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冉繁英|众妙之缘-2024全国百位书画家名人录

2023-10-17 16:59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  | 我要投稿



【艺术家简介】

冉繁英

冉繁英书法艺术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评审委员

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书画院院务委员

康有为书法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天津师范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秘书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曾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各项展览评审工作

一一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展览中获奖

一一作品受邀参加全国及各地区省市名家邀请展百余次。

一一曾多次参加各级组织为震灾、疫情、洪涝的义卖捐赠活动

——曾随中国书法家协会、央视书画频道、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等“送万福进万家”、深入全国各地区、下基层送福、送春联和辅导书法学习创作交流。

——曾多次走进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区书法大讲堂讲座。

——曾多次做客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书》等栏目讲座。

——曾随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访问香港、台湾、越南、韩国、欧洲等地区和国家。

——曾出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曾出版《学写楷书格言》《梅兰竹菊》书法集《盛之墨象》书法集《冉繁英书法作品集》等书籍。

——曾有中央电视台、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天津电视台、宝坻电视台、南开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为其拍摄冉繁英书法艺术专题片。

《人民日报》《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书法杂志》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冉繁英书法艺术成就。

——1999年被天津市文联授予“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9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

2020年被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授予“爱国拥军艺术家称号”


气势豪放   神情毕现

一一冉繁英先生书法艺术赏析

文/上官甫贵

纵笔豪放得势,激情澎湃写心,沉郁顿挫灵变,是冉繁英行草书的情韵逸格。这是书家性情、思想不为技法所缚的欢歌劲舞。当然,这个化蚕成蝶的过程是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




一、厚积薄发,气势雄强。

冉繁英工书,四十余载,严寒酷暑,临池不辍。其书取法,高远广博。先以楷筑基,师承颜鲁公,对《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皆有深涉,厚积其养,微变迹象。繁英之楷,端整遒丽,豪健朗阔。善以行书笔意笔速表现楷书,变化森严法度,转换自然酣畅,并能通变到行草书中去,由此形成有机观照。

骏马秋风 冉繁英/书

冉繁英书法以行草书见长,且有笃定追求,是曰:魂住在颜鲁公书法里。他对颜书,情有独钟,矢志不渝,追其一家,精其一家,而后通百。但凡一人,独爱某家,并非简单的嗜好,而应有其内心世界的神往。繁英钟情颜鲁公行书,是其崇尚浑朴雄伟之美,是其心寄豁达挺健之境,简言之:是思想情致所向。他师法颜书《争座位帖》旁涉《祭侄稿》《刘中使帖》主取雄浑之势,诡形异状,篆籀之气。在悉心精研、临读几十年的《争座位帖》后,他又转师“二王”和宋、明经典,融汇多家线条语言,形成别样艺境一一劲逸丰腴,雄浑古朴,时与洒脱挺健对歌,时与流美飘逸舞蹈,曲尽激情涌动的感情宣泄。同时让人领略到了他的艺高胆大--“在有意无意时破法生法”(柯文辉句)。一方面,在字势、结构上,打破常规样态,呈现雄强欹侧,顾盼有情,浑朴壮美中又见苍朴意趣。另一方面,在用笔上能事内敛中拓放豪宕,彰显凌厉气势。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冉繁英/书

二、哲理思辨,致精达宏。

有思想的法度谓之“大法”,有思想的书家谓之“大家”。繁英所书,得益所思,他悟书法之法,悟书法之理,悟书法之道,悟常人未所悟。他工颜书,是崇尚颜书的人文思想境界,是向师法颜书不易把握精髓的难度挑战,这,需要智慧,需要哲思。他研习、光大颜书精神内涵,有其独到方法,他善运用现代有关学科思想,观照、研习《争座位帖》一是:运用系统论,研究颜书系统的结构、用笔、静动、法则以及系统间的联系。

天地·千秋联  冉繁英/书

二是:运用方法论,观察《争座位帖》找出“是什么”、“为什么”、解决“怎么办”等问题。以此方法,厘清其中最本质的东西,进行不间断的训练,直至成为一种艺术行为习惯。三是:运用艺术哲学,对《争座位帖》的艺术风格、美学特征、矛盾关系等等,进行系统研究,仅此临、读该帖笔记,他就有百余本,翻开浏览此笔记,条分缕析,理义晓畅。《争座位帖》点划形质,波折形态,动静面貌,长短度量,欹正变化,俯仰情势,粗细对比,擒纵关系,字法空间,线性线质……繁英皆悉心洞察,注释文字洋洋,剖析艺理独到,并著述《争座位帖解析》而后,娴熟践行笔墨,临、读、背帖,感悟其帖思想精神,感悟其书其文人格魅力。故繁英满脑词句“争座位”,满眼符号“争座位”,如此精一通百后,繁英行草书,审美内涵丰富,每件作品意趣迥然,耐人寻味。他许多大幅大字作品,厚重苍浑,朴健雄强,气宇昂然。

对联  冉繁英/书

许多大幅、小幅多字作品,格调古雅中见清新,用笔粗犷中见细劲,精微精到精彩。他作书,善作哲理思辨,敢于营造对立统一关系,善于调和质、量互变关系,浑厚中赋予清劲的鲜明对比,故得节奏明快;沉雄中蕴含劲逸洒脱,故得自然飞动,是谓汲古出新,机抒天趣。其书个境有三:一曰雄浑,二曰挺健,三曰秀润。其书气势,仿若惊涛骇浪,亦如风雷滚滚,抑或气吞万里如虎。

宋  宴姝 《送铅山周尉》 冉繁英/书

三、锋出韵流,神情毕现。

大凡书法韵势,皆出书家情漫。情韵相辅,锋出韵流,著文如此,作书亦不例外。繁英书法,以情驭笔,既不盲目任性,也不被理性所控,他的情性发挥,是千锤百炼后的“庖丁解牛”。

毛泽东《沁园春·雪》 冉繁英/书

仅举、用笔一例,便知其笔道深藏。他研究笔法,先至笔具构理。欧阳询《用笔论》李世民《笔法诀》阐述了怎样用笔和用笔的美学意义,冉繁英受其启发,则研究用笔效果的“为什么”和笔毫作用未被开发的全部原理。

荒城·落日联  冉繁英/书

他认为:制笔者未必知用笔,用笔者必知其笔性,故他长期在实践中试验各种笔毫特性,悟得毛颖技理,他视笔毫之用,应尽笔尖、笔腹、笔根之全,巧于用足,方可其妙生焉。他用毫尖,表现圆润细劲,他用毫腹,表现雄浑厚重,他用尽毫根,表现苍茫野逸。读繁英书法,如赏葱绿春山烟雨,如观宏阔大海惊涛。

明·沈周《记雪月之观》  冉繁英/书

书法韵势之美,是繁英行草书的生动景象之一。他表现韵势,致力于墨与水的互为作用,致力于情性与速度的宣达。沾水沾墨先后互变,浓墨淡墨涨墨并发,墨中有笔,笔中有味,墨色五彩,发于素纸,灵变莫测,正如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曰:“灵变神化者,非局器所能察矣!”在冉繁英的行草书中,这种神奇莫测的变化,非情致而所至臻,非一日之功而能出彩。

唐· 元结《右溪记》 冉繁英/书

他所书韵势,得益于他的绘画功力,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他,书画韵势转化自然敏慧。其书法之韵,可谓之神韵一一浑厚中绽放清辉,淡雅中放光月色。

有时,他用浓墨表现雄浑,盈实空间,大有“山雨欲来”之感;有时,他用淡墨表现清雅,又见“淡烟疏柳”之境。由此足见,繁英书法之韵,有骨有肉,有情有趣,富有内涵,而非呻吟造势,如此神情毕现,实乃技法之外才情功深所致。

读繁英书法,如赏葱绿春山烟雨,如观宏阔大海惊涛。

2019年5月2日-一28日写于悟为室

(上官甫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上饶书法院院长)


冉繁英|众妙之缘-2024全国百位书画家名人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