但是1840年代赫拉特的雅尔.穆罕默德汗.阿里库宰(Yar Muhammad Khan Alikuzai)的干预损害了贾母什德人的威权,最终迫使他们逃往希瓦,直到50年代末才得以返回故土。 9.库车国(赫拉特地区的kucha,非新疆地区的kucha):1836年时由普什图阿查克宰部的莫度德库里汗(Maududquli Khan)统治。在进入1830年代之前,阿查克宰部的领地一直由哈迪斯(Qadis)和库车(Kucha)两个地区构成。但是1832年新城国夺走了哈迪斯地区,因此1836年库车国的领地仅剩下库车。为了夺回自己的领地,在赫拉特之围中库车国决定同伊朗人结盟,试图依靠入侵赫拉特的伊朗人来削减新城国的势力。伊朗人自然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忠诚,将他们的仇敌新城国的首都Qal'a-yi Nau赐给了他们当新封地。 10. 古尔国:由普什图泰曼部在赫拉特东部建立的政权。1836年时由君主Ibrahim Khan Taymani统治。在1842年赫拉特的杜兰尼统治者Kamran Shah被宰相Yar Muhammad Khan暗杀后,古尔国成为了幸免遇难的杜兰尼王子们的避难所,但是也正因为此举激化了同赫拉特新政权之间的冲突。1844年赫拉特人出兵古尔并将古尔国改易。不过在山地哈扎拉人与坎大哈诸萨达尔的援助下,古尔国最终还是得以重建。
11-15为卡扎尔伊朗的呼罗珊地区新增政权:
11.哈布尚国(Khabushan):库尔德(呼罗珊地区奇奇怪怪的部族基本上都是纳迪尔沙迁过来的)Zafaranlu部君主统治的地区,被同时代的英国游历者称为“波斯国王最强大的封臣之一”。卡扎尔王朝的忠实盟友,其在地区内的威权也因此得以延续到20世纪初。 12.布吉努尔德国(Bujnurd):库尔德Shadillu部君主统治的地区,效忠于卡扎尔人(虽然1847年他也有和叛军结盟过就是)并为其监视东部的土库曼人,因此荣获家族头衔“伊尔汗(Ilkhan)”。但是在财政方面该国享有极大的自主权,直到1894年才向卡扎尔行省长官缴纳贡赋。 13.卡因国(Qayin):由Khuzaima阿拉伯人(被纳迪尔沙迁来的阿拉伯部族)统治的政权,同样被英国游历者称为是“波斯国王最强大的封臣之一”。但是在1891年Mir 'Alam三世去世后,卡扎尔人便着手介入卡因政权的政务,并将卡因地区的实际统治权逐步转移到卡扎尔行省长官手中。 14.塔巴斯国(Tabas):由Zangu'i阿拉伯人(也是被纳迪尔沙迁来的)统治的政权,其君主世袭塔巴斯的头人(Vakil)。虽然他们一直是卡扎尔人忠诚的下属,但是直到1894年'Imad al-Mulk去世为止,卡扎尔人其实都无法干涉该国的内政。此后塔巴斯统治家族的内讧给予了卡扎尔人机会,让他们得以在塔巴斯地区建立自己的威权。 15. 土尔巴提.海达里亚国(Turbat-i Haidariyya):由卡莱部普什图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卡莱部的先祖Amir Khan Qara'i在1760s被杜兰尼王朝任命为呼罗珊将军(Sardar),并领取了若干封地,以此奠定了该家族在呼罗珊地区权势的根基。虽然1796年卡扎尔人的东进之役迫使卡莱部转而向波斯臣服,但是他们仍然在领地内享有权威,并能够无视沙阿的权威随意劫掠周围地区。1831年卡莱部的统治者Muhammad Khan Qara'i正式起兵反抗卡扎尔人的统治。虽然他一度成功夺取过Jam和Bakharz地区,但是最终还是不敌卡扎尔大军的奔袭。在卡扎尔人将作乱的Muhammad Khan放逐到了阿塞拜疆地区后,其子Abu'l Qasim Khan被拥立上了其父的王位,以放弃若干权力为代价换取了政权的延续,直到1885年新一轮冲突开始为止。 16.锡斯坦(Sistan):在1834年之前的数十年间,锡斯坦一直由名义上臣服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的卡扬王朝(Kayan)诸君王统治。但是1834年地方部族首领Muhammad Riza Khan Sarbandi发动了政变,将卡扬王朝的国君Jalal al-din二世放逐出境,同时断绝了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1834年那时候的赫拉特市长)的关系。 虽然身处赫拉特的卡姆兰沙阿有意帮助Jalal al-din II二世回国复位,但是奈何赫拉特已经自身难保,此事便不了了之。总而言之,1836年时锡斯坦正由独立君主Muhammad Riza Khan Sarbandi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