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3版真题题库精选资料

2023-06-08 15:18 作者:资料来源动态有  | 我要投稿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3版真题题库精选资料!

参考资料: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精讲【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精选部分摘录:

科尔曼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就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认同、服从、内化

B.服从、内化、认同

C.认同、内化、服从

D.服从、认同、内化

【答案】D

【解析】①服从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②认同是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③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海德提出的态度改变理论是()。

A.平衡理论

B.调和理论

C.分阶段变化理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答案】A

【解析】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海德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压力。分阶段变化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的。认知不可协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

根据科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认同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答案】A

【解析】A项,认同是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B项,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C项,服从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D项,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3版真题题库精选

以下选项中,()是社会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实验研究。

A.勒温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

B.霍夫兰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

C.勒温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

D.拉特纳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

【答案】C

【解析】奥尔波特之后最有影响的实验研究,主要有谢里运用似动现象所做的关于社会规范形成的实验、勒温进行的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阿希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霍夫兰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米尔格莱姆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拉特纳等人关于助人行为的实验及津巴多的监狱模拟实验等。

社会心理学家戴恩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这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

A.首因效应

B.相似假定作用

C.类化原则

D.光环效应

【答案】D

【解析】A项,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的一种认知倾向。B项,相似假定作用是指在认知活动中,人们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的一种强烈倾向。C项,类化原则是指认知者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D项,光环作用是一种认知上的偏见,是指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

自我概念的功能有()。

A.自我维持一致性

B.心理健康

C.经验解释

D.期望定向

【答案】ACD

【解析】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保持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和决定期望三种功能。一致性维持功能是指自我概念使人保持内在一致性;经验解释功能是指自我概念具有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期望定向功能是指人们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受自我概念的引导。

.......

>>>本文为资料节选>>>完整版及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完整版>>>百度>>>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复制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3版真题题库精选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