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学习中前进,在前进中学习!—通韵实例探讨之六

2023-06-12 16:18 作者:广寒听月拾主  | 我要投稿

 如果你想学习古诗词,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什么是平仄,怎样才能押韵,可以跟随我看看,用实例讲解,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要是对你能有些帮助,是我最高兴的事了。毕竟,诗词之美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至少是我们能了解平时觉得高大上的东西,当有一天你慢慢掌握了,同样能写出优美的句子,甚至谱上动听的音乐,陶醉其中!


这一节通过实例了解一下an作韵脚,和in、un、en等是否通韵进行探讨。 

从各个资料查询,an与un、en是不通韵的,能看到的正解是下面的两条:

1、韵部划分的依据——普通话   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齐姑。 也就是说an,un是不通韵的。

2、韵部划分的标准——同身同韵 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中开头的i、u、ǖ,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称为韵腹,它是韵母发音的主部;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合称韵身。 按照这个说法,an,un是通韵的。 


比如下面这首: 乐游原/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们再看看下面这首: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an、en是不是通韵?要是不通韵的话,第一句的i和en明显不通韵,那么,这首诗在用韵上就值得商榷了。


我们再看李白的一首: 

流夜郎题葵叶 李白 


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

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


好像和上一首用法一样。


所以,通不通韵,都是总结古人的诗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充。只不过他们有名,知道的东西比我们多一些。实际上古人这高兴了连格式都该,更何况这不足挂齿的韵脚。 我始终秉承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语句通顺,有层次感,易懂就行了。尽量能遵从平仄,用韵也尽量符合韵脚。但最好不要生搬硬套,最后落得个邯郸学步。 


说个题外话,咱们再看看清代张惠言的一首词,如下: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 张惠言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不管是正体还是变体,都是仄韵,但是,我所学浅陋,这个听字是多音字吗?我反正没有看到。 


另外,ing和eng通韵,属于同一韵脚,基本上爱好古诗词的朋友都知道。但是en和这些通韵吗?有些人可能又从这韵谱那韵谱搬过来对照,实际上没有必要,通篇内容好,意境好,读起来也没觉得不顺就行了。


就别死搬硬套了。否则早晚把自己学废了!

在学习中前进,在前进中学习!—通韵实例探讨之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