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难度不输三峡,甘塔斯隧道让法国直接认输,中国仅七年就搞定

图为甘塔斯隧道
在多数国人的印象中,大部分非洲国家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它就是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有3800美元,已经相当于中国08年的水平了,如今这个国家的大好局面,也得益于积极发展经济和努力推动国内基建发展,但是阿尔及利亚的北部,却有一条建造难度不输三峡的隧道,曾经难倒了许多国家的专家。

图为甘塔斯隧道
这就是甘塔斯隧道,被法国工程界誉为“工程师的灾难”,由于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原因,甘塔斯隧道让法国直接认输,这时阿尔及利亚将目光放在了中国身上,毕竟中国是享誉全球的基建大国,名声都是靠实力拼来的,结果中国果然没有令人失望,接手后仅七年就搞定,那么这条隧道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以至于让老牌工业强国法国彻底放弃了呢?

图为甘塔斯隧道
通常来说岩石质地均匀,硬度适中,没有内部应力,挖开后不会发生体积变形,也不会破碎的地质岩石环境,是最好的隧道施工环境,但是甘塔斯隧道的地质围岩状况极差,膨胀性极强,地应力极高,和这个标准是反着来的,这些条件作用在一起,让隧道的施工难度非常大,隧道的岩层主要是第三纪中心世沉积泥灰岩,显著的特点就是遇水膨胀、失水收缩,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地质就会发生改变。 这条隧道对支护结构的时效性、强度、抵抗变形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让隧道开挖支护工程变得困难,而且隧道中有900米的范围,存在岩层系灰岩夹砂岩,在破碎的砂岩中有很多水分,更容易引发隧道支护的质量通病,就是这样一条复杂的隧道,阿尔及利亚还法国请来工程监理,监督工程人员的施工进展,对中国的基建能力抱有很大的怀疑。

图为甘塔斯隧道
但是中国还是拿出了一套先进的施工理念,让法国专家直接眼红了,中国的施工模式有2个显著特点,一个是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根据围岩状态及时调整支护类型,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另一个是多采用标准图集,在施工中服从设计,最大限度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相对于欧洲技术模式较高,但是工期漫长来说,在施工成本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在重重压力之下,中国专家采用独特的施工技术,顶住压力通过7年时间将这条隧道贯通,不但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基建打了一次广告,也证明了西方国家干不了的工程,中国就是能够解决,通过甘塔斯隧道工程的顺利交付,不但获得了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信任,也获得了非洲多个基建能力落后的国家的青睐,中国基建未来将有很多机会在非洲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