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朗读教学策略例谈三

2022-05-19 23:33 作者:永远快乐123456  | 我要投稿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杨修宝


师:停!同学样,不够了,照这样读下去,时间不够了。(范读:)洛克机械师在哪?齐。

生:洛克机械师在哪?

师:船长叫我吗?

生:炉子怎样了?

师:被海水淹了。

生:火呢?

师:灭了。

生:机器怎样?

师:停了。

生:奥克勒大副?

师:到!

生:还剩多少分钟?

师:20分钟。

生:够了,让每个人都支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师:在,船长!

生: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请坐,同学们。你看,多么精彩而传神的对话呀!就我们学习的这两段对话,因为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船长,就再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看看(激动,手势高扬)事实上,在整个救援工作过程中,哈尔威船长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

生:船长。


10.开扩视界拓展读

拓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到阅读有关作品。比如说,从节选课文拓展到读整篇文章或者整篇作品;从读课文的引文扩展到读引文出处的全篇;从课文扩展到与课文内容相似或写法相近的其他文章;从课文扩展到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从课文到阅读文章作者的传记,对课文作者作品的评论。又比如从课文中所写的某个人物、某种景物、某个事件、某种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是某句话、某个字也可以拓展到阅读相关作品。开扩视界拓展读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读者的视野,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而且,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使学生开拓思路,闪出火花,涌现创意。

【案例】《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片断

师:我的遗憾学懂了。那少年为什么遗憾呢?

出示: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眼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他是因为我不能把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他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给我而且也不能让我感到很欣慰。

师:难道只是因为这个吗?

师:我们来读读上面的话。

媒体出示: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师:再读一遍,第一句你会发现什么?

生读。

师:再读一遍,因为——。

生:不能带回中国感到遗憾。

师:遗憾与我是中国人有关系。老师把这段话改一改,再读一读:

媒体出示: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少年为我这个中国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师:读着读着,你心里一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想问?

生:为什么我这个中国人不能把木雕带回国,而他感到遗憾呢?

师:是啊,为什么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遗憾呢?而且遗憾着我的遗憾呢?

师:同学们,这和中非友好往来有关系。

背景音乐起,出图片

 

师:我们中国曾派专家到那儿帮助他们,如果现在你就是那个少年,请你跟我一起回忆,中国曾经派遣了100余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到非洲指导农作物种植。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少年,也许你吃的蔬菜就是——

生:中国的专家帮助指导栽种的。

出图片:

师:中国曾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如果你就是那个少年,你的家人有可能接受过——

生:中国的救治。

出图片:

     

师配乐读:中国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 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多达16万人。在这项工程中,中方有64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赞比亚前总统尼雷尔这样称赞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

师:也许你从小到大无数次听大人们讲过中国人修这条铁路时的感人事迹。

如果你就是那个少年,你看到中国阿姨的背景,此时此刻,你的心一定久久不能平静,你会想什么?

生:中国人为我们做这么多,我却不能给她一个小小的木雕?

师:是啊!这多么遗憾!


朗读教学策略例谈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