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答案

2023-03-21 01:41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气》第一节水循环为教学内容,本节分析水循环的环节、过程和类型等,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另外,水是生命的摇篮,水的三态变化使得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同的空间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我们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观:学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的基本原理,了解三个水循环的类型,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深化“水资源的危机意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的差异,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

4.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情分析

1.学段特征:高一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且思维活跃,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习惯接受式的学习,因此通过实验与案例探究,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认知基础:高一学生逻辑思维有所提高,并且经过前期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同时积累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地理素养,能够对水循环各环节与地理意义进行自主探究,并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生活。但学生层次不一,接受层度不尽相同,同时本节课内容较多,通过水循环引发出对应内容,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七、课堂活动设计

1.学生手绘地图复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学生谈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