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潮不让——阿思翠S80国潮版

还记得2018年的时候很多国产品牌开始了一个新的转型尝试,这一年也被成为“国潮元年”,尤其是李宁、回力这些老牌服装品牌纷纷拥抱“国潮”文化,在设计中融入更多中国特色传统元素,开启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复兴。面对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和消费能力扩大、需求增长的现状,当前的消费已不局限于对生活需求的满足,更追求对生活方式和态度的满足,于是新潮与复古碰撞,科技与传统融合,在民族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熏陶下,“国潮”是对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诠释。

阿思翠作为国产老牌音频厂商总给人佛系的印象,虽是一家HiFi厂商但近年却似乎重心偏向真无线产品,S80系列的丰富程度甚至有朝红米K30系列看齐的意味,包括最新的S80国潮版,在模具上与前代产品差别不大但换上更漂亮的“苏绣”外观,但仔细一看还真不是“科技以换壳为本”这回事,内在也有不少升级。正好手头还有初版的镀铍振膜S80,可以对比一下究竟有哪些提升。以下简称为“初版”和“国潮版”。
国潮之名首先呈现于外包装,蓝底缀以金黄银杏叶与仙鹤。背面印有主要特性。内部比较简洁,配件包括充电线、两种不同尺寸的耳套,并没有配备之前的小拉链盒。除此之外只有一张保修卡,十分“环保”地取消了触控板具体操作的说明书,仅在外包上印有首次使用指南。



充电口改为C口好评,腔体造型也做了进一步优化。使用初版时我就提到过一个问题,初版的导管太短而主体偏大,当头后仰时会有与耳道密封不严导致低频泄露的问题,这个情况在新版的腔体上得到了解决,更加小巧,虽然取消了稳定胶圈但依然能有不错的佩戴稳固性。


而在使用方面,国潮版解决了很多初版上的问题。①底噪表现大幅改善,几乎不可闻;②延迟表现喜人,视频基本无延迟;③操作逻辑改善,左右耳无主次之分,任意拿出直接连(初版连接默认为右耳,拿出左耳需手动配对);双耳连接状态任意将一边放回充电盒不会与手机断联,自动切换好评(初版若将主机放回自动断联)。以上都是些实实在在的改善,或者说是在这个时间点tws耳机的基本功,至于蓝牙格式依然只支持SBC和AAC(应该不是高通的方案,不支持aptx),但有一说一,调音真的比格式支持来的重要。

由于单元改为PEK+PU符合振膜,在声音上自然与初版形成了差异。最明显的差异来自音色上的改变,国潮版声音更加温暖厚实,而初版声音更加清亮且更偏向瞬态,前者呈现出一种大气的沉稳感而后者则显得更加活泼动。国潮版在声场的构造上也更加规整,有不错的纵深,人声距离更加合理且更加饱满,依然保持了清澈甜美的感觉,但口型细节相较初版稍微模糊。对于流行歌曲来说鼓、吉他和贝斯对于中低频的氛围十分重要,国潮版在这点上表现更好,对于敲击和琴腔共鸣的表现更加丰满扎实,对于复杂的编曲也不会显得嘈杂,这点在初版上反而因为镀铍振膜响应快的特性显得有些“躁”,不如国潮版耐听和动感。高频的表现这次完全可以用顺畅来形容,虽然受限于蓝牙格式高频细节有欠缺但延伸很好没有一刀切的感觉。

总的来说国潮版没有追求将重点放在素质上,而是构造了一个十分完整的饱满厚实的听感,相信这也是阿思翠针对“国潮”这个名字的调音结果,大概是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厚实沉淀与丰富多彩?其对于各类流行尤其是R&B或是像打雷姐那种复古的调调表现力和感染力十足,不夸张的说抛开素质并不逊色于许多千元内的有线耳机。“国潮”是一个新颖的标签,当你拿出耳机盒就能吸引旁人的目光,这是文化与艺术的外在传达,至于声音,依然是TWS中第一梯队的水准,阿思翠的动圈调音稳就完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