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氪代表】谈“踢猫效应”
注:文中涉及到的知识是我初一在心理课上学到的,若有不准确的地方请指出。

在开始谈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第一个是有一次我爸和我妈闹矛盾了,然后我爸问我明早吃什么,我说随便,然后,他朝我发了一顿脾气。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过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尤其是和我差不多年纪的中学生,一定都有过被家长、老师无缘无故骂一顿的经历。这个就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这个其实有一个故事:有一个男的在公司里让老板卷了一顿,然后回家冲自己的老婆发了脾气,老婆又卷了自己的儿子,愤愤不平的儿子把家里养的猫踢了一脚。所以这个被称为“踢猫效应”。你们大概也知道了,这个效应实际上是向比自己弱的人发泄愤怒,继而引起的一系列效应(跟核裂变一样)。像你爸妈在工作上不顺利,回家卷你;或者有人在生活上不顺利就去虐待动物,这些都属于踢猫效应。
当然,最常见的踢猫是在家庭中。一开始我讲的那个我爸朝我发脾气的事情不止一次,每次我爸因为踢猫效应朝我发脾气的时候,我妈都会站出来,进而引发更大的争吵。所以说,踢猫效应在家里会引起很恶劣的影响,它只会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差。并且被踢的那只“猫”往往都是孩子,我也知道很多孩子都是父母的出气筒。给你们看看我截的几条评论。



那么既然知道了这种影响,如何去避免产生这种效应呢?
咱先从大人的角度去说。其实人被卷了之后感觉心里闷得慌、想要发泄,这很正常。但是,发泄归发泄,你打一局游戏也罢,在备忘录里写发病文学也罢,不要把你的愤怒传递到另一个无辜的“猫”身上,这没有意思。建议你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如果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把愤怒发泄与你的话,你会怎么想。
然后从咱们小孩的角度讲。其实吧,如果你的家长就是在外面一不高兴就回去卷你这幅德行,我感觉改变他们真的希望不大,所以不要抱着能成功的心态去劝说他们,这个几乎没用。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受了这种委屈不要默默地忍受,勇敢地站出来说就好,告诉他们不要随便朝自己发脾气。虽然希望不大,但是我觉得总比啥也不说好。不过呢我建议大家还是等父母冷静下来再和他们说,不然的话可能会招致更坏的结果。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引以为戒,大了不要成为这种人,并且一定远离这种人!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天天开心,不要成为那只被踢的猫猫,或者踢猫猫的人!
by Krypton