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象逆「参照物的初识」

2022-10-01 09:59 作者:朝与暮白七君  | 我要投稿

象逆:现象逆反

(指事物在认知范围中由于外部改变或是内部转化形成的一种区别于客观认知存在的新情况,由于事物的形成或产生点的不同所诞生或衍生出来的情况将以确定的情况偏转进而发生趋势性变化。)

个人理解,请结合自身情况阅读。


象逆,用简单的理解其实确切的来说是一种衡量,用来在意识上确定现象的运作情况。也是用于否定绝对性事实的存在依据。于是乎所有的真理和定理,按照真实情况来看其实是广泛认同产生,而不是绝对存在的(即使是绝对存在,也仅仅只是方便参考且并未出现原则性错误而抛出的宣传定义的方式),因此允许存在象逆就间接认同了不同点,自然就会发现象逆导致的差异。


就像国家与国家间的历史,由于起始点经历的情况不同,且在地理因素的左右相互间发展出来了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馈了地球的多样性而非单一的同属情况,接着为了使自己拥有能够被评价的标准出现,于是乎就发展出了自身的宗教,这就是宗教为何在一些国家是不允许被侵犯的原因——是宗教让他们赋予了价值,使自己明白自己发展的方向不会被其他人进行所谓的遗弃,是自己的避风港也是自己的父母。


于是在象逆的衡量下无神论就出现了,其实这两者按思想上去区分来进行顺序划分而言其实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与当地的宗教势力控制思想力度的相关。倘若放松开放,在思潮涌动下相反的看法和想法会应运而生,毕竟人都是有一种希望自己能评价他人的冲劲,一句凭什么就是对神权历史的个人反抗,也是用来证明不需要靠虚无的东西获得认同的开始,接着就有了无神论者的证明与神论者的反驳,二者都是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倘若放弃现在所相信的会换来什么这就是信仰的产生原因。


出现两类的思想体是一个群体的发展体现,这和一个群体的势力发展情况相关,试想必如果其中一类群体在发展中出现了原则性问题势必会导致象逆情况产生,而这类原则性问题就是必要价值的体现方面出现不可逆的偏差或是错误,即:“生存”


是的,生存。生存是一切事物能否得以延续或是改变的依据,人毕竟是生物,思想的产生是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一种象逆产生物,因为懂得如何满足基础的生存供需,于是就会开始思考后续如何持续,正所谓“饭饱思想欲「原为淫欲但由于不贴合语境改为“想欲”」”,在这种状态下就有了后续对于其他事物的评价,进而有了知识,技术和文化的产生,都是因为有了象逆的发现和思考才会有思想上的进步。


于是宗教在基础生存的象逆上集中了第一批不认可自然,一成不变的人创造了“神”用此来区分拥有复杂思考的人与只能有生存唯一思考的动物。接着无神论者发现了宗教这种方式太过依赖外界评价进而否定自身能力或是高估自身能力对于发展产生了弊端,于是又一次在象逆的情况下认同了自然间在生存上是存在差异的但属于自然造物,同时人也需要利用自然于是开始对宗教的“神论”变为“人论”。


象逆这是在这些基础上选择了自身合适的参照物,塑造出了自身的价值,作为的依据,于是就有了规则,用来认可象逆对自己的影响,倘若人还为自己的生存发愁,二者无论那一方并不能服务自己的生存所需,都是会遭人嫌弃进而发展出第三类思想体,这是会发生的。


所以这些东西就是生存的象逆——“享受”的产物。


前面的其他关于价值的内容专栏里面提到过享受,这一次用象逆来说明一下享受,人会用手这个是进化,原因是环境的改变,更可能是发觉手还是该干手能干的事干嘛用来走路,于是为了缓解压力就不再选择用手代步,但习性保留于是还是存在爬行行为。因此象逆的产生不等于原先的行为消失,更多的是替代,不过在时间的作用下依然会消失,因为思想是个体存在群体的思想始终是在生存基础上的参考标准,能带来生存的思想才是保留的依据,享受什么的依然服务生存这个生物演化的唯一课题。


在此基础上人的模式即使是在享受环境下,依然保留着“自私”,就像换了片林子动物在没有生存威胁下依然我行我素。所以规则的制约性和管理性就有了,进而又有了刑行用来进行威慑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原则性废死的原因——人是会在无威胁情况下像个动物一样,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


这些就是象逆产生的,再怎么量化,潜在记忆里不比武力来的直接,这个是根深蒂固的默认原则,所以就要受伤,或者能够吃到教训才有意义。接着人才会利用复杂的思考考量价值的得失,行为的后果会带来怎样的结局,进而环境影响个体,个体适应环境,个体也可改变环境但是代价需要自身和被改变环境承担。


所以思想体系,宣传方式和思想个体的每一个阶段情况,将会直接作用在人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二者叠加又将影响势力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意愿。象逆不仅仅是因为外部的环境改变,更多的是内部变化,由于资源的问题不做细纠,处事的方式依然是反思的原则,说到底还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自然选择也只是赋予了最基础的标准。


“外部条件影响内部标准,内部变化改变内部情况。”就是这一句话诞生了宗教,诞生了政府,有诞生了学府。都在用着自己为人的方式发掘自身行为的可行性,摒弃不可发展的逆差性,合时宜的象逆是一种衡量,更多的是一种选择的余地,用来考虑和决定。


再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参照物的选取将会决定是否会产生严重的象逆,而这种象逆对于自身势力的发展和延续又会出现怎样的进化和变更?一切都是为了生存,接下来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每走一步都是为了后续的可行性,也是为了活着和活出价值。


这也就是参照物对于事件的影响,也是其困难理解的原因,因为会产生现象的逆反「象逆」。

象逆「参照物的初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