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践行红色文化教育

2023-08-08 20:20 作者:青码逐梦  | 我要投稿

7月13日四川农业大学青“码”逐梦实践团队员姚懿秦来到了位于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的遵义会议会址。为深入学习党史文化,践行红色文化教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积极、认真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中各个纪念馆以及会址周边的红色教育基地,重新学习了遵义会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作用,学习了革命先烈们甘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员姚懿秦在参观遵义会址。通讯员 姚懿秦 提供 遵义会议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遵义会议会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楼房座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天窗”廊柱卷拱护栏组合,整个主楼面阔27.75米,进深16.95米,通高12米,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进入大门,穿过门厅和牌坊后,主楼呈现眼前。遵义会议会址内的陈列馆、会议室、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历史照片,是让后人对革命先烈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感到深刻认识,了解这段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历史来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革命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遵义会议会址是在二楼东侧的长方形,客厅面积27平方米,墙上挂着一台时钟,客厅中央有一褚色长方桌,周围有一圈木架藤条折叠靠背椅。西墙是一排玻璃窗,可见远处青山和临街民房。会址内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的住室或办公室、司令部第一局作战室也设在此内。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南侧另一四合院是机要科住处,机要科后门还有一间两层楼房是警卫班住室。

图为遵义会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姚懿秦 提供 此次活动不仅使实践团队员姚懿秦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也使实践团队员姚懿秦学习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践行红色文化教育。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遵义会议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改组了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当时党内所面临最迫切的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开辟了伟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实践团队员姚懿秦表示通过这次参观,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大学生,首要的是树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好走在时代前列的尖兵。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践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