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第223篇 礼崩乐坏

2023-06-10 17:21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个石器,一点兽骨,一团青铜,一块秦砖,一片汉瓦,一棵古树,一座石桥,或者一条老街,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视频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洛阳游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第223篇 礼崩乐坏。 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河南府知府张汉、洛阳县令郭朝鼎立孔子入周问礼碑于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大街东头的洛阳县文庙。碑面上阴文刻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整个碑楼高5.80米,宽5.40米,厚0.90米。无独有偶,南京夫子庙也有一块孔子问礼图,此图由乌石刻制,长68厘米,高43厘米。图中二人驾车,一组身穿古装人物在城门前欢迎的场面。图左上端刻有“永明二年(公元484年),孔在鲁入周问礼周流"的字样,图文清晰可辨。此图来源于洛阳文庙。 孔子入周问礼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专门派了一辆车,两匹马,一随从给孔子和南宫敬叔,让他们入周问礼。孔子和南宫敬叔千里迢迢从鲁国来到东周的首都洛阳。在洛阳,孔子请教了老聃,拜访了周大夫萇弘。还参拜了宗庙等国家建筑。《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谓南宫敬叔:“吾闻老聘(指老子,当时是东周图书馆馆长)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以道德之源,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遂言于鲁(鲁昭公)曰:“请于孔子适周,观先生之遗制,考礼乐所之…..”公曰:“诺。”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没有人遵守礼乐了。东周的礼官和乐官编制不够,形同虚设,连乐官周大夫萇弘也被找借口杀了。礼崩乐坏是长时间不遵守周公礼乐的结果。这里说一下东迁洛阳的周平王,周平王的父亲就是周幽王。周幽王很荒唐,竟然废正妻申后立褒姒为后,废嫡(姬宜臼)立庶(伯服)。更荒唐的是这个长子姬宜臼竟然请求岳父申国国君申侯和犬戎攻破镐京,父亲周幽王在骊山被犬戎所杀,干出了弑父的丑事。后姬宜臼继位后东迁洛阳。自此,周天子一步步沦为傀儡。 到周敬王时期,也就是孔子入周问礼老子的公元前518年前后,礼崩乐坏更加明显。突出的事情就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姜。三家分晋和田氏代姜是以下犯上的开始,而且得到周天子封侯确认。先说一下三家分晋。春秋五霸是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春秋、战国分期也有分歧,分歧的根本在于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间以及韩、赵、魏与田氏封侯时间的不同。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在三军设六卿,六卿开始把握晋国的军政大权。后来赵灭掉范、中行氏,公元前453年,赵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 田氏代姜。齐国是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太公吕尚于齐地的诸侯国。齐国太公姓姜、为姜姓之国。姬、姜两姓互为婚姻,齐国是控制东方局势的重要力量。田氏为了独霸齐国进行了长期的布局。第一步,齐景公时期,齐国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田氏借公事施私恩笼络百姓。田氏大斗放贷于百姓,小斗收贷,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第二步,齐国之内,吕氏(姜姓)是国君一脉,而高氏和国氏等则为支脉,世代为齐国卿大夫。田氏挑起了大夫和高氏、国氏等旁支之间的互殴。最后,高氏、国氏等旁支以失败告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螳螂扑蝉黄雀在后,最后田氏任齐国国相,独揽齐国内政大权。第三步,田氏还异常坚地退还了齐国侵吞各诸侯国土地,以此获得诸多诸侯的支持。第四步,田氏挑选数百姿色绝佳的田氏女子进入后宫,到田成子死的时候,居然留下了七十多个男丁。这些男丁长大了后全部分封到齐国的各国角落。第五步,请魏文侯求周天子封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 礼崩乐坏为孔子开办私学奠定了基础。

深度洛阳游第223篇 礼崩乐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