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弹丸论破全系列感想(个人向,含剧透)

2020-07-22 12:29 作者:西木可Crowe  | 我要投稿

先做一个初步评价(十分制):

1代 9分;绝对绝望少女 9分;2代 9.5分;

绝望篇 9.5分;希望篇 8.5分;v3 8分;由于v3是最近玩的且有些难平,写得多一些。


1代:作为开山之作,狼人杀题材可以说是最大的优势;人物塑造上,十神白夜在我心里是最成功的;音乐也是亮点之一,不过比二代似乎略逊;除了大和田的动机不是很能接受以外,剧情和推理我似乎没有感到硬伤,塞雷丝的案件是这一部构思最好的犯罪了。


绝望少女:游戏类型的创新和玩法的多变最是值得激赏;从反派立意上甚至可以说有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苗木妹的性格懦弱、叛逆的那一面的描写,可以说还是蛮成功;腐川也摆脱了扁平形象;除了塔和灰慈这个人行为太混乱以外,剧情也没什么问题。


2代: 真相确实在我意料之外,颇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黄昏症候群和狛枝的案子设计,尤其是前者,让人耳目一新,这两案处刑也最是感人;音乐加分;如果说真的有什么不足,就是boss依旧是江之岛有些让人疲劳,虽然能自圆其说;


绝望/希望:这24话动画可以说类似于1、2代后日谈;绝望篇主要对2代补完,雪染千纱和七海千秋的受难确实配得上绝望二字;希望篇的自相残杀的真相还是颇为牵强,战斗反而是其亮点;所有人物都有出镜,在情怀上十分合格;其实宗方说的一些话也是我的感想,苗木的漂亮话确实太多了...


v3:真相章节确实有绝望的感觉,这种感觉包含着某种恐怖,可能可以用恐怖谷理论解释,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还是相当成功,虽然不是元游戏的形,却有元游戏的神。这一代谜题相对简单,搜查过后大多都能想到作案手法,除了王马的案子;东条的作案方法可以说构思也相当巧妙。真宫寺的案子似乎就太过平庸,无论是金箔的刀还是地板下有空间,这种设计与其说致敬,不如说让人感觉创作内容枯竭;配合上脑内兜风、意见对立、挖掘想象这些鸡肋的设计,给人一种重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且真宫寺是3代游戏中,第一个没有任何黑白熊动机就杀人的角色。处刑上,东条的处刑可以称得上凄美。

毕竟到现在已经设计了约50个角色了,人设重复也是难免,最值得吐槽的恐怕是主人公(玩家)最原终一,对比上一个“超高中级侦探”,最原的行为、思维模式与苗木无异,相比于雾切,甚至“首脑”王马更是差了很多;所以说主人公就别给侦探这种设定了...再一个,超高中级侦探的研究室只有毒药和解药是什么设计,难道不应该有金属探测器、指纹识别、微型照相机...有一个放大镜也好吧。

表面上可操控角色是最原,根据结局,玩家又似乎变成了观众,总有一种被代表投票的感觉,不是很痛快。

这一作世界观有不少开放的地方,不过有几点还是确定的:

  1. 部分人的超高中级才能是确实存在的,比如入间、东条、权太、安吉拉、春川;所以,所有人都是以普通人身份来参加是谎言,不过由于只有最原、百田、赤松的录像,且这三人没有展示过他们的才能,所以部分人以普通人身份参与的可能性存在;

  2. 外面的世界没有被陨石毁灭,从结局可以看得出是这样,外面的世界看起来与白银说的现实世界相吻合,然而考虑到百田的病情以及本现实世界的法律,这个“现实世界”又不可能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所以,此处讨论百田的病情,如果百田感染的真的是那种“病毒”,那么歌斐计划可能确有其事,狩猎超高中级也就成为可能,只不过这16人可能并未参与该计划,或者还未参与该计划就被绑架;如果百田死于其他疾病,那么他是超高中级航天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以普通人参与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大,此种情况就是自相残杀真人秀;在这个前提下,再结合兰太郎的录像,自相残杀真人秀几乎可以确定;

  3. 在v3的世界1、2代的故事确实没有实际发生,白银不能变装真人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当然也有其他可能:1、2代的人物已经去世,白银确实可以变1、2代人物而不会出疹。毕竟无法想象在一个苗木等人曾经存在过的世界会有人组织自相残杀真人秀,但是希望峰学园的资料又确实存在,于是只能承认1、2在v3的世界观下是虚构的。

作为同人可以接受,作为官方同人可以说是告别作了。告别作?就这?


横向对比一下杀人手法的精巧程度。

一代:

  1. 凶手:桑田;被害人:舞园;

    key:被害人是最初的加害者,且被害人多次主动表示好感更影响理性判断;焚化炉证据的销毁;

  2. 凶手:大和田;被害人:不二咲;

    key:十神白夜伪造现场,腐川第二人格屠杀者翔的出现;不二咲画女硬说男;

  3. 凶手:塞雷丝、山田;被害人:石田、山田;

    key:共犯存在;双案发现场与发现尸体广播;

  4. 被害人:大神樱(自杀)

    key:朝日伪造现场;密室杀人;

  5. 凶手:无 ;被害人:无

    key:第16人的存在;第16人的身份

二代:

  1. 凶手:辉辉;被害人:十神白夜(欺诈师)

    key:地下空间与其他房间的位置关系;狛枝拟杀人而未遂;

  2. 凶手:佩子;被害人:小泉;

    key:凶手逃离方式;黄昏症候群映射关系;

  3. 凶手:罪木;被害人:西园寺;澪田;

    key:伪造密室;犯罪时间;

  4. 凶手:田中; 被害人:二大;

    key:建筑构造;犯罪时间和手法;

  5. 凶手:七海(狛枝确信);被害人:狛枝;

    key:疯狂且精彩


v3:

  1. 凶手:白银(赤松顶罪);被害人:兰太郎;

    key:表:与1代类似,情感盲区影响判断;作案手法;

             里:密道的存在导致信息不对称;

  2. 凶手:东条; 被害人:龙马;

    key:龙马死亡时间、地点;尸体搬运方法;

  3. 凶手:真宫寺;被害人:安吉拉、茶柱;

    key:a.密室构造方法;安吉拉死亡地点;

             b.地板机关;

  4. 凶手:权太;被害人:美兔;

    key:“自相残杀”程序规则:物品不会坏;物可穿“墙”;被害人为最初加害者;

  5. 凶手:百田;被害人:王马;

    key:被害人身份判定

1代杀人方式是简单的,所有的推理难点几乎都是在事件发生后,凶手或其他人对现场的破坏的原因以及由此推出的意义上;2代杀人方式同样直接,推理难点更多压在了作案地点以及逃离作案地点的方法上;v3杀人方式确实略显特殊,如兰太郎(表)和茶柱死于机关,美兔死于程序内死亡,王马(百田)死于毒药还是机器,解开杀人方式就几乎可以解开全貌。

这样横向对比下来,1、2代谜题总体确实偏简单;3代设计确实更为复杂;这几个犯罪中,以东条、黄昏症候群和七海&狛枝三个依次是我更加青睐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少见多怪了,两个绳子构筑轨道有那么一瞬间让我觉得“原来如此!”,所以我把它放第一,如果没有手套的佐证,几乎可以称为完美犯罪;其他事件要不然是留下的线索太多,要不然是有共犯(目击者)的存在都不太完美,狛枝大概可以算是完美被犯罪。

总之,这个系列在推理上确实达到我的预期了,也没有出现恐怖内容。



弹丸论破全系列感想(个人向,含剧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