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211院校及双非财经院校择校攻略
考研人数年年增长,考研竞争愈发激烈,不少同学早早就开始准备考研,最近有不少24考研的同学开始考研备考之路,23考研的同学们得加紧步伐了。

当然现在挡在23考研同学面前的一座大山,就是择校问题。为了解决大家的择校问题,炳哥将院校划分为顶级名校、名校、中等院校、容易院校四类。

而前两类院校,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分析
今天给大家分析下后两类院校—中等院校&容易院校
中等院校一般指的是211院校&985靠后院校;容易院校一般指双非财经院校(这里的院校的划分都是基于院校经济学专业实力划分)。
下面是具体的情况:
211院校
现在“内卷”一词火热,万事万物都可内卷化,考研也不例外,以前要求本科生的岗位现在都要求硕士、博士了,前几天“深圳一中学教师面试者过半是博士”登上热搜,引发人们议论,足以见竞争之激烈,内卷之严重。
所以23考研的同学趁着还有一年多的复习时间,尽量选好点的院校,前两档学校够不上,就要努力冲刺211院校(非财经类),这是获取良好就业的底线,但是也应该明白:
1、211院校就业有一定的区域性,想清楚未来在哪儿就业;
2、专业课不难,但招生人数少,务必疯狂加油
炳哥简单将211院校按照区域介绍:
京津冀:北邮、北交大、北外、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华东地区: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农大、华东理工、东华大学、南京师大
华南地区:华南师大、福州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
华中地区:郑州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大、湖南师大、南昌大学
西南地区:西南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
东北地区:辽宁大学、东北师大
西北地区:西北大学
这些院校基本上专业课教材都是高鸿业教材,考题不难,内容不超纲。关于高鸿业教材的变动情况和复习方法,点击链接查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各版本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但是也有个别院校不按常理出牌,如
1、福州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大学经济学额外考政经
2、北邮、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农大考题超纲
3、北交大的教材是平狄克微观、布兰查德宏观
4、上海大学是陈宪老师的教材
科研院所
经济学考研比较好的三所科研院所—中科院、财科所、社科院,虽然是双非,但是就业非常好,丝毫不逊于211院校。关于这三所院校,可以看到:
1、财科所:相当于央财、外经贸,纯文字性考题,长篇大论作答
2、中科院:厦大、西交大的退路
3、社科院:相当于普通211,容易
双非财经院校
双非财经院校总体来说考研的难度是低于前三项的,但是由于财经院校的属性,就业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就业区域性比较明显,毕竟每个省都有自己专属的财经院校,如东北财经、江西财经、云南财经。
大家在择校时一定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区域,根据就业选择财经院校。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财经院校就业会更好,薪资水平也更高。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在全国毕业生中的水平都属于前列,超过不少中部地区的985院校毕业生。
如果选择双非院校,推荐以下院校:
东北财大、江西财大、南京财大、南京审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北工商、首经贸、浙工商、浙财经、广东外语外贸、安徽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