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娟台大公开课--红楼梦--元春
一、出生命名与代表花
Ⅰ枝头第一春:命名与意义
a.第5回
⊙元春判词: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b.第2回
⊙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子兴道: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
c.字辈取名,又称字派、行派或祧字。它是指同族间、同辈族,名字中用同一字的命名规则。
d.第2回
⊙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兄弟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示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e.第62回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
f.元春大年初一生日,暗示其夫婿是极尊贵的人→皇帝
Ⅱ同一天生日的是夫妻
a.第21回
⊙宝玉便问:是谁起的?蕙香道:我原叫芸香的,是花大姐姐改了蕙香。宝玉道:正经该叫‘晦气’罢了,什么蕙香呢!又问:你姊妹几个?蕙香道:四个。宝玉道:你第几?蕙香道:第四。宝玉道: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这一日,宝玉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丫头等厮闹,自己闷闷的,只不过拿着书解闷,或弄笔墨,也不使唤众人,只叫四儿答应。谁知四儿是个聪敏乖巧不过的丫头,见宝玉用他,他变尽方法笼络宝玉。
b.第77回
⊙王夫人皆记在心中。因节间有事,故忍了两日,今日特来亲自阅人。一则为晴雯犹可,二则因竟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因这事更比晴雯一人较甚,乃从袭人起以至于极小作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因问:谁是和宝玉一日的生日?本人不敢答应,老嬷嬷指道:这一个蕙香,又叫作四儿的,是同宝玉一日生日的。王夫人细看了一看,虽比不上晴雯一半,却有几分水秀。视其行止,聪明皆露在外面,且也打扮的不同。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这个四儿见王夫人说着他素日和宝玉的私语,不禁红了脸,低头垂泪。
c.第72回
⊙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不承望王夫人又放了出去。每唆贾环去讨,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贾环也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无奈赵姨娘又不舍,又见他妹子来问,是晚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
d.第50回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e.第62回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
⊙平儿笑道:我正打发你姐姐梳头,不得出来回你。后来听见又说让我,我那里禁当的起,所以特赶来磕头。宝玉笑道:我也禁当不起。袭人早在外间安了坐,让他坐。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便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人连忙搀起来。又下了福,宝玉又还了一揖。袭人笑推宝玉:你再作揖。宝玉道:已经完了,怎么又作揖?袭人笑道:这是他来给你拜寿。今儿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该给他拜寿。宝玉听了,喜的忙作下揖去,说:原来今儿也是姐姐的芳诞。平儿还万福不迭。湘云拉宝琴岫烟说:你们四个人对拜寿,直拜一天才是。探春忙问:原来邢妹妹也是今儿?我怎么就忘了。忙命丫头:去告诉二奶奶,赶着补了一分礼,与琴姑娘的一样,送到二姑娘屋里去。
ⅢSusan Mann
a.在清朝的上流社会,几乎所有的年轻女子都可以预期自己将成为别人的妻子,打从女儿出生开始,父母就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过程,不仅必须调教女儿为婚姻做好准备,就连她的生日也具有预兆的性质,因为未来在挑选夫婿的时候,必须将两人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拿来比对。
Ⅳ元春入宫
a.第2回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
b.第16回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Ⅴ代表花:石榴楼子花
a.《北史·列传·卷四十四·魏收传》
⊙皇太子之纳郑良娣也,有司备设牢馔。帝既酣饮,起而自毁覆之,仍诏收曰:知我意不?收曰:臣愚谓良娣既东宫之妾,理不须牢,仰惟圣怀,缘此毁去。帝大笑,握收手曰:卿知我意。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刀,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 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
b.关于石榴花的唐诗
⊙中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石榴花灿烂夺目,开放于仲夏五月,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中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qū)尘。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中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中唐·元稹《感石榴十二韵》
·新帘裙透影,疏牖(yǒu)烛笼纱。委作金炉焰,飘成玉砌瑕。
·琥珀烘梳碎,燕支懒颊涂。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绛帐迎宵日,芙蕖绽早牙。
·宿露低莲脸,朝光借绮霞。
⊙中唐·刘言史《山寺看海榴花》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中唐·施肩吾《山石榴花》
·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
⊙晚唐·杜牧《山石榴》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c.榴花
⊙第31回
·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史湘云道:时候没到。翠缕道:这也和咱们家池子里的一样,也是楼子花?湘云道:他们这个还不如咱们的。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史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翠缕把脸一扭,说道:我不信这话。若说同人一样,我怎么不见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的人?
⊙第46回
·鸳鸯红了脸,向平儿冷笑道: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作?这如今因都大了,各自干各自的去了,然我心里仍是照旧,有话有事,并不瞒你们。
⊙第13回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史家—荷花—楼子花—富(烈火、华锦)
→贾家—石榴花—楼子上起楼子—富上加贵(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d.晚唐·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欹(qī/yī)红婑(wǒ)媠(tuǒ)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二、清代选秀女制度与元春入宫
Ⅰ时代背景
a.贵族
⊙皇族
⊙异性功臣(功封)/八旗世爵
b.贾府
⊙第7回
·那焦大那里把贾蓉放在眼里,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第63回
·芳官笑道:我说你是无才的。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
·究竟贾府二宅皆有先人当年所获之囚赐为奴隶,只不过令其饲养马匹,皆不堪大用。
⊙第77回
·贾母忙命鸳鸯取出当日所余的来,竟还有一大包,皆有手指头粗细的,遂称二两与王夫人。王夫人出来交与周瑞家的拿去令小厮送与医生家去,又命将那几包不能辨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包记号了来。一时,周瑞家的又拿了进来说:这几包都各包好记上名字了。但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请太太收了这个,倒不拘粗细,好歹再换些新的倒好。
c.满洲话
⊙第36回
·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
⊙第51回
·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晴雯笑道: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宝玉道:外头自然有大月亮的,我们说话,你只管去。一面说,一面便嗽了两声。
⊙第63回
·宝玉点头,因说:我出去走走,四儿舀水去,小燕一个跟我来罢。说着,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小燕道:我才告诉了柳嫂子,他倒喜欢的很。只是五儿那夜受了委屈烦恼,回家去又气病了,那里来得。只等好了罢。宝玉听了,不免后悔长叹,因又问:这事袭人知道不知道?小燕道:我没告诉,不知芳官可说了不曾。宝玉道:我却没告诉过他,也罢,等我告诉他就是了。说毕,复走进来,故意洗手。
→出去走走:去厕所
d.满洲文化
⊙第51回
·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
e.八旗
⊙康熙年代:上三旗由皇帝亲统,下五旗由各自旗主统领。
⊙每旗均有包衣,上三旗的包衣归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又称内三旗,下五旗的包衣隶属于各旗主。
⊙曹雪芹家族属于内三旗。
⊙第2回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
⊙选秀女是一种为皇室的后宫提供年轻女性的方式,秀女的两个去处:一是作为指婚的对象(妃嫔),二是作为服务人员。秀女的选拔在满清时代统统面向旗人,所选拔的秀女到宫中主要是上述的两个去处。康熙时代以后,随着内三旗和外八旗两个系统的区分,秀女的选拔出现了两种渠道。
→内三旗—13岁—宫女—25岁出宫
→外八旗—13-17岁—妃嫔
⊙第4回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 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三、宫廷诡诈与人情事理
Ⅰ刘向《战国策·楚四·魏王遗楚王美人》
a.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b.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yì)之,无使逆命。
Ⅱ班固《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
a.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上曰:夫人弟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歔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思绝。上所以挛挛(luán,通恋)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b.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和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戚,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Ⅲ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a.有才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
四、细究元春为人
Ⅰ富贵不能淫
a.《孟子·滕文公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第5回
⊙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c.张爱玲《第一炉香》
d.第4回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e.《颜氏家训·音辞》
⊙古人云:膏粱难整。以其为骄奢自足,不能克励也。吾见王侯外戚,语多不正,亦由内染贱保傅,外无良师友故耳。
f.第18回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拜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jī)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四叮咛:不须记挂,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g.第17回
⊙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
Ⅱ贵妃生活,二十年来辨是非
a.第18回
⊙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b.《清宫史·宫规》
⊙凡秀女入宫,有名号者,父母年老,奉特旨许会亲。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家下妇女不许随入,其余亲戚不许入宫。
Ⅲ素乏捷才,然具高度判断力
a.第18回
⊙写毕,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之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
⊙大观园诗脂批:诗却平平,盖彼不长于此也,故只如此。
b.第22回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
c.清·涂瀛《红楼梦论赞·贾元春赞》
⊙元春品貌才情,在公等碌碌之间,宜其多厚福也,然犹不永所寿,似庸才亦遭折者。说者谓其歉于寿,全于福矣,使天假之年,历见母家不详之事,伤心孰甚焉!天不欲伤其心,庸之也。越于史氏多矣。
d.补充
⊙第37回
·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
⊙第18回
·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上,然自忖亦难与薛林争衡,只得勉强随众塞责而已。
·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五、宝二奶奶的人选考虑
Ⅰ第18回
a.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b.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Ⅱ第36回
a.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b.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袭人昨夜不过是些顽话,已经忘了,不想宝玉今又提起来,便笑道:你可真真有些疯了。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Ⅲ脂砚斋
a.按近之俗语云:宁养千军,不养一戏。盖甚言优伶之不可养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业稍出众,此一人则拿腔作势、辖众恃能种种可恶,使主人逐之不舍责之不可,虽欲不怜而实不能不怜,虽欲不爱而实不能不爱。余历梨园弟子广矣,个个皆然,亦曾与惯养梨园诸世家兄弟谈议及此,众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今阅《石头记》至“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二语,便见其恃能压众、乔酸娇妒,淋漓满纸矣。复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将和盘托出,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蹈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六、大观园的擘建与意义
一、情理兼备的建设基础
Ⅰ端午与榴花
a.中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b.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c.清·潘荣陛《燕京岁时纪胜》
⊙饰小女儿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d.清·王蕴章《幽州风土吟·女儿节》
⊙女儿节,女儿归,要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鞠牵裾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采艾,装拏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e.余有丁《帝京午日歌》
⊙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f.河南歌谣
⊙石榴花,溜墙托。井台高,望见娘家柳树梢。闺女想娘谁知道?娘想闺女哥来叫。
g.整体而言,无论是展现元妃个人身为嫁女思家与怀亲的心里需要,或是大观园中众女儿以少女身份过端午的集体庆典,对红楼梦来说,端午是意义非凡的重大节日,所以在这一天表达出宝二奶奶的人选就何其重要。
Ⅱ大观园对于元春的意义
a.不仅是感性家园,更是精神家园。精神家园代表着一种对沉沦的抗拒、对自由的诉求而想要引领自我、回归本体的时候所找到的一个绝对存在之域,因此精神家园中实际蕴含着一种对存在诗意化的沉思。
b.第23回
⊙话说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Ⅲ关于大观园
a.脂砚斋
⊙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金钗太虚幻境,岂可草率。
⊙大观园原系十二金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捻。
b.王梦阮
⊙太虚幻境,与大观园是一是二,本难分晰。
Ⅳ省亲:君恩王道与儒家孝道
a.从基本上讲,大观园辟建的目的是抒下情,颂扬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的仁君与王道。
⊙第16回
·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第23回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能诗会赋&地灵人杰
⊙第48回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二、「大观」天下的王道思想
Ⅰ第52回
a.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宽韵&窄韵、险韵
⊙一先的韵属于宽韵
Ⅱ《周易·彖(tuàn)传·观》
a.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xùn),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yóng)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Ⅲ其他
a.唐·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b.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c.唐·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Ⅳ阮籍《通易论》
a.大人得位,明圣又兴,故先王作乐荐上帝,昭明其道以答天贶。于是万物服从,随而事之,子遵其父,臣承其君,临驭统一,大观天下,是以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仪之以度也。包而有之,合而含之,故先王用之以明罚敕法。
三、建筑格局
Ⅰ其他
a.第18回
⊙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
→正楼大观楼回应《易经》中的中正以观天下。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b.大观园是缩小版的皇城
c.第17回
⊙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Ⅱ尚中思想
a.《尚书·召诰》
⊙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b.《易经·夬(guài》
⊙中行,无咎。
c.先秦时代,从空间秩序的角度来看,地中思想逐渐形成一种至高的价值,是一种思想权威,地中思想赋予人文社会中占有地中者一种天然的、具有高峰权利的合理性。(君权神授、关中)
d.《孟子·尽心》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e.《荀子·大略》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
f.第13回
⊙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
⊙脂批:若明指一州名,似若《西游》之套,故曰至中之地,不待言可知是光天化日仁风德雨之下矣。不云国名更妙,可知是尧街舜巷衣冠礼义之乡矣。直与第一回呼应相接。
Ⅲ线状中心的南北向中央大道
a.第40回
⊙李氏便令素云接了钥匙,又令婆子出去把二门上的小厮叫几个来。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令人上去开了 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小厮老婆子丫头 齐动手,抬了二十多张下来。李纨道: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仔细碰了牙子。又回头向刘姥姥笑道:姥姥,你也上去瞧瞧。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然后锁上门,一齐才下来。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越性把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众人答应,复又开了,色色的搬了下来。
⊙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鸳鸯答应着,笑道: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
b.第17回
⊙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
⊙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
⊙脂批:想其通路大道,自是堂堂冠冕气象,无庸细写者也。后于省亲之时已得知矣。
Ⅳ其他屋舍的伦理展现
a.荣国府
⊙第3回
·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b.王安石《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四、命名
Ⅰ屋舍
a.潇湘馆
⊙竹林精舍、如上等书房:幽静而优雅
b.蘅芜苑
⊙遍植芳草、简约素静
c.怡红院
⊙如小姐绣房、像迷宫
d.稻香村
⊙田园风味
e.屋舍院落的命名能够彰显屋主精神品格
Ⅱ大观园及各屋舍命名
a.初拟
⊙第17回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为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如?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
·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第22回
·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
·脂批:非世家公子断写不及此。想近时之家,纵其儿女哭笑索饮,长者反以为乐,其理不法,何如是耶!
b.裁定
⊙第18回
·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
·元妃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按其书云:“顾恩思义”匾额,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大观园”园之名。“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蘅芷清芳”赐名曰“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 叶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此时悉难全记。又命旧有匾联者俱不必摘去。
Ⅲ赐予灵魂的母神
a.《圣经·创世纪》
⊙上帝透过命名开创了世界的光明和秩序。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b.《尚书·吕刑》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c.元妃为大观园各屋舍的命名更契合各屋主的心灵特质。元妃王道的展现除了消极地保有宝玉和众姐妹既有的拟名来维护所谓百姓的自我之外,她的命名与众女儿的内在心灵相契合,使得这些命名犹如女儿们的自我命名。
d.元妃命名的重要性
⊙德国·塔西勒
·在神话的思维中,甚至一个人的自我(他的自身和人格)和他的名称是不可分割的、联系着的,名称从来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名称附载者个人属性的一部分。当名称被视为一种真正的实体存在,被视为是构成它附载者的一部分,名称的地位甚至要高于附属性的私人财产,因而名称本身就和灵魂肉体是等同的。
⊙英国·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根据原始人的哲学原理,一个人的名字即使不等于人的灵魂,也还是人生命的一部分。
⊙荷兰·格罗特
·中国人有一种把名字与其拥有者等同起来的倾向,名字被视为其中含有命运的密码甚至要通过改名来改运。
⊙元妃为大观园内各屋舍的命名比宝玉的初拟更接近于各屋舍所谓的场所精神。后来也成为少女们的别号,也等同于她们另一个名字,可以与她们自身相等同。从这个角度来讲,元妃才是真正的命名的权威(体现皇权),从实质来讲,她更是这些少女们名字与灵魂的赐予者,就这点来讲,她更符合王道的意义。
Ⅳ大观
a.大观园、大观楼、大观窑
b.第17回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c.脂批
⊙第1回
·赤瑕宫神瑛侍者【甲戌侧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
⊙第19回
·一面又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了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庚辰双行夹批:行文至此,固好看之极,且勿论按此言固是袭人得意之话,盖言你等所稀罕不得一见之宝我却常守常见视为平物。然余今窥其用意之旨,则是作者借此正为贬玉原非大观者也。】
七、大观精神的真正定义
Ⅰ宝玉:似非大观
a.第17回
⊙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b.齐己《煌煌京洛行》
⊙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
c.既尊重个人又符合礼制仪典,从某个意义来讲,自然与伦理、礼法与性灵是可以相容共生的。
d.露丝·潘乃德/Ruth Benedict
⊙个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
Ⅱ抒下情、宣上德(王道的体现)
a.第18回
⊙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
b.所谓的王道
Ⅲ脂批
a.第1回
⊙赤瑕宫神瑛侍者【甲戌侧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
b.第19回
⊙一面又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了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庚辰双行夹批:行文至此,固好看之极,且勿论按此言固是袭人得意之话,盖言你等所稀罕不得一见之宝我却常守常见视为平物。然余今窥其用意之旨,则是作者借此正为贬玉原非大观者也。】
Ⅳ大观精神的其他体现者
a.元妃
b.探春
⊙第40回
·大观窑
⊙第64回
·宝玉笑道:多谢姐姐记挂。我也因今日没事,又见姐姐这两日没往那府里去,不知身上可大愈否,所以回来看视看视。凤姐道:左右也不过是这样,三日好两日不好的。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这些大娘们,嗳,那一个是安分的,每日不是打架,就拌嘴,连赌博偷盗的事情,都闹出来了两三件了。虽说有三姑娘帮着办理,他又是个没出阁的姑娘。也有叫他知道得的,也有往他说不得的事,也只好强扎挣着罢了。总不得心静一会儿。别说想病好,求其不添,也就罢了。宝玉道:虽如此说,姐姐还要保重身体,少操些心才是。
→未出阁
⊙第77回
·宝玉又恐他们去告舌,恨的只瞪着他们,看已去远,方指着恨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第34回
·薛蟠见宝钗说的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回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儿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
⊙第1回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第57回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剌剌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黛玉不时遣雪雁来探消息,这边事务尽知,自己心中暗叹。幸喜众人都知宝玉原有些呆气,自幼是他二人亲密。如今紫鹃之戏语亦是常情,宝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别事去。
八、封妃之喜的阴影
一、石榴花的哀愁(石榴花本身的象征意涵)
Ⅰ《老子》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Ⅱ开得美却孤独
a.唐·子兰《千叶石榴花》
⊙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b.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c.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荆公作内相,翰苑中有石榴一丛,枝叶茂盛惟发一花。公诗云:浓叶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d.宋·晏殊《西垣榴花》
⊙岁芳摇落尽,独自向炎风。
Ⅲ开得晚而错过假期
a.刘昫等《旧唐书·文苑传》
⊙高祖为隋讨贼于河东,诏绍安监高祖之军,深见接遇。及高祖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 高祖见之甚悦,拜内史舍人,赐宅一区、良马两匹、钱米绢布等。时夏侯端亦尝为御史,监高祖军,先绍安归朝,授秘书监。绍安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曰: 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时人称之。
b.唐·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二、沉重的财务需求(楼子上起楼子(楼子花)的另一个象征意涵)
Ⅰ楼子上起楼子→展现封妃的至高无上
Ⅱ末世的加剧与加速
Ⅲ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回光返照
Ⅳ末世
a.第2回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b.第77回
⊙但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请太太收了这个,倒不拘粗细,好歹再换些新的倒好。
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a.第2回
⊙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第74回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Ⅵ贾家人口多&礼尚往来
a.第53回
⊙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b.第28回
⊙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
c.第6回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
d.第5回
⊙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
e.第52回
⊙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说着,便叫小丫头子:拿了擦地的布来擦地!
f.第72回
⊙因又说起家道艰难,便趁势又说:人口太重了。不如拣个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家人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一则他们各有营运,二则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月钱。
g.姚燮《读红楼梦纲领》
⊙两府中上下内外出纳之财数,见于明文者,如芹儿管沙弥道士每月供给银一百两;芸儿派种树领银二百两;给张材家的绣匠工价银一百二十两;贵妃送醮银一百二十两;金钏死,王夫人赏银五十两;王夫人与刘姥姥二百两;凤姐生日凑公分一百五十两有余;鲍二家死,琏以二百两与之,入流年账上;诗社之始,凤姐先放银五十两;贾赦以八百两买妾;度岁之时,以碎金二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倾压岁锞二百二十个;乌庄头常例物外缴银两千五百两,东西折银两三千两;袭人母死,太君赏银四十两;园中出息,每年添四百两;贾敬丧时,棚杠、孝布等共使银一千一百十两;尤二姐新房,每月供给银十五两;张华讼事,凤姐打点银三百两,贾珍二百两,凤又讹尤氏银五百两;金自鸣钟卖去银五百六十两;夏太监向凤姐借银二百两;金项圈押银四百两;薛蟠命案,薛家费数千两;查抄后欲为监中使费,押地亩数千两;至凤姐铁槛寺所得银三千两;贾母分派与赦、珍等银万余两;贾母之死,礼部赏银一千两。无论出纳,真书中所云如淌海水者。宜乎六亲同运,至一败而不可收也。
⊙元妃宠时,其所载赏赐之隆,不一而足,至贾母八十生寿,其赏赐及王侯礼物亦可谓富盛一时。至酬赠如甄家进京时,送贾府礼,叙上用妆缎蟒缎十二疋,上用杂色缎十二疋,上用各色纱十二疋,上用宫绸十二疋,官用各色纱缎绸绫二十疋;贾敬死时,甄家送打祭银五百两;举此二端,凡所酬赠者可知。至礼节如宝玉行聘之物,叙金项圈金珠首饰八十件,妆蟒四十疋,各色绸缎一百二十疋,四季衣服一百二十件,外羊酒折银,举此一端,其他之婚丧礼节可知。殆所谓开大门楣,不能做小家举止耶?
h.第53回
⊙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
i.第72回
⊙平儿答应着才迎出去,贾琏已找至这间房内来。至门前,忽见鸳鸯坐在炕上,便煞住脚,笑道:鸳鸯姐姐,今儿贵脚踏贱地。鸳鸯只坐着,笑道:来请爷奶奶的安,偏又不在家的不在家,睡觉的睡觉。贾琏笑道:姐姐一年到头辛苦伏侍老太太,我还没看你去,那里还敢劳动来看我们。正是巧的很,我才要找姐姐去。……贾琏忙也立身说道:好姐姐,再坐一坐,兄弟还有事相求。说着便骂小丫头:怎么不沏好茶来!快拿干净盖碗,把昨儿进上的新茶沏一碗来。说着向鸳鸯道: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
三、石榴红重堕阶闻
Ⅰ第72回
a.凤姐冷笑道:我也是一场痴心白使了。我真个的还等钱作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这屋里有的没的,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呢。
b.凤姐道:不是我说没了能奈的话,要象这样,我竟不能了。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旺儿家的笑道:这是奶奶的日间操心,常应候宫里的事。
c.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道:你藏起来,等我见他,若是小事罢了,若是大事,我自有话回他。贾琏便躲入内套间去。这里凤姐命人带进小太监来,让他椅子上坐了吃茶,因问何事。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因叫旺儿媳妇来,出去不管那里先支二百两来。旺儿媳妇会意,因笑道:我才因别处支不动,才来和奶奶支的。凤姐道:你们只会里头来要钱,叫你们外头算去就不能了。说着叫平儿,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平儿答应了,去半日,果然拿了一个锦盒子来,里面两个锦袱包着。打开时,一个金累丝攒珠的,那珍珠都有莲子大小,一个点翠嵌宝石的。两个都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一时拿去,果然拿了四百两银子来。凤姐命与小太监打叠起一半,那一半命人与了旺儿媳妇,命他拿去办八月中秋的节。那小太监便告辞了,凤姐命人替他拿着银子,送出大门去了。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Ⅱ虎兕相逢大梦归
a.晚唐·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欹(qī/yī)红婑(wǒ)媠(tuǒ)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b.第13回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Ⅲ石榴楼子花的陨落
a.匹配(人物判词—灯谜—诗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能使妖魔胆尽摧—恐合栽金阙
⊙榴花开处照宫闱—身如束帛气如雷—封作百花王
⊙三春争及初春景—一声震得人方恐—榴花更胜一春红
⊙虎兕相逢大梦归—回首相看已化灰—石榴红重堕阶闻
b.第5回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