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牙齿矫正||正畸中,面下三分之一的具体定义是怎样的?

在临床正畸中,面下三分之一的具体定义为:
人脸有三庭,也就是上下大致平均分三份,发际线到眉骨为上庭、眉骨到鼻底为中庭、鼻底到下巴为下庭。下庭部分,也就是鼻底点与颏部之间的部分,称为面下三分之一。
研究表明,面下1/3是一个人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正畸学研究范围正好集中在面下1/3,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上下牙列、颌骨以及周边的软硬组织。
从颌面美学角度来说,面下三分之一中的牙齿、嘴唇、牙龈,包括面下的高度、颏部的形态、鼻唇角颏唇角等,这些都会影响人的面部美。
事实上,通过正畸能调整的,基本就是下庭的比例和形态。
很多人其实不是天生三庭比例不好,而是由于牙齿畸形导致的三庭比例失衡。比如龅牙、地包天、对刃等牙齿问题会导致下庭变长,而深覆合会导致中庭变长,下巴后缩,下庭变短。

其中鼻唇角、颏唇沟也是影响面部美观的因素:
鼻唇角:鼻子和嘴唇之间的角度一个合适的鼻唇角,可以让鼻子更立体挺拔,侧貌也更加立体协调。通过正畸可以调整鼻唇角的大小,从而调整侧貌的美观度。龅牙的面型,鼻唇角通常较小,通过正畸内收牙齿增大鼻唇角,让鼻子看起来更立体挺拔,侧貌也更立体协调。地包天的面型,上颌不够饱满,鼻唇角通常过大。通过正畸可以相对减小鼻唇角,面型看起来更饱满年轻。
颏唇沟:下唇和下巴之间的沟颏唇沟也是影响侧貌的关键因素,恰到好处的颏唇沟会让下巴有层次感和立体度,下颌后缩的面型,颏唇沟过深,侧貌显得不协调,一些高角面型,颏唇沟不明显或者没有颏唇沟,看上去下巴过于平直,缺少立体感。通过正畸优化牙齿和颌平面,能够调整下巴的形态,从而让侧貌更立体更协调。
面下1/3的研究方式可以简单分为:静态,动态。
静态分析:一般通过照片或X光片作为研究素材。现如今,学术界有一整套面型研究的参数和标准,每一个学科都有其代表意义的金标准或普适模板。比如:简单而深入人心的标准就是“E平面标准”。
动态分析:可以按照时间跨度由短到长分为:面部动作(尤其是表情)分析,微表情分析,矫治前后对比分析,生长与增龄分析,性格与面相相互塑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