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原理试卷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34 分)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 起伏、 起伏和 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 起伏提供,临界生核功由 起伏提供。 2、影响液态金属界面张力的因素主要有 、 和 。 3、纯金属凝固过程中晶体的宏观长大方式可分为 和 两种,其主要取决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 。 4、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由热扩散控制的过冷被称为 。 5、铸件的宏观凝固组织主要是指 ,其通常包括 、 和 三个典型晶区。 6、孕育和变质处理是控制金属(合金)铸态组织的主要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孕育主要影响 ,而变质则主要改变 。 7、液态金属成形过程中在 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而在 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 8、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 、 和 三个收缩阶段。
9、铸件凝固组织中的微观偏析可分为 、 和 等,其均可通过 方法消除。
10、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1、 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 、 、 。
12、 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 。
13、 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 。
14、 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 润滑处理。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9分)
1. 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 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
A、理想塑性材料; B、理想弹性材料; C、硬化材料;
3. 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 。
A、解析法; B、主应力法; C、滑移线法;
4. 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 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 B、屈雷斯加; 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 塑性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 。
A、理想弹性材料; B、理想刚塑性材料; C、塑性材料;
6. 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
A、热脆性; B、冷脆性; C、兰脆性;
7. 应力状态中的 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与压应力;
8. 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sm 中间主应力s2。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9. 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
A、提高; B、降低; C、没有变化;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题1分,共 5 分)
得分
评卷人
1. 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 ( )
2.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小于工件表面的
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
3. 静水压力的增加,对提高材料的塑性没有影响。 ( )
4. 在塑料变形时要产生硬化的材料叫理想刚塑性材料。 ( )
5. 塑性变形体内各点的最大剪应力的轨迹线叫滑移线。 (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 12 分)
得分
评卷人
1、相变应力
2、平衡凝固
3、最大散逸功原理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 16 分)
得分
评卷人
1、 简述为什么在铸件凝固过程中降低浇注温度是减少柱状晶、获得等轴晶的有效措施之一?
2.简述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
六、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得分
评卷人
1.如图所示,假设一定长度的厚壁筒,内径为d,外径为D,筒内受均匀内压力 -p,用主应力法证明该厚壁筒进入塑性状态时极限应力
编辑
。

编辑
2.图所示的一平冲头在外力作用下压入两边为斜面的刚塑性体中,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其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为q,自由表面AH、BE与X轴的夹角为

,求:
证明接触面上的单位应力q=K(2+

+2

);
1. 假定冲头的宽度为2b,求单位厚度的变形抗力P;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