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马说】第二十期: 东京奥运器材风云录(上篇)

2021-08-04 10:37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关于器材,您可能有很多疑惑。刚好,我们又有很多答案。尽管对于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这不,搁这里,我,黑马;他,掌柜小马哥(大家可以搜索关注:喜马拉雅FM夜聊乒乓)。我们二马就有着不同的理解,谁对谁错,可以有您自己的判断。


是为题记。

 

这一期,我们的主题:东京奥运器材风云录。此为上篇。最开始时,我们想探讨的是,在东京奥运会这个高压环境之下(原本奥运会,选手们压力就会比较大;再加上疫情严重,以致很多观众都喊出:平安归来就好),什么样的底板更能给运动员更好的支撑和产生多大的助力。后来,讨论的范围广了,但也都跟这次奥运相关,又聊到很多选手的器材,所以这期的标题也就改了。

 

重压之下,什么样的底板更能助力


应该包括几种类型。一种是本身底板的支撑力比较好,这样在防守时能扛住一些用别的底板可能扛不住的球。这方面,蝴蝶底板之所以流行,就因为足够扎实,而一些国外品牌的芳碳板虽然形似,但有时会发空、发虚。另一种类型,像碳素45,它整体的持球感非常好,非常容易上手,在你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减少你的失误,整体的控制力比较强。重压之下,可能这两种类型的底板会给选手更好的助力。

 

小马:我觉得这次压力确实挺大的,对球拍而言,你觉得像这种比赛,是不是外置更占便宜?内置,就需要更多自己发力,需要自己调整的,会吃点亏。


黑马:对国手来说,应该是外置更占便宜。比较能顶得住,防守也更容易些。内置的话,没发力到一定程度,其实杀伤是相对一般的,尤其速度上。而且,国手跟业余不一样,业余很多依赖下旋控制,然后起一板下旋还是非常重要的。对国手来说,不是两三板就能解决战斗,上旋相持所占的比例更高。


小马:先说这次场地对双打的影响。尤其许昕,本来在中远台的得分能力是无人能敌的,配合快速杀伤的刘诗雯。按说夺金概率很高,但是场地小,许昕耍不开,很多球要求他必须强攻。(虽然实际表现不如人意。)在刘主席交涉之后,确实场地有一定扩大。


蓝标的后劲很足,拉球弧线长,在近中台,会有一些爱出界。刚开始混双,昕雯组合对加拿大的张默/王臻。张默还是很有名气,用的张本ALC,风格是近台快速结合一些过渡弧圈,比刘诗雯的摆速略慢,不过球板速度比刘的内置ZLC特制快。


这场就是三支内置,一支外置。外置的蓝标其实也是中台的,W968也是。王臻那个W968反手拧起来速度真的挺慢的,就是也不好防,感觉就是许多球许昕接不上点。一开始王臻发动得比较快,W968能够压制许昕蓝标的半高弧线(就是许昕从后台“拔”起来的球),但是长弧线可能就不行。就是说,但凡许昕正手抡起来发上力的球,基本上对方是没什么戏的。因为速度快,许昕的爆发力也好,打出来的球弧线高,速度快。但是拉中低点的,确实还是被王臻拦截下来,所以能看出来W968内置这个特点还挺多的,起码防正手那种轻拉还是很轻松的。


(这段是混双决赛前的分析)水谷隼ZLC确实底板的弧线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发力时,中等力量时,还有中高球的防守。然后伊藤美诚呢,在近台这么一拍,或者生胶一“扛”对手那个弧圈,就制造出机会了。水谷隼一拉冲,这球就挺有意思。所以我说中国队跟日本组合碰上,其实不好打。

黑马:还真的被你说中了,确实不好打。有许昕打得太保守的关系,落点没打开,而且后期都是在“拔”弧圈。混双中,男选手凶不起来,就容易出问题。刘诗雯打得中规中矩,接发球也比较平淡。我看水谷隼现在打FL手柄了。而且据说针对这次混双,他特别强化了在近台反拉反攻的能力。看来,明年蝴蝶公司必然会出新一版的水谷隼金标限量。因为这不单是第一块奥运混双金牌,也是日本历史上首块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之前蝴蝶给陈建安/庄智渊和吉村真晴做金标限量,因为他们拿了世乒赛双打冠军,那是因为之前日本拿不到奥运金牌。


小马:我觉得蝴蝶公司应该把伊藤美诚挖过来,多花点钱都认了。她几乎是除了中国女团以外,唯一一个是特别有代表性的,(咱先不说喜欢或不喜欢她),先说实力和这个打法特点,包括人的这种韧性,以及打球这种疯狂的投入精神,确实不是一般运动员能做到的。


黑马:尼塔谷跟伊藤签的是终身合同,想挖是不可能的了,哈哈。


小马:不过这场基本宣告了刘诗雯这支特制Inn ZLC打近台的失败。混双决赛这四个人,伊藤是弹打,水谷隼是可中可近,许昕是中台防守,进攻是靠强行侧身来加速,刘诗雯的板子靠近台但打不出速度。但她实际上就是扮演近台快速的角色。


这板子顶对方两三板就不行了,没有外置那种强力的特点,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打外置。对手是伊藤美诚这种近台快速风格,确实很吃亏。有些评价说孙颖莎和许昕搭一块合适,两个都是旋转好的,在中台拉也行。


黑马:我觉得可能跟她正手配狂飚有关系,变得持球更稳,但丧失了很多速度优势。这板子,像张怡宁当时05 64就挺好的。我跟朋友用吉村限量也贴过狂飚,就是够稳而已,爆发力比正手05差多了。但W968配狂飚就不一样,还是有高的爆发力。不过归根结底,这类板子都是自己得退点台多发力。


小马:她这个板子属于什么呢,不适合近台快为主的。其实刘诗雯退台,还是防了两把水谷隼的爆冲的,威胁还挺大的。但在近台基本上就是摁不住,出球也慢。不过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印度的阿昌塔使的拍子挺没劲的,肉呼呼的,但能防住马龙的爆冲。


黑马:嗯,阿昌塔用了岸度的内置KLC。不过刘诗雯,让她改外置不容易。刘诗雯可能还是比较习惯这类内置的持球。你看她一路以来打的板子,蝴蝶科贝尔,奥恰洛夫七夹,刘诗雯ZLF到现在的Inn ZLC特制。


小马:这确实是。所以说老队员一般都比较保守。


黑马:变化也不一定好,哈哈。波尔用了普碳,在欧锦赛打熟人是没问题的。打比欧洲选手快一拍的亚洲选手,感觉他这个拉球不够冲,不如他用波尔ALC时(当然,他打奥运会一直状态也一般,现在又年纪大)。


小马:普碳过去的威胁不大,快但力量不强,但对方打过来,也不容易被打死。三木两碳,透力,过于快。


这次两支纯木,西蒙和丹羽孝希,都是如此柔弱,太肉,出了机会,三四板打不死。

 

丹羽孝希这类纯木,对业余来说,底劲还是足够。但在某一时刻,国手级别的对决,可能就显得不如芳碳板得力。这个其实跟T05业余能打好,T05 Hard业余Hold不住,也类似。不管怎样,好的器材总是需要跟人相匹配。如果西蒙和丹羽打了纤维板,也许对球的控制力就没有现在这么好了。算是一种取舍吧。

 

~~~~~~~~~~结尾分割线~~~~~~~~~~


二马说,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歪理邪说。虽是街谈巷语,却尽量言之有据、有案可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二马说,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想聊的。


【二马说】第二十期: 东京奥运器材风云录(上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