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中微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两个猜想

2022-10-18 17:26 作者:邓如山  | 我要投稿

事物的属性既通过同一关系表现出来,也通过差异关系得以表现,通过事物的同一关系和差异关系所表现的事物基本属性适合科学哲学双两重论的等效原理,从事物同一关系概括出了同一原理,从事物差异关系概括出了差异原理,从同一原理和差异原理合成了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事物关系和原理的合成适合科学哲学互补性的合成原理或合成性的互补原理。事物的同一关系和差异关系构成了事物“一体两面”的等效关系,当差异性消失或事物属性主要表现为同一关系时,理论形态的等效原理转化为同一原理,反之,当同一性消失或事务属性主要表现为差异关系时,理论形态的等效原理转化为差异原理。

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构成了事物的悖论性,理论形态的同一原理和差异原理相应地融合为悖论原理。事物同一性的上升和差异性的下降或事物差异性的上升和同一性的下降表现了事物属性的转换关系,从事物的转换关系概括出了科学哲学的转换原理。以上的“纯粹理性分析”表明,哲学等效论是关于事物同一性和差异性相互关系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从事物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合成关系、悖论关系和转换关系的融合中产生了事物的等效关系,同一原理和差异原理通过合成原理、悖论原理和转换原理的组合形成了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

继在新科学哲学的概念上提出了光子和电子由更小的物质粒子构成之后,“今日哲学”又提出了有关中徽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两个猜想”。需要指出两点:一是之前的两个和现在的两个猜想都不是凭空捏造和心血来潮的产物,这些猜想有深思熟虑的考量并建立在现有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二是科学哲学猜想不同于科学猜想或科学哲学的预测不同于科学的预测。科学哲学的猜想和预测有助于扩大和深化现有科学认识的范围和深度,科学哲学丰富了人们的科学文化活动,增强了人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和科教立国的良好氛围。

等效原理有简单的解释方式,比如:诗歌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方式,人们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诗,音乐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方式,人们可以声情交融地演唱一首歌,既可把诗唱成了歌,也可把歌写成了诗,诗歌和音乐的表现方式适合艺术哲学情感论的等效原理。当在说话和写作中使用“照样”的词汇时,人们已经“潜移默化”地应用了基于等效原理的语言逻辑,比如:太阳明天照样升起;离开了人类,地球照样转;离开了地球,太阳系照样转动;离开了太阳系,银行系照样旋转;离开了银行系,宇宙照样运行。当我们走向生命的终点时,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人和事放心不下,生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被人们惦记和牵挂的人和事都将随风而去,“太阳明天照样升起”。


等效原理有复杂的解释方式,比如: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中微子和以实验方式产生的中微子在结果上是等效的;物理学家在粒子加速器的实验项目中证实,既可以通过正负电子的碰撞和湮灭反应产生理论预期的中微子,也可以通过质子与质子的高速碰撞在束流中产生理论预见的中微子,通过正电子和负电子的碰撞产生的中微子与通过质子和质子的碰撞产生的中微子遵守物理哲学目的论和方法论的等效原理。

不仅如此,物理学家在粒子加速器的实验中证实,既可以通过正负电子的碰撞和湮灭反应产生理论预期的希格斯粒子,也可以通过质子与质子的高速碰撞在束流中产生理论预见的希格斯粒子,通过正电子和负电子的碰撞产生的希格斯粒子与通过质子和质子的碰撞产生的希格斯粒子遵守物理哲学目的论和方法论的等效原理。通过正电子和负电子的高速碰撞既产生了中微子,也产生了希格斯粒子,中微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产生适合科学哲学途径的等效原理;同样,通过质子与质子的高速碰撞既产生了中微子,也产生了希格斯粒子,中微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产生适合科学哲学方式论的等效原理。

从有关中微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产生方式遵守复杂性等效原理的分析中,我们得到了物理哲学的“两个猜想”,一个猜想是中微子和希格斯粒子存在某种神秘的相关性,未来的物理学家可能揭示作为费米子的中微子和作为玻色子的希格斯粒子的内在眹系,这对于解释粒子结构和宇宙的运行法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猜想是可能存在以自然方式产生的希格斯粒子。物理学家在人工制造的核反应堆中检测了中微子,通过探测器发现了太阳中微子和超新星中微子,但物理学家只是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发现了理论预言的希格斯粒子,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自然形态的希格斯粒子,原因可能是希格斯粒子产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衰变。在诸如太阳的内部和超新星的遗址中可能大量产生了希格斯粒子或留下了它们的痕迹。

在第二个猜想的基础上,可以引入“太阳希格斯粒子”或“恒星希格斯”和“超新星希格斯粒子”的物理概念,套用网络的一句流行语,“概念还是要有的,万一变现了呢?”假如物理学家在太阳和超新星、在中子星和黑洞中发现了“闪射”或瞬时衰变的希格斯粒子,那么即使拿不到诺贝尔奖,也拿得到科学突破奖,而哲学的荣誉无关紧要,只要说一句“这是哲学的胜利”就行了。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哲学是目的论,科学和技术是工具论,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哲学“降格”为工具,科学技术“升格”为目标,“哲学的贫困”变得不可避免,但现代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逐渐地转化为纯粹理性、纯粹逻辑和经验的思维和分析。


有关中微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两个猜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