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人工月亮的初衷是什么?至今未实现和科技有关?
比月亮还亮的人造月亮制造成功了吗?我国原定于今年发射的人造月亮怎么没消息了?
如果有人说自己想在天上制造一枚月亮,你会不会觉得很离谱?可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不仅有人这样说过,同时还真有人这样做过,并且不止一次地付出了实际行动。
称霸科技领域多年的德国是一个思想十分超前的国家,早在二战期间就设计过许多概念性武器。例如很难实现的飞碟,至今都还广为流传飞碟可能曾经就有过原型机。
受太阳神枪的启发,法国的一名艺术家激发了头脑中的电磁风暴,他建议在地球上空挂一串由无数圆镜组成的珍珠项链(与马斯克星链类似),夜晚之时把阳光反射进巴黎的大街小巷,这样整个国家就不会有黑夜。当然,他的想法并没有被法国当局看好,但却得到了前苏联科学家的青睐。
前苏联为何热衷于制造人造月亮?是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国土都位于北极圈内昼短夜长,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漫长的极夜,这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要是能通过人造月亮来彻底解决光照不足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为农作物提供部分所需光源,苏联人可谓皆大欢喜。苏联科学家经过一番严谨的科学论证之后,他们就开启了制造月亮之旅。该系列代号为旗帜的人造月亮计划,预示着在太空之中插上旗帜,为苏联的国土提供永恒的圣光。
1993年12月,旗帜二实验在和平空间站附近展开,由850微米厚的超薄镀铝薄片,组成人造月亮后被释放到太空中,月球在离心力下自动打开,将直径四千米的圆形光斑投向了地球表面。
六年后,2.5实验同样在空间站附近进行。这次反射的太阳光会更大更亮,直径达到了七千米,其光度则是月亮的十倍以上。
尽管苏联人以及后来继承衣钵的俄罗斯科学家都在人造月亮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由于一些技术难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整个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们的人造月亮最终也没有飞上天空。
2018年,在成都举办的创响中国专场活动上,由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主导的中国人造月亮项目格外引人注目。该研究会计划于2020年发射首颗人造月亮,于2022年再发射三颗人造月亮,从此为城市的夜晚迎来温暖如煦的阳光。
可是时间到了2021年,关于中国的人造月亮却并没有什么进展,大概已经无疾而终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人造月亮的轨道运转太快,不能为一个地方持续提供阳光,高轨道反射的光斑亮度太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人造月亮由多块薄膜组成,在太空需要精细操作,难度相比地面建造难度实在太大。就算发射成功光污染也会很严重,将导致很多人夜不能寐,从此患上焦虑症。绝大部分夜间活动的动物更是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然而,人造月亮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遭逢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电力系统瘫痪,他们是可以提供临时光源,便于救援人员在夜间展开高效率的救援工作。要知道,灾区可是人命关天分秒必争,让我们期待人造月亮在抢险救灾方面大显身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